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2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6798.3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龙敏健 , 罗宗礼 , 耿大将 , 王建春 , 黄晨光 , 陈学朋 , 郭奇 , 陈凯 , 王海军 , 江阿亮 , 金学胜 , 刘睿 , 熊鼎飞 , 曹俊镐 , 赵绪华 , 罗海星
IPC: G06F30/20 , G06F18/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环形索承网格结构高效高精度索网提升控制系统及应用,包括:径向索与环向索协同提升模块;预应力施加与索网形状控制模块;环向索检测模块:获取环向索的实时3D张拉模型,并与预设的实时3D预设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张拉过程状态,并基于评估结果,生成张拉预警信号;张拉速度调节模块:对已完成的张拉过程进行分析,评估是否为张拉速度导致,并基于评估结果对张拉速度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关系模型计算并调整后续张拉过程中的径向索预应力张拉速度与工装下拉索下拉力张拉速度,确保索网张拉过程稳定、精确,进一步提升环形索承网格结构索网提升施工的可靠性与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137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87928.0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芜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径向索与撑杆连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环形索承网格结构中径向索与撑杆连接构造,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固接有若干个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均固接有底块,每个所述底块的下表面均固接有索夹,若干个所述索夹固接有同一根拉索,若干个所述索夹的下表面固接有同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开设在固定板两侧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台,所述电动滑台上表面转动设置有两组弧形清洁环,两组所述清洁环用于抵接拉索,清理拉索表面的锈蚀物;通过设置清理组件,解决了锈蚀物在拉索表面的堆积,缩短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07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06798.3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龙敏健 , 罗宗礼 , 耿大将 , 王建春 , 黄晨光 , 陈学朋 , 郭奇 , 陈凯 , 王海军 , 江阿亮 , 金学胜 , 刘睿 , 熊鼎飞 , 曹俊镐 , 赵绪华 , 罗海星
IPC: G06F30/20 , G06F18/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环形索承网格结构高效高精度索网提升控制系统及应用,包括:径向索与环向索协同提升模块;预应力施加与索网形状控制模块;环向索检测模块:获取环向索的实时3D张拉模型,并与预设的实时3D预设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张拉过程状态,并基于评估结果,生成张拉预警信号;张拉速度调节模块:对已完成的张拉过程进行分析,评估是否为张拉速度导致,并基于评估结果对张拉速度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关系模型计算并调整后续张拉过程中的径向索预应力张拉速度与工装下拉索下拉力张拉速度,确保索网张拉过程稳定、精确,进一步提升环形索承网格结构索网提升施工的可靠性与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28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46470.8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形索承网格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环形索承网格结构索智能优化设计分析系统及应用,具体包括:数据输入模块、索预应力优化分析模块、结构承载分析模块、工程成本计算模块和规格参数输出模块;数据输入模块:输入环向索和径向索的规格参数以及输入结构信息、恒载和自重荷载信息;索预应力优化分析模块:接收输入模块提供的数据,采用有限元方法,并结合智能优化算法,对环向索和径向索的预应力进行优化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环形索承网格结构索的智能优化设计分析,能够在满足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找到成本最低的索规格参数和预应力组合,这种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结构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7928.0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芜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径向索与撑杆连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环形索承网格结构中径向索与撑杆连接构造,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固接有若干个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均固接有底块,每个所述底块的下表面均固接有索夹,若干个所述索夹固接有同一根拉索,若干个所述索夹的下表面固接有同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开设在固定板两侧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台,所述电动滑台上表面转动设置有两组弧形清洁环,两组所述清洁环用于抵接拉索,清理拉索表面的锈蚀物;通过设置清理组件,解决了锈蚀物在拉索表面的堆积,缩短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2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46470.8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形索承网格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环形索承网格结构索智能优化设计分析系统及应用,具体包括:数据输入模块、索预应力优化分析模块、结构承载分析模块、工程成本计算模块和规格参数输出模块;数据输入模块:输入环向索和径向索的规格参数以及输入结构信息、恒载和自重荷载信息;索预应力优化分析模块:接收输入模块提供的数据,采用有限元方法,并结合智能优化算法,对环向索和径向索的预应力进行优化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环形索承网格结构索的智能优化设计分析,能够在满足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找到成本最低的索规格参数和预应力组合,这种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结构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84111.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N29/06 , G01N29/22 , G01N29/28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结构焊接质量自动检测设备,涉及焊缝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电动滑台,所述电动滑台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电动滑台的移动端设置有两个固定块;相机,所述相机固定在电动滑台的移动端上,所述相机用于焊缝的视觉检测;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均设置在电动滑台的移动端上。本发明能够通过电动滑台的工作,使得相机能够沿着焊缝移动,对焊缝进行图像采集,为焊缝的质量检测提供图像数据,在电动滑台工作的过程中,带动两个安装板也沿着焊缝移动,该过程中,通过物理检测组件测量焊缝的高度差,通过超声波检测组件测量焊缝内部的焊接情况,另外通过涂覆组件,实现了耦合剂的自动涂覆,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223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83989.0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建筑构件入库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模块:RFID标签与传感器集成模块、智能质量评估算法模块、动态阈值设定与智能预警模块和数据可视化与管理平台模块;所述RFID标签与传感器集成模块,用于将RFID标签与传感器集成,获取建筑构件物理状态的持续监测,并将此数据上传至系统后台;所述智能质量评估算法模块,用于机器学习算法对RFID标签中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预测并评估构件的当前质量状态。该基于RFID的建筑构件入库管理系统是为了解决现有RFID系统仅能实现物品进出库识别,而无法对出库构件质量进行有效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000236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502384.5
申请日:2025-04-2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龙敏健 , 罗宗礼 , 刘开强 , 耿大将 , 王建春 , 黄晨光 , 陈学朋 , 郭奇 , 陈凯 , 王海军 , 金学胜 , 宗辉 , 熊鼎飞 , 曹俊镐 , 赵绪华 , 蒋媛 , 罗海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零件组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空大直径拉索连接节点用螺栓拧紧装置和拧紧方法,包括工作台,由于双向拧紧机构中除第一电机、转动轴、第一锥齿轮、导向槽、第三锥齿轮和导向杆外的其余部件均关于转动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所以第二转轮转动时另一组第二转轮则会进行逆时针的转动,进而能够对双向螺杆两端同时安装螺母,从而能够减少双向螺杆与螺母拧紧所需的时间,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通过多组移动齿条的外扩和聚合运动能够带动多组夹持杆进行同步的运动,从而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螺母和螺栓的安装工作,进而能够提高设备对不同尺寸螺母和螺栓的适应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