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跨度拱形明挖隧道叠合装配式结构拼装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3072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01808.6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跨度拱形明挖隧道叠合装配式结构拼装工艺,步骤S10:操作者将隧道预制装配式结构拼装台车的车架装置带到指定隧道位置,步骤S20:启动支撑腿,使得支撑腿将车体抬起;步骤S30:将在支撑柱固定在轨道牵引装置,步骤S40:将装配式结构拼装滑动接触式移动支护平台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柱的法兰盘上,步骤S50:工作人员将需要安装的构件放置在竖向千斤顶上,通过伸缩臂调整到需要安装的地方;步骤S60:工作人员控制竖向千斤顶上升,将构件送到合适位置停止;步骤S70:控制横向千斤顶,用横向千斤顶将构件镶嵌。该方案解决了龙门尺寸固定、支撑点固定,而现场需要经常调整的问题。

    一种预制装配式拱形明挖隧道叠合接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87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38676.3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拱形明挖隧道叠合接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一种预制装配式拱形明挖隧道叠合接头结构:包括隧道管片,所述隧道管片包括:预制结构部和若干U型受力钢筋,所述预制结构部成方形,U型受力钢筋的自由端浇筑固定在预制结构部内,所述U型受力钢筋的弯曲端伸出预制结构部的一侧;还涉及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预制厂房中完成隧道管片的制作,将隧道管片的端头预制成倒T型截面,且将U型钢筋作为受力钢筋预埋至隧道管片中;S2:将隧道管片运输至现场,用吊机进行拼装,预制部分的U型钢筋采用交叉布置,在倒T型腹板完成搭接后,加斜螺栓插入预埋的套筒内;能够提升隧道管片接头处的防水性能。

    一种隧道衬砌裂缝状态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4811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578159.5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衬砌裂缝状态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包括S100、通过声波发生装置向隧道待检测部位发送定向声波,向隧道待检测部位发送间隙性光照;S200、通过测振仪获取隧道待检测部位反射的回波;S300、向隧道待检测部位发送间隙性光照时,获取隧道待检测部位图像;S400、对不同频率声波下所获取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并将光照时间段获取的回波信号剔除,从带有噪声的接收信号中分离出有效信号;S500、在同一频率下,将出现波形特征异于无损区域的突变区域标记为裂缝边界区域,通过裂缝边界区域识别裂缝区域范围。本发明准确判别隧道衬砌裂缝形态进而可对衬砌掉块风险事故进行有效评估。

    一种低影响交通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处治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564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543277.4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影响交通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处治平台及方法,低影响交通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处治平台包括基座、外壳、堵缝机构和破碎机构,基座上有支架和第一升降机构;外壳的侧壁可滑动地连接于支架,外壳的尾端与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连接,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外壳相对基座升降;外壳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堵缝机构的前端铰接于外壳的顶部,堵缝机构的尾端与第二升降机构的自由端连接,堵缝机构背离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软胶泥层;外壳可滑动地连接有破碎机构。本发明通过利用堵缝机构将软胶泥层覆盖于隧道衬砌裂缝的缝口处,为隧道衬砌裂缝维修提供操作基础,节约隧道衬砌裂缝的修补时间,提高修补效率,降低了对隧道交通的影响,节省成本。

    一种缓解隧道入口段黑洞效应的彩色路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641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0917446.X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方案属于公路隧道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隧道入口段黑洞效应的彩色路面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测量模块测量彩色沥青路面试块在隧道内不同位置的反射比,通过DIALux仿真模拟软件建立多种路面颜色的隧道入口段照明环境模型,S20:通过缩尺试验和实车试验测量驾驶员在隧道入口段不同颜色路面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和障碍物发现距离;S30:执行模块基于已经获得的评价指标和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公路隧道入口段彩色路面行车安全与节能效应综合评价体系,结合获得的指标数据计算各路面颜色方案的总评价值,从而给出隧道入口段的彩色路面铺设方案。本方案降低了隧道的建设运营成本且兼顾安全与舒适的指标,提高了隧道入口段的安全节能效应。

