-
公开(公告)号:CN10919364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36390.7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串补装置MOV整组配组方法,首先确定待配组MOV单元特征参数及一支MOV单元或比例单元的全伏安曲线特征参数,通过选定特定特征参数U1,计算整组MOV中U1服从不同分布函数,得到整组MOV中所有MOV单元的全伏安曲线;基于整组MOV特征参数分布的不同,建立不同的整组MOV并联仿真模型,进而通过仿真模型获得MOV单元在不同特征参数分布下的整组MOV分流情况及能量耐受情况;通过对分流情况及能量耐受情况的参数限定确定待配组MOV的选取,确定配组范围。通过容易获得的MOV单元特征参数确定来确定整组MOV配组范围,简化了MOV整组配组流程,提高了MOV整组配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648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1236390.7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串补装置MOV整组配组方法,首先确定待配组MOV单元特征参数及一支MOV单元或比例单元的全伏安曲线特征参数,通过选定特定特征参数U1,计算整组MOV中U1服从不同分布函数,得到整组MOV中所有MOV单元的全伏安曲线;基于整组MOV特征参数分布的不同,建立不同的整组MOV并联仿真模型,进而通过仿真模型获得MOV单元在不同特征参数分布下的整组MOV分流情况及能量耐受情况;通过对分流情况及能量耐受情况的参数限定确定待配组MOV的选取,确定配组范围。通过容易获得的MOV单元特征参数确定来确定整组MOV配组范围,简化了MOV整组配组流程,提高了MOV整组配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9060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39007.3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串补装置MOV并联分流均匀性测试方法,可用于对多支或整组的MOV单元进行并联电流均匀性测试。该方法首先根据被测试MOV单元参数及试验要求,确定MOV并联分流试验方案,根据试验方案进行装置连接,包括组合波发生器、并联连接装置、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等部分连接;装置连接完毕后进行组合波发生器及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调试,然后根据试验要求进行试验;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采集不同MOV单元通过的电流,并将测量结果进行计算,从而获得不同MOV单元通过电流及其均匀性参数。本发明简单快速地测量多个MOV单元并联时电流及其均匀性,为多只MOV单元并联试验及整组MOV单元配组等提供试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10294416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21728903.1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串补装置MOV并联试验平台,主要用于多只或整组MOV单元并联试验。平台包括并联底架,并联顶架,多支MOV单元。其中多支MOV单元并联放置在并联底架与并联顶架之间;并联底架包括底架支撑层、底架连接层、底架绝缘层及底架放置层;并联顶架包括中心支架以及多个结构相同的连接板;电流传感器等测量装置安装在底架放置层之间连接铝板上,进行信号测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搭建便捷等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串补平台能够进行多支MOV单元并联试验,试验多只MOV单元并联分流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9899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73122.7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66kV高电压等级、10MVA大容量的海上风电干式变压器,包括铁芯;高、低压线圈,和所述铁芯通过夹板和垫块固定,所述高压线圈中间设置了一条冷却气道;均压环,在所述高压线圈两个端部,以半导电硅橡胶为主材,截面形状为四分之三个圆或者半圆,电压与最端部的导线电位相等,半径为4‑8mm;伞裙,在所述变压器浇注体外侧,采用的是通常使用在绝缘子伞裙上的硅橡胶绝缘材料,所述伞裙由多个伞构成,具体为8‑15个为一组,上下端部各一组。通过在高压线圈中间设置气道、高压线圈端部设置均压环和变压器浇注体外面设置伞裙,能够保证此发明在满足塔筒内安装要求前提下的散热性能良好,降低端部电场,增大爬电距离,使得留有的绝缘击穿场强裕度足够,进而保证此发明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82445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11207670.0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雷电探测技术,具体涉及雷声监测传感器的长间隙放电声源暂态响应幅值标定方法,所述标定方法利用冲击电压放电系统充电击穿长间隙针电极的暂态放电过程模拟长物理尺寸、高电压及强电磁辐射的自然雷电活动放电过程,标定雷声监测传感器的长间隙放电声源暂态响应幅度,通过调整长间隙放电的间隙长度及传感器探测距离、方位角、仰角四种变量来模拟雷电放电活动的时空随机性,系统地标定雷声监测传感器的暂态响应幅度,为自然雷电声音的监测提供依据。该方法提出通过实验室的长间隙放电模拟雷电高电压、长物理尺寸放电过程,用于雷声监测传感器的长间隙放电声源暂态响应幅度标定,为雷声监测传感器的定量监测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52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63225.7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武汉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绝缘清洗剂成膜附着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玻璃槽面积与污秽等级,配置人工污液,均匀涂抹在玻璃槽表面,放置恒温烘干箱内烘干,对污层附着力进行测试;用玻璃针管吸取不同量的绝缘清洗剂,均匀滴在三个涂污玻璃槽表面,使污层达到三种湿润状态;观察污层在清洗剂作用下随时间成膜状态,24h后对三个玻璃槽拍照并进行灰度处理,识别三种湿润状态下污层自剥面积;对污层未自剥部分再次测试附着力,与初始附着力对比;通过绝缘清洗剂作用前后污层附着力变化及污层自剥面积测试其成膜附着性能,通过三种湿润状态对比得出清洗剂用量对污层附着力及自剥面积的影响。该方法为绝缘清洗剂的选择及用量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39845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193500.X
申请日:2018-03-09
IPC: G01N25/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变压器设备无损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配电油变绕组材质方位热阻温度曲线识别方法,包括分组布点,在油变箱体顶面、正面和左面依次布下三组点;完成油变短路法接线并接入多通道温度测量装置;进行温升试验,并监测各点温度变化情况;待各点温度趋于稳定时,迅速断开电源并接入直阻测量装置测量待测相绕组直阻值,每隔一定时间测量一次;基于方位估测法作出顶面、正面和左面三种情况下的油变热阻温度曲线图,分情况讨论,综合判定后得出绕组材质。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绕组材质,具有经济常规、无损准确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55972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10264984.5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 武汉大学
IPC: B08B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电水冲洗射流压力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带电水冲洗射流压力控制装置,包括:水泵转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水泵转速传感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水泵转速传感器检测水泵的转速,并将转速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带电水冲洗的水泵出水口压力,并将压力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的出水口压力设定值和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出水口压力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水泵发动机的转速,并根据接收的转速数据显示所述水泵发动机的转速。本发明能够根据操作者的设定准确控制带电水冲洗水柱的射流压力,操作简单方便,提高带电水冲洗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4857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70818.8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雷电流直接效应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由雷电流首次回击分量回路、雷电流中间电流分量回路、雷电流持续电流分量回路和雷电流继后回击分量回路,时序触发电路,直接效应放电架等组成,该装置能够同时产生模拟自然界中一次完整的雷电流过程,可以考核当雷电电弧附着时伴随产生的高温、高压冲击波和电磁力对被测试物体所造成的燃烧、溶蚀、爆炸、结构畸变和强度降低等效应,也可分别产生雷电流每个分量用于单独考核单一雷电流特性。该试验装置填补了我国关于类似装置的空白,为雷电流直接效应试验提供了优良的设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