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9924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50286.8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F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8T紧凑型低功耗强场直流磁体,包括铜带绕组、磁轭、接线柱和密封筒;铜带绕组设置在磁轭内,铜带绕组采用铜带绕制,铜带与铜带之间绝缘,由内向外设置多组铜带;每组铜带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铜带的两端设置空隙,空隙内放置绝缘件;在磁轭的内部设置入水口,在磁轭的外部设置出水口;绝缘件上开槽;在磁轭上引出第一接线柱,从出水口内引出第二接线柱;在磁轭的开口位置设置密封筒,密封筒与最内层铜带连接在一起。本发明的效果是:采用铁磁材料约束、引导磁场,磁场集中在有效区域,可大幅降低磁体体积和铜带绕组功耗,采用S形回转水路,铜带绕组可充分冷却。功耗低,体积小,冷却充分,可实现稳定直流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489460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43407.2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K波段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包括:阳极,其为包含有慢波结构的圆柱波导腔;阴极,其设置在所述圆柱波导腔内并通过绝缘子连接在所述阳极的一个端面上;电子束引导栅网,其设置在所述圆柱波导腔内并位于所述阴极的电子发射端的下游;同轴内导体,其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同轴内导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圆柱波导腔内,另一端通过金属支架连接在所述阳极的另一个端面上;且所述同轴内导体与所述阴极、所述圆柱波导腔形成同轴结构。本发明采用电子束透过率大于90%的电子束引导栅网引导电子束进入束波互作用区,降低了所需的外部磁场强度,使得器件需要的引导磁场降低至0.5T,减小了器件外部庞大的引导磁场系统的尺寸以及对能源提供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470653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32475.9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H01Q1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14 , H01Q15/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域空间连续相位修正反射天线的设计方法,用于在与系统载体表面的共形的一定厚度局限空间内构造新型的连续相位修正反射天线,解决目前在给定限域空间内设计高增益反射面天线的难题,可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微波、雷达和大功率毫米波等领域中的共形反射面天线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4345236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591349.7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真空环境中的微波聚焦装置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微波源、馈源喇叭、介质窗、聚焦反射面、真空腔体和吸波材料;聚焦反射面设置在真空腔体内部的一端;馈源喇叭的敞口端设置在真空腔体上远离聚焦反射面的一端;馈源喇叭的收口端与微波源连接;馈源喇叭的敞口端上设置有介质窗;聚焦反射面的面型为椭球曲面。采用反射面聚焦方式在真空环境中获得局部高强电磁场的便捷途径,可有效降低对微波源的功率要求,大幅降低系统重量和造价,可应用于强场作用下的大气击穿、设备防护和加固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04103911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257253.7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场波束聚焦的毫米波双反射面天线,包括主反射面、副反射面和馈源,述馈源发射出的波束经副反射面反射到主反射面后再射出;主反射面的曲面形状为旋转抛物面,主反射面的中心点位于副面出射中心轴线和辐射波束轴线交点处。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成熟,提高了天线近场区轴线功率密度,在同样输入功率情况下,轴线最大功率密度得到大幅提高;达到有效功率阈值的距离范围增大;提高了天线效率、增大了天线近场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48354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1082259.6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化扭转的Ka波段高功率波束扫描阵列天线,所述阵列天线包括若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由反射面、方锥喇叭和极化扭转板组成,所述反射面为带有水平栅网的抛物面结构,所述水平栅网设置于反射面的凸起面上,所述反射面、方锥喇叭和极化扭转板为金属结构;水平极化波馈入方锥喇叭,传输至反射面上的水平栅网后被反射回极化扭转板,经扭转作用,从水平极化波变为垂直极化波后被反射回反射面,然后透过反射面的水平栅网辐射至自由空间。本发明阵列天线功率容量高、馈源体积紧凑、组阵灵活,实现了天线的类平面化,可以解决传统HPM天线结构复杂、难以组阵、无法波束扫描以及极化扭转天线功率容量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8354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82259.6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化扭转的Ka波段高功率波束扫描阵列天线,所述阵列天线包括若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由反射面、方锥喇叭和极化扭转板组成,所述反射面为带有水平栅网的抛物面结构,所述水平栅网设置于反射面的凸起面上,所述反射面、方锥喇叭和极化扭转板为金属结构;水平极化波馈入方锥喇叭,传输至反射面上的水平栅网后被反射回极化扭转板,经扭转作用,从水平极化波变为垂直极化波后被反射回反射面,然后透过反射面的水平栅网辐射至自由空间。本发明阵列天线功率容量高、馈源体积紧凑、组阵灵活,实现了天线的类平面化,可以解决传统HPM天线结构复杂、难以组阵、无法波束扫描以及极化扭转天线功率容量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12855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1472625.2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J2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输出窗片封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大尺寸微波输出窗片的封接结构,包括基础铜环,所述基础铜环内具有环形安装凸台,圆板状的微波输出窗片设置于所述环形安装凸台上,所述环形安装凸台的上表面与所述微波输出窗片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环形焊料片,并通过所述环形焊料片实现所述环形安装凸台上表面与所述微波输出窗片下表面之间的焊接密封固定。本发明结构合理可靠,无需对窗片进行金属化处理,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对窗片与铜环之间装配空隙和焊接工艺的要求,提高焊接可靠性,有效保证了窗片与铜环之间的密封效果,焊接成品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57079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85877.6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B23K2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回旋管谐振腔焊接方法,属于回旋管技术领域,其包括有至少两段铜管段,以及数量与铜管段相对应的钢管段,每段钢管段均套于与其相对应的铜管段的外周上,还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铜管段依次同轴对齐并首尾连接,以构成谐振腔;钢管段依次同轴对齐,构成复合保护管,在相邻两个钢管段中,其相靠近的端部之间沿铜管段的轴向留有间隙;S2、将谐振腔的首端与复合保护管的首端焊接固定,并将谐振腔尾端与复合保护管的尾端焊接固定;S3、在间隙处,将相邻两个钢管段焊接固定。本发明通过在构成谐振腔的铜管段外套设钢管段作为复合保护管,从而有效提高了谐振腔的强度,使其在面对外力作用时,不容易发生形变,从而提高了谐振腔的外形尺寸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616868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695026.1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中久安特装备有限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V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类物体的检测装置,解决对非合作目标是否暗藏金属类物体(刀具等)实现远程检测的难题,包括数据处理系统和由数据处理系统同步控制的脉冲毫米波照射源和红外成像装置,使用较大功率密度10mW/cm2至100w/cm2量级的毫米波短脉冲1ms至1s量级照射目标人员,在目标无感觉或轻微热感的情况下对其衣物下是否暗藏金属类物体进行检测,该技术可以实现对暗藏金属类物体的检测,尤其是远程可以超过100m距离上实现对非合作目标是否暗藏刀具的检测,检测时无声、无光,不易觉察,可以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