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8385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910178106.3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耐热钢磁性转变及氧化皮寿命评估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实时对服役的奥氏体耐热钢的磁性以及氧化皮厚度进行检测,获取磁性变化以及氧化皮厚度变化数据;失效检测:奥氏体耐热钢失效时进行失效磁性以及氧化皮厚度进行检测,获取磁性阈值以及氧化皮厚度阈值;拟合分析:根据奥氏体耐热钢的磁性变化以及氧化皮厚度变化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获取磁性与氧化皮厚度在时间轴上的拟合关系曲线;寿命评估:检测服役中的奥氏体耐热钢的磁性强度确定其对应的时间点,寿命阈值时间点减去已服役时间点即为奥氏体耐热钢的剩余寿命,本发明设计合理,降低了奥氏体耐热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管的风险,保证了奥氏体耐热钢的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86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295342.3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IPC: B23K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火电机组技术领域的一种导汽管焊缝应力状态的网络监测平台,包括采集设备、计算机模块、网络共享单元,采集设备包括传感元件和高速静态应变仪,传感元件由若干个应变片和一个热电偶组成,高速静态应变仪由应变测量通道、双绞线、热电偶通道、RS232接口、电源接口、通讯指示灯、采集指示灯和电源开关组成,计算机模块包括修正模块、分析模块、Canvas模块、Thress.js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网络共享单元包括路由器、互联网、中心服务器和远程终端,建立了三维实体模型;结合实测应力变化曲线,搭建了管道焊缝部位的力学数据在实体模型中直观呈现的监测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此平台的远程监控,有效地推进了电站金属监督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978161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066893.2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用金属腐蚀加速实验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实验箱、第二实验箱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基座一侧安装有第一实验箱,所述第二实验箱安置于基座上且位于第一实验箱一侧,与第一实验箱并列放置,所述第一实验箱和第二实验箱前壁面均安装有活动盖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摆动单元使金属板材能够在溶液内进行摆动,然后实现对比,通过加湿变温单元能够通过第一实验箱和第二实验箱对比得出金属板材腐蚀效率更高的温度和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355774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610389048.5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W型火焰锅炉飞灰含碳量的方法,煤粉细度控制在R90=6%至R90=7%,锅炉进行燃料分级燃烧方式具体包括:选取预定比例的烟煤、无烟煤,利用烟煤与氧气反应,成为第一级燃烧,第一阶段形成的高温烟气气氛,在高温烟气的裹挟下,引燃无烟煤,形成第二级燃烧,其中烟煤:无烟煤的配比大于1:1,烟煤的挥发分含量高于无烟煤,且挥发分>25%。本发明,充分利用两级燃烧技术,确保第一级燃料和第二级燃料充分燃烧,有效延长火焰行程和提高整体火焰燃烧距离,有效降低锅炉飞灰含碳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49042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43746.7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役汽轮机叶片T型叶根超声波检测方法,包括其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尺寸、S2选择超声波探头、S3选择入射点、S4模拟路径、S5实际操作、S6确定裂纹位置;步骤S1:根据T型叶根图纸确定结构尺寸;步骤S2:选择常规超声波探头,折射角度宜选35°~45°,横波入射到叶根变截面倒角时,横波的前进方向与倒角圆弧的夹角,到变成相切状态;步骤S3:将探头在CSK-ⅠA试块上调节,找到声波在探头上的入射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快速的定位到汽轮机叶片的裂纹的位置,操作方式较为简单;本案的汽轮机叶片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较高;本案的汽轮机叶片检测方法受环境的局限性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86279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0799236.5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5/3086 , B23K3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uper304H奥氏体耐蚀钢焊缝及改善其组织与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取三种不同成分的焊丝熔敷金属进行测试和分析了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以及高温持久条件下的组织转变,选取出基本性能良好的焊丝,通过该焊丝焊接了Super304H钢管,分析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获得Super304H奥氏体耐蚀钢焊缝改善方法:焊态熔敷金属中的析出相为Nb(C,N),铌元素的含量是决定铌相数量和尺寸的主要因素铌含量为0.28%的熔敷金属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8837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1910294564.3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疲劳工况下导汽管焊缝结构的损伤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使用应变片对导汽管焊缝进行应变数据采集;数据修正:根据应变片灵敏度系数随温度之间的关系提取对应温度下的灵敏度系数,并对导汽管焊缝的连续应变数据进行修正;应力计算:将修正后的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计算应力;应力波动分析:利用雨流计数方法分析应力波动幅度随时间之间的关系;雨流分析:利用ncode软件对雨流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不同波动幅值和平均应力对应的循环次数;损伤计算:利用累积损伤理论进行焊缝结构的损伤进行计算,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定量地进行导汽管焊缝结构的损伤进行分析和计算,有效地指导了疲劳工况下导汽管后期的维护和保养。
-
公开(公告)号:CN109433461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1343165.3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移动打磨喷涂防腐漆功能的钢板焊接用焊缝加工设备,包括安装板以及支架,所述支架安置于安装板上壁面,所述支架下方安装有移动摆放单元,所述支架下方安装有打磨喷漆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有效地完成焊缝处理工序,自动化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钢板焊缝处理工作大多为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且工人长时间工作容易产生疲劳,不利于身体健康,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以及工作事故,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问题,自动摆放钢板,打磨喷漆一体化,大大减少了工人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355809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610397298.3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W型火焰锅炉NOx排放的方法,燃料采用分级燃烧的方式进行燃烧,具体包括:选取预定比例的易燃煤、无烟煤,利用易燃煤与氧气反应,成为第一级燃烧,其中易燃煤为烟煤或烟煤与贫煤的混合;第一阶段形成的高温烟气气氛,在高温烟气的裹挟下,引燃无烟煤,形成第二级燃烧,其中易燃煤种的挥发分含量高于无烟煤,且挥发分>25%,烟煤:无烟煤的配比大于1:1;其中,入炉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含量保持在15%<Vdaf<20%,入炉煤低位发热量保持在20MJ/kg<Qnet,ar<22.5MJ/kg,烟煤、贫煤、无烟煤分级燃烧时,需要Vdaf>10%。本发明,采用分级燃烧控制策略降低锅炉燃烧产生的NOx。
-
公开(公告)号:CN107355807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610389050.2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W型火焰锅炉配风方式优化方法,对获取的锅炉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确定F风下倾角度和D、E风开度为:后墙:F风下倾角度:25、25、5、5、30、30、30、30、5、5、25、25;E风开度:25、25、5、20、20、20、20、20、5、5、10、10;D风开度:5、5、5、5、5、5、5、5、5、5、5、5;前墙:F风下倾角度:25、25、5、5、30、30、30、30、5、5、25、25;E风开度:25、25、5、20、20、20、20、20、5、5、10、10;D风开度:5、5、5、5、5、5、5、5、5、5、5、5。本发明,炉内燃烧工况得到改善,在降低CO的同时飞灰含碳量也有所下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