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15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50596.4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织构和固体涂层协同降低钽钨合金摩擦系数的方法,其中,表面织构选自平行沟槽、网状沟槽、V型沟槽、圆形凹坑、椭圆形凹坑、圆环凹坑、矩形凹坑、菱形凹坑、多边形凹坑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织构尺寸为微米级,固体涂层选自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石墨、石墨烯、类金刚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针对某些应用场景中钽钨合金活动部件摩擦力过大的难题,利用表面织构和固体涂层的协同作用,在干摩擦条件下,将摩擦系数降低1个数量级,有效改善钽钨合金部件的使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03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21268.1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23F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超光滑低损伤钽钨合金表面的抛光液及应用,抛光液包括以下组分:0.01~40wt%的研磨颗粒、0~10wt%的氧化剂、0.01~1wt%的阳离子、0.01~1wt%的pH缓冲剂,其余为超纯水,以及少量pH值调节剂;所述pH值调节剂用于将抛光液的pH值调节为2.5~5;wt%表示质量百分比。本发明的抛光液利用氧化剂调控钽、钨的电化学腐蚀,特别是钽、钨之间的电偶腐蚀,实现高表面质量;利用阳离子调控钽钨合金表面与研磨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材料去除速率,最终实现超光滑低损伤钽钨合金表面,表面粗糙度达到亚纳米级,帮助提升钽钨合金部件的使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6183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0850965.X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B23P19/00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的弱刚性薄壁圆弧实现自动化装配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弱刚性薄壁圆弧装配装置及方法,包括:导向工装,用于放置弱刚性薄壁圆弧并引导弱刚性薄壁圆弧的一端至待装配工件的装环槽位置;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导向工装上的弱刚性薄壁圆弧;以及工业机器人,用于与夹持机构连接,用于带动夹持机构沿与弱刚性薄壁圆弧的弧形相应的轨迹运动以将弱刚性薄壁圆弧装入待装配工件的装环槽中。本发明实施例过导向工装、夹持机构和工业机器人实现了将弱刚性薄壁圆弧装入待装配工件的装环槽的自动化过程,从而避免了人工装配,提高了弱刚性薄壁圆弧的装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906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14658.6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楔形连接结构的拆分试验装置,该楔形连接结构的拆分试验装置包括安装板;容纳底座,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容纳上盖,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底座上,所述容纳上盖与所述容纳底座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楔块组件;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限位所述楔块组件中的一个楔块;拆分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拆分组件的输出端用于抵接在所述楔块组件中的另一个楔块上;加力组件,连接于所述容纳上盖,用于为所述容纳上盖施加压力,该楔形连接结构的拆分试验装置能够为不同装配方式的楔形块确定拆分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37834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011389190.2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G01B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面装配微小间隙非接触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打开电源,并使位移台和光谱传感器参数初始化;通过调节旋钮调节升降平台,使光谱传感器的光斑位于间隙周围;通过平板主机设置位移台循环扫查位移坐标、移动速度和光谱采样频率,使光谱传感器能对间隙进行循环扫查;光谱传感器开始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回传给平板主机;平板主机检测回传数据是否超出量程;统计超出量程的数据点个数C;得出间隙值=C*V/F。采用本方案,利用光谱共焦传感器进行测量,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是基于波长位移调制的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工作频率达上千赫兹,对于被测件表面纹理、倾斜和颜色不敏感,适用范围广,测量精度高,分辨率可达纳米级。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06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80000.8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G01B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楔形长带的角度误差检测装置及方法,该楔形长带的角度误差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安装架,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一光谱共聚焦传感器和第二光谱共聚焦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架上,检测方向朝向工作台;第一光谱共聚焦传感器与第二光谱共聚焦传感器之间留有间隙;移动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上;夹具,设置在移动组件上,夹具用于固定楔形长带,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夹具移动,以使夹具上的固定楔形长带通过第一光谱共聚焦传感器和第二光谱共聚焦传感器的检测区;第一端量块和第二端量块,第一端量块用于设置在楔形长带的一端,第二端量块用于设置在楔形长带的另一端。该种楔形长带的角度误差检测装置能够提高楔形长带的角度误差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5934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78401.9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3D打印机的烟尘清除装置及方法,该烟尘清除装置包括成型室壳体、上进气口、上抽气口、下进气口、下抽气口,其中,上进气口位于装置右上部,下进气口位于装置左下部且与打印机打印平面成一定角度,上抽气口位于装置左上部,下抽气口位于装置右下部。本专利的烟尘清除方法利用所述打印机烟尘清除装置进行成型室内烟尘的清除。本专利还提供一种适用于3D打印机的烟尘清除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上、下进气口中通入惰性气体,并调节进、抽气口压差,能有效清除3D打印机打印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清除效果好、运行稳定、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1835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50965.X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B23P19/00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的弱刚性薄壁圆弧实现自动化装配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弱刚性薄壁圆弧装配装置及方法,包括:导向工装,用于放置弱刚性薄壁圆弧并引导弱刚性薄壁圆弧的一端至待装配工件的装环槽位置;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导向工装上的弱刚性薄壁圆弧;以及工业机器人,用于与夹持机构连接,用于带动夹持机构沿与弱刚性薄壁圆弧的弧形相应的轨迹运动以将弱刚性薄壁圆弧装入待装配工件的装环槽中。本发明实施例过导向工装、夹持机构和工业机器人实现了将弱刚性薄壁圆弧装入待装配工件的装环槽的自动化过程,从而避免了人工装配,提高了弱刚性薄壁圆弧的装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294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110028174.9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G01B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装配间隙测量系统的标定装置及方法,涉及产品装配及制造技术领域,它包括标定板组、直线驱动机构以及传感器组,标定板组包括第一标定板和第二标定板,第一标定板与第二标定板并列分布且两者之间能够形成标定间隙;直线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标定板和/或第二标定板上,能够推动第一标定板和第二标定板相互靠近或远离,传感器组包括位移传感器和间隙测量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能够对标定间隙的厚度大小进行实时检测,间隙测量传感器用于对标定间隙的厚度大小进行实时检测。该标定方法基于该装置实现,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微米级装配间隙的标定作业,并且装置的制作成本与实施成本较低,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07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0780017.3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G01B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楔块装配检测装置及方法,该楔块装配检测装置包括传力撞块,用于设置在待检测件的基座或楔块上;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力撞块上;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力撞块上;冲击气缸,用于撞击所述传力撞块。该楔块装配检测装置,能够对楔块的安装状态进行检测,大大提高楔块装配的一致性,保障楔块安装适中,能够使楔块在保障安装强度的情况下,便于拆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