    隧道衬砌结构空洞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409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54020.3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结构空洞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根据直接采集声场数据信息中的声波在衬砌结构上进行振动之后产生的特征波形样本数据集,并将特征波形样本数据集与声场数据信息关联同时结合隧道衬砌结构的预设数据建立空间振动数字模型,然后分析空间振动数字模型,获得声波在各隧道衬砌结构中产生的振动特征,最后根据振动特征得到隧道衬砌结构的空洞结果,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可以无需在使用外部声源即可对隧道衬砌结构内的空洞等缺陷进行检测,避免了外部发射声波对隧道衬砌结构的空洞进行探测时存在的噪声影响测试结果的缺陷,同时根据获得的频率表征缺陷尺寸和几何形状,对隧道衬砌结构的空洞进行准确检测,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

    一种低影响交通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处治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5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43277.4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影响交通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处治平台及方法,低影响交通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处治平台包括基座、外壳、堵缝机构和破碎机构,基座上有支架和第一升降机构;外壳的侧壁可滑动地连接于支架,外壳的尾端与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连接,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外壳相对基座升降;外壳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堵缝机构的前端铰接于外壳的顶部,堵缝机构的尾端与第二升降机构的自由端连接,堵缝机构背离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软胶泥层;外壳可滑动地连接有破碎机构。本发明通过利用堵缝机构将软胶泥层覆盖于隧道衬砌裂缝的缝口处,为隧道衬砌裂缝维修提供操作基础,节约隧道衬砌裂缝的修补时间,提高修补效率,降低了对隧道交通的影响,节省成本。

    一种不中断交通隧道维修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905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260369.1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维修施工领域,一种不中断交通隧道维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仰拱单元设于隧道起点端和终点端时,换拱单元通过连接件邻接于两个仰拱单元之间,仰拱单元逐一编号为第一仰拱单元、第二仰拱单元直至第n仰拱单元;跨设栈桥于换拱单元上方,栈桥一端设于第一仰拱单元上,另一端设于第二仰拱单元上;栈桥在隧道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任意移动,由隧道一端向另一端逐一进行换拱维修作业,直至栈桥的一端设于第n‑1仰拱单元上,另一端设于第n仰拱单元为止。用于解决整幅拆除换填法影响隧道交通的问题,施工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实现栈桥适应不同维修段灵活性要求,占用空间小,运输便捷,降低临时搭建成本,降低中断交通影响的效果。

    一种缓解隧道入口段黑洞效应的彩色路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641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7446.X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方案属于公路隧道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隧道入口段黑洞效应的彩色路面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测量模块测量彩色沥青路面试块在隧道内不同位置的反射比,通过DIALux仿真模拟软件建立多种路面颜色的隧道入口段照明环境模型,S20:通过缩尺试验和实车试验测量驾驶员在隧道入口段不同颜色路面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和障碍物发现距离;S30:执行模块基于已经获得的评价指标和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公路隧道入口段彩色路面行车安全与节能效应综合评价体系,结合获得的指标数据计算各路面颜色方案的总评价值,从而给出隧道入口段的彩色路面铺设方案。本方案降低了隧道的建设运营成本且兼顾安全与舒适的指标,提高了隧道入口段的安全节能效应。

    一种岩溶隧道岩板安全厚度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94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18386.X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隧道岩板安全厚度的确定方法,涉及岩溶隧道施工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在掌子面至隧道二次衬砌区间两侧进行微震监测仪传感器的搭建;S2、将位置传感器监测到的微地震事件产生的纵波和横波等信息运用双差定位成像法反演得出微震震源位置具体坐标,得出围岩微震事件空间分布图,从而获得围岩破裂的具体位置并确定最远破裂点至掌子面区间距离;S3、通过微震事件空间分布图对最远破裂点至掌子面区间围岩力系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监测利用微震监测技术通过与锚杆耦合的方式实现随着隧道掘进动态地实行监测,更加精确动态地获悉岩溶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损伤程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