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7913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68032.6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
IPC: F41H11/136 , G01N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氘氘中子发生器的热中子分析探雷装置。该装置包括低能中子吸收体、铅屏蔽体、伽马探测器、源强监测探测器、中子反射体、中子发生器和中子慢化体。低能中子吸收体、铅屏蔽体和伽马探测器依次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包裹,共同构成一个下端靠近且上端远离中子发生器的探测单元;中子发生器位于装置的中心,中子反射体包裹在中子发生器的侧面,中子慢化体紧贴在中子发生器的正下方,四个探测单元均匀且对称地分布在中子发生器的侧面的四个方向;源强监测探测器从顶上嵌入到反射体的内部。该装置采用氘氘中子发生器作为中子源,采用LaBr3(Ce)探测器作为伽马探测器,通过氮元素含量异常检测可实现对地雷目标的快速探测和准确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157957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0487520.5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
IPC: G01N23/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峰形拟合的逐步逼近刻度γ能谱高能区的方法。本方法逐步采用标准γ源与中子活化特征物质产生的γ射线进行刻度,采用简单能谱刻度低能段,之后使用低能段刻度结果估算高能段峰位置,同时采用峰形拟合方法确定峰中心,不断扩展能量刻度范围,逐步逼近感兴趣的高能段,最终获得感兴趣高能段对应的道址区间。与传统一次活化多样品获得复杂的γ能谱后专业人员识别手动刻度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一套自适应的流程与算法,实现自动化刻度,减少对操作人员的需求,大大扩展了中子活化分析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7957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87520.5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
IPC: G01N23/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峰形拟合的逐步逼近刻度γ能谱高能区的方法。本方法逐步采用标准γ源与中子活化特征物质产生的γ射线进行刻度,采用简单能谱刻度低能段,之后使用低能段刻度结果估算高能段峰位置,同时采用峰形拟合方法确定峰中心,不断扩展能量刻度范围,逐步逼近感兴趣的高能段,最终获得感兴趣高能段对应的道址区间。与传统一次活化多样品获得复杂的γ能谱后专业人员识别手动刻度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一套自适应的流程与算法,实现自动化刻度,减少对操作人员的需求,大大扩展了中子活化分析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2056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475205.8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IPC: G01V5/00 , G01N23/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概率矩阵溯源的中子背散射塑性地雷成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获得系统直射中子对位置灵敏慢热中子探测器的影响因子;测量本底背散射中子对位置灵敏慢热中子探测器的影响因子;对目标区域进行测量,获得目标区域灵敏慢热中子探测器响应分布;修正目标区域直射中子的影响;修正目标区域本底背散射中子的影响;对修正后的数据使用概率矩阵反演成像,获得塑性地雷埋设分布。与传统计数异常判定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土壤地雷埋设的分布信息,减小探雷工作量的同时提升了探雷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1902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180712.1
申请日:2020-03-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叠层闪烁体的放射性氙β-γ符合探测器。本探测器采用单个光电倍增管读取各闪烁体的闪烁光,并基于脉冲波形分析实现β-γ符合测量,实现了对传统β-γ符合探测器结构及配套读出电子学的大幅简化;此外,本专利采用NaI(T1)与塑料闪烁体腔室结构设计的探测器呈全包围探测结构,各层闪烁体尺寸合适,具有探测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可适用于环境流出物监测中极为重要的示踪核素、核爆事件监测,核反应堆运行安全监测以及核事故泄漏水平评价等领域,还可用于医用同位素生产,乏燃料贮存场所及核材料后处理等过程中泄漏气体的放射性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32056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475205.8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IPC: G01V5/00 , G01N23/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概率矩阵溯源的中子背散射塑性地雷成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获得系统直射中子对位置灵敏慢热中子探测器的影响因子;测量本底背散射中子对位置灵敏慢热中子探测器的影响因子;对目标区域进行测量,获得目标区域灵敏慢热中子探测器响应分布;修正目标区域直射中子的影响;修正目标区域本底背散射中子的影响;对修正后的数据使用概率矩阵反演成像,获得塑性地雷埋设分布。与传统计数异常判定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土壤地雷埋设的分布信息,减小探雷工作量的同时提升了探雷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79137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0868032.6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
IPC: F41H11/136 , G01N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氘氘中子发生器的热中子分析探雷装置。该装置包括低能中子吸收体、铅屏蔽体、伽马探测器、源强监测探测器、中子反射体、中子发生器和中子慢化体。低能中子吸收体、铅屏蔽体和伽马探测器依次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包裹,共同构成一个下端靠近且上端远离中子发生器的探测单元;中子发生器位于装置的中心,中子反射体包裹在中子发生器的侧面,中子慢化体紧贴在中子发生器的正下方,四个探测单元均匀且对称地分布在中子发生器的侧面的四个方向;源强监测探测器从顶上嵌入到反射体的内部。该装置采用氘氘中子发生器作为中子源,采用LaBr3(Ce)探测器作为伽马探测器,通过氮元素含量异常检测可实现对地雷目标的快速探测和准确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033354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671266.1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IPC: G01V5/00 , G01N23/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性地雷探测的中子背散射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位置灵敏探测器、低能中子吸收层、反射体、屏蔽体、不锈钢结构、源强监测探测器、中子发生器密封组件和柔性高压电缆。位置灵敏探测器位于装置的底端,低能中子吸收层紧贴在位置灵敏探测器的上表面和侧表面;中子发生器密封组件位于装置的中心,通过柔性高压电缆予以供电;反射体和屏蔽体依次包裹在中子发生器密封组件之外,并且承托在不锈钢结构之内;源强监测探测器从顶上嵌入到反射体的内部。该装置兼具计数和成像两种探测模式,计数模式可快速预警,成像模式则可进一步实现对地雷形状、尺寸大小、埋设分布和炸药含量等信息的准确识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探雷的虚警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3354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71266.1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IPC: G01V5/00 , G01N23/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性地雷探测的中子背散射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位置灵敏探测器、低能中子吸收层、反射体、屏蔽体、不锈钢结构、源强监测探测器、中子发生器密封组件和柔性高压电缆。位置灵敏探测器位于装置的底端,低能中子吸收层紧贴在位置灵敏探测器的上表面和侧表面;中子发生器密封组件位于装置的中心,通过柔性高压电缆予以供电;反射体和屏蔽体依次包裹在中子发生器密封组件之外,并且承托在不锈钢结构之内;源强监测探测器从顶上嵌入到反射体的内部。该装置兼具计数和成像两种探测模式,计数模式可快速预警,成像模式则可进一步实现对地雷形状、尺寸大小、埋设分布和炸药含量等信息的准确识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探雷的虚警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