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源监测数据的集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94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39852.2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监测数据的集成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①根据工程监测项目方案确定集成数据类型。②网格化待检测建筑并建立基础坐标系,测量提取各监测点位的三维坐标,建立空间数据阵列。③利用MATLAB软件从时频及频域两方面进行实测数据处理,降低时域数据的表达维度。④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进行多源信息相关性分析,并计算关联系数。⑤基于神经网络法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并输出结构安全性系数。本方法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以及计算机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多源监测数据集成,并集合多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监测数据降维以及分析,具有集合程度高、数据兼容范围广等应用特点,在复杂结构多源监测数据分析评估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土岩复合地层中咬合桩混凝土防窜流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49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46797.9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岩复合地层中咬合桩混凝土防窜流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竖向设置且相对设置的两围堰弧板和两连接弧板,两所述围堰弧板的成弧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之间分别连接有一连接弧板,两所述连接弧板与两所述围堰弧板的上部围合形成内护筒,所述内护筒的外径适配于咬合桩的荤桩的桩孔的内径,所述内护筒搁置于岩层,两所述围堰弧板的下部分别插设于相邻的两素桩的入岩桩段中,每一所述围堰弧板的内弧面与所述素桩的入岩桩段的侧壁之间隔离槽。本发明解决了采用软咬合工艺的咬合桩,在入岩桩段底部出现“窜孔流淌”或“管涌”现象,严重影响成桩质量的问题。

    成像振捣棒的混凝土气泡检测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684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2405.5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振捣棒的混凝土气泡检测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振捣棒上嵌装成像设备和通讯设备;2、成像设备采集混凝土内部的超声成像图,通过通讯设备将超声成像图发送至边缘计算服务器;3、边缘计算服务器边缘化处理超声成像图,得到二值化气泡图;4、二值化气泡图分类为大直径气泡图和小直径气泡图;5、大直径气泡图和小直径气泡图中的气泡数量进行点数;6、得到单位时间内的大直径气泡总数和单位时间内的小直径气泡总数;7、若大直径气泡总数多,则加速振捣和持续振捣,返回步骤1,若小直径气泡总数减少,则结束振捣。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直观检测和识别气泡的数量和大小的问题。

    一种多源监测数据阈值确定的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28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136787.8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监测数据阈值确定的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案包括以下步骤:①根据工程监测项目方案确定集成数据类型并进行监测历史数据提取。②利用广义Pareto分布方法进行四级预警阈值设计。③利用随机参数摄动法的结构平稳随机响应分析进行三级和二级预警阈值设计。④基于行业规范的最不利设计要求所规范的计算方法进行一级预警阈值设计。本发明方案基于广义Pareto分布以及随机参数摄动法进行多源监测数据综合预警阈值设计,并建立一套针对不同项目能够灵活调整设计监测阈值的四级预警评估框架,具有集合程度高、数据兼容范围广等应用特点,在复杂结构多源监测数据分析评估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钻孔灌注桩的空桩回填加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3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186473.0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灌注桩的空桩回填加固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需处理的钻孔灌注桩的桩芯区域即空桩,根据地基土体的附加荷载分布将桩芯区域分为主要影响区、次要影响区和无影响区;2、加固桩芯内工程泥浆,在无影响区内形成絮凝固化填充区;3、根据主要影响区和次要影响区内的荷载要求,制备第一桩芯固化土材料和第二桩芯固化土材料;4、第一桩芯固化土材料回填至次要影响区内,形成第一高强度固化填料填充区;5、第二桩芯固化土材料回填至主要影响区内,形成第二高强度固化填料填充区;6、养护,在桩基四周设置防护围栏。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回填材料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的问题。

    一种结构风压荷载的本征正交分解重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94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36789.7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风压荷载的本征正交分解重构方法及系统,本方案包括以下步骤:①对待检测结构进行基于几何分布规律的分析并确定监测点位布置方案;②提取监测点位脉动风压,并利用POD技术基于风压监测数据初步完成结构表面风压场重建;③根据风场重建的模态能量运用POD‑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各监测分区的风压系数修正预测;④将结构表面的初步风场重建模型与预测风压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精细化风场评估模型。本方案能够利用结构风压监测数据完成风场评估模型的重建,具有风压数据定位精度高、风场精细化程度高等优点,并且还具有成本造价低、智慧化程度高等技术优势,在复杂结构长期服役中抗风性能的监测评估具有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