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3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89070.7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21F5/12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可运输的或轻便的放射性材料容器,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样品储存容器,其包括底座、盖件以及定位件。底座、盖件以及定位件能够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其中,底座设置成包括本体部,本体部的第一表面形成用于容纳放射性样品的容纳槽,本体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盖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与定位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盖件设置有与第一连接件配合的第一连接配合件,以使盖件能够可拆卸地组装于本体部的第一表面,从而封闭容纳槽;定位件设置有与第二连接件配合的第二连接配合件,以使定位件能够可拆卸地组装于本体部的第二表面,从而阻止盖件相对于底座移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容器便于放射性样品的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87241.7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用机械应力测试固体材料的强度特性,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样品应力腐蚀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热室、操作台、应力腐蚀测试装置、第一组机械手以及第二组机械手。热室设置成为放射性样品的应力腐蚀测试提供操作空间;操作台设置于热室内,设置成用于放置待测试的放射性样品;应力腐蚀测试装置设置于热室内,设置成用于对待测试的放射性样品进行应力腐蚀测试;两组机械手自热室外进入热室内,用于将操作台的放射性样品与应力腐蚀测试装置的夹具组装,并将组装后的夹具放入应力腐蚀测试装置进行应力腐蚀测试。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设置两组机械手操作放射性样品进行应力腐蚀测试,更加便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0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61051.3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临界CO2腐蚀试验装置及腐蚀试验方法。腐蚀试验装置包括:超临界CO2提供部,用于提供超临界CO2流体;反应室,用于接收超临界CO2流体,以使反应室中的样品在超临界CO2氛围下进行腐蚀试验;冷却件,用于对来自反应室的超临界CO2流体进行冷却;检测件,用于检测来自冷却件的CO2的纯度;其中装置还包括:气流分布器,用于使来自超临界CO2提供部的超临界CO2流体均匀地进入反应室。本申请实施例的腐蚀试验装置由于增设气流分布器,使得进入反应室内的超临界CO2流体能够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反应室内,避免了超临界CO2出现“勾流”现象对试验样品的冲击,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真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8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09866.7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试验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第一导向柱,第一导向柱穿过第一挡板并与第一挡板滑动连接;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导向柱的一端,并与第一挡板平行设置;一个或多个隔板,一个或多个隔板设置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并与第一导向柱滑动连接,隔板与第一挡板之间、隔板与第二挡板之间以及隔板之间形成容纳待试验物的多个容纳空间;施力件,施力件用于施加作用力以使得第二挡板和能够和第一挡板发生相对运动。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9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96187.5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辐照缺陷产生过程的模拟方法,包括:确定高能粒子辐照在模拟体系中所产生的初级离位原子能谱;获得不同能量初级离位原子的生成概率,基于概率重复进行初级离位原子抽样获得大量初级离位原子;采用高通量计算模拟技术,并发开展大量初级离位原子在材料体系内引发的级联碰撞过程模拟计算;实时监控任务作业,并及时进行错误识别与纠正;采用高通量缺陷分析技术,对产生缺陷数量和团簇类别进行自动分析与统计;在存活的初始损伤缺陷尺寸分布达到连续标准后,停止初级离位原子抽样及级联碰撞模拟,进而统计分析获得缺陷峰值数量、存活率、尺寸分布等初始缺陷信息。该方法能够高效、精准地获得缺陷的离位峰、辐照缺陷的存活状态等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972764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653394.5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辐照导致材料结构演化的模拟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不同缺陷浓度和元素含量下的团簇的成分、团簇内原子的分布、以及团簇的几何结构;获取所述不同缺陷浓度和元素含量下的团簇中能量最低的团簇的几何结构、团簇成分;通过分子静力学方法计算通过步骤2得到的能量最低的团簇的形成能、结合能、以及扩散势垒;获取能量最低的团簇的团簇形成路径;建立辐照导致材料结构演化的动力学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5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42593.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3/20025 , G01N23/04 , G01N23/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测试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夹持透射电镜样品进行热真空挥发试验的夹具组件以及材料热真空挥发特性试验方法。夹具组件包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样品定位件。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连接以形成容纳腔,第一夹具形成有与容纳腔连通的检测孔,检测孔的尺寸小于透射电镜样品的尺寸。样品定位件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腔,用于对透射电镜样品进行定位,以使透射电镜样品能够保持在与检测孔相面对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夹具、第二夹具与样品定位件的配合,将透射电镜样品保持在与检测孔相面对的位置,从而能够将待进行热真空挥发特性测试的材料制作成透射电镜样品的形状,在夹具组件的夹持下进行热真空挥发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3472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96764.8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高速流动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试验的测试装置,包括:筒体;试样支架,包括一对半圆柱状的夹板,每个夹板的矩形侧面沿轴线方向开设有通槽,通槽的两个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相对的定位槽,其中,两个通槽共同限定出一个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通的通道,定位槽适用于固定待测试的试样;两个半圆形法兰,分别与两个夹板的一端连接,半圆形法兰适用于将夹板与筒体的一端连接;以及固定件,为筒状结构,固定件被构造成套设在两个夹板的另一端且嵌在筒体的另一端内,固定件适用于对夹板进行径向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84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002806.9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16C60/00 , G16C20/1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VVER型反应堆压力容器的辐照硬化的方法,包括:S1、修正第一弥散强化模型为第二弥散强化模型;其中,第一弥散强化模型表征材料的屈服应力增量与第一参数、缺陷数量以及缺陷尺寸之间的关系,第二弥散强化模型表征材料的屈服应力增量与第二参数以及辐照缺陷结构函数之间的关系;第一参数为缺陷尺寸的函数,第二参数与缺陷尺寸无关;辐照缺陷结构函数为缺陷数量和缺陷尺寸的函数;S2、确定第二弥散强化模型的第二参数;S3、获取辐照缺陷结构函数与中子注量之间的关系;S4、根据辐照缺陷结构函数与中子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二弥散强化模型,确定材料的屈服应力增量与中子注量之间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794314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0316582.8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材料挥发特性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试验腔室、用于对试验腔室内的试样进行加热的加热件、热量存放腔和热循环机构。热量存放腔与试验腔室互不连通。在试验结束后,热循环机构使试验腔室内的高温气体进入热量存放腔内存放,以使试验腔室快速降温;在下次试验开始前,高温气体会通过热循环机构回到试验腔室内,以利用其的热量对试验腔室内的试样进行加热。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装置通过热循环机构将高温气体从试验腔室送至热量存放腔,并能够通过热循环机构将高温气体从热量存放腔送回试验腔室,能够减少试样加热和冷却的时间,同时,还能够减少能量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