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1623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812098.6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卢果 , 杜思佳 , 刘余 , 邓坚 , 李松蔚 , 黄代顺 , 沈才芬 , 李喆 , 邱志方 , 黄慧剑 , 张勇 , 周铃岚 , 陈曦 , 王啸宇 , 辛素芳 , 刘伟 , 王玮 , 李浩 , 李燕
IPC: G21C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下降段流量周向均匀分布的压水堆,包括压力容器,还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组件,所述压力容器与吊篮组件围成用于一回路冷却剂向压力容器下封头流动的下降段,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降段内的孔板,所述孔板为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的板环状结构,所述通孔均连通孔板的上、下端,所述通孔沿着孔板的周向方向环形布置;所述孔板的外侧与压力容器的内壁相接,所述孔板的内侧与吊篮组件的外壁相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压水堆结构设计,可有效均匀以上下降段内冷却剂周向分布的均匀性,达到利于优化反应堆热工水力性能的目的,同时该结构的运用并不影响压力容器本身。
-
公开(公告)号:CN11191623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12098.6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卢果 , 杜思佳 , 刘余 , 邓坚 , 李松蔚 , 黄代顺 , 沈才芬 , 李喆 , 邱志方 , 黄慧剑 , 张勇 , 周铃岚 , 陈曦 , 王啸宇 , 辛素芳 , 刘伟 , 王玮 , 李浩 , 李燕
IPC: G21C15/12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下降段流量周向均匀分布的压水堆,包括压力容器及设置在压力容器上的入口接管,所述入口接管用于向压力容器内导入一回路冷却剂,还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吊篮组件外壁上的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上设置有第一导流面,所述入口接管的出口端局部朝向所述第一导流面,且第一导流面的上端与下端两者中,上端位于下端外侧的倾斜面。采用本方案提供的压水堆结构设计,可有效均匀以上下降段内冷却剂周向分布的均匀性,达到利于优化反应堆热工水力性能的目的,同时该结构的运用并不影响压力容器本身。
-
公开(公告)号:CN1196735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73752.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唐传宝 , 崔怀明 , 辛素芳 , 黄代顺 , 陈飞飞 , 张英 , 卢毅力 , 陈建达 , 王晨琳 , 楚晴 , 任春明 , 刘同先 , 陈柯 , 周金满 , 徐良剑 , 黎婧 , 刘宏春 , 张渝 , 罗双 , 郑艳秋 , 张明 , 彭倩 , 邓木春 , 熊夫睿 , 曹锐
IPC: G21D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厂快速降功率方法及其装置,该核电厂快速降功率方法包括:在甩负荷瞬态过程中,启动快速降功率系统进行快速降功率,直至快速降功率系统的功率下降幅度为第一功率下降幅度,第一功率下降幅度与汽轮机旁路系统容量之和不小于甩负荷至厂用电时负荷的最大下降幅度;在启动快速降功率系统时,闭锁中子注量率负变化率停堆保护。本发明通过根据汽轮机旁路系统容量确定快速降功率的功率下降幅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通过减少多余的蒸汽以减小冷凝器的尺寸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735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20135.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黄有骏 , 张芸 , 崔怀明 , 刘宏春 , 周金满 , 李文平 , 卢毅力 , 曹锐 , 杨敏 , 何正熙 , 王晨琳 , 杨戴博 , 李昆 , 张虎 , 辛素芳 , 郑杲 , 蒋天植 , 卓祥林 , 卢佳玮 , 周继翔 , 高志宇 , 罗庭芳 , 杨振雷 , 沈峰 , 王凤
IPC: G21C17/10 , G21C17/038 , G21C9/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反应堆堆芯的在线保护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状态下反应堆中每个控制棒的棒位信息,根据棒位信息和预设的棒态数据库,获得当前状态下全堆功率重构系数;基于当前状态下全堆功率重构系数、探测器电流信号和电厂工况信号,计算得到每个通道的燃料组件线功率密度和偏离泡核沸腾比、全堆的燃料组件线功率密度和偏离泡核沸腾比;比较每个通道的燃料组件线功率密度、全堆的燃料组件线功率密度和预设的线功率密度阈值,每个通道的偏离泡核沸腾比、全堆的偏离泡核沸腾比和预设的沸腾比阈值,确定并输出预保护信号和保护信息。将反应堆功率重构系数参与保护参数计算,提高保护信号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电厂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6292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307630.9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行数据的核反应堆功率调节方法及其调节系统,利用核反应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核反应堆状态量与控制棒棒位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据库,在负荷调节中提前查询数据库获得控制棒的目标棒位,采用粗调和细调相结合的策略,对功率调节系统中的粗调和细调输出信号进行加权相加后作为功率调节系统的输出信号,通过输出信号控制控制棒的移动方向和速率实现核反应堆功率调节。本发明提高了控制性能,减小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具有自适应性,有效提高控制棒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2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73751.X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崔怀明 , 唐传宝 , 辛素芳 , 黄代顺 , 陈建达 , 李翔宇 , 卢毅力 , 陈飞飞 , 张渝 , 曹锐 , 罗双 , 张明 , 王晨琳 , 刘同先 , 张喜林 , 陈仕龙 , 王啸宇 , 钟睿诚 , 熊夫睿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厂快速降功率瞬态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在稳态工况下参数稳定的基础上,针对快速降功率系统投入的瞬态过程进行瞬态计算;根据第一预设参数的变化情况,获取停堆保护信号、大气释放阀开启信号和蒸汽发生器安全阀开启信号的触发情况;若触发停堆保护信号、大气释放阀开启信号或蒸汽发生器安全阀开启信号,则增加快速降功率的功率下降幅度,直至确保甩负荷瞬态过程中不再触发停堆保护信号、大气释放阀开启信号和蒸汽发生器安全阀开启信号中任一信号。本发明通过在瞬态过程中投入快速降功率系统,并有效评价瞬态过程中保护系统的触发情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通过减少多余的蒸汽以减小冷凝器的尺寸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333194.3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四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第二流量区包裹第一流量区,第三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流量区,第四流量区朝向第三流量区的中心嵌入设置;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四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通过相关物理、水力学和结构等的精细化协调匹配设计,实现了全寿期内堆芯径向功率的稳定分布以及与流量的匹配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3210.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两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和第二流量区,第一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所述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采用堆芯功率和流量分两区设计,在堆芯全寿期内中心区域始终保持较高功率水平以及外围区域始终保持较低功率水平,相比于现有的三区控制技术而言,在保证压水堆堆芯冷却剂流量降低性能以及堆芯出口温度的提高性能不削弱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堆芯设计复杂程度高,实际应用过程中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协同控制的灵活性更强,同时降低实际使用成本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3194.3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四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第二流量区包裹第一流量区,第三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流量区,第四流量区朝向第三流量区的中心嵌入设置;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四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通过相关物理、水力学和结构等的精细化协调匹配设计,实现了全寿期内堆芯径向功率的稳定分布以及与流量的匹配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84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20591.X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淹没临界后换热分析方法及装置。本公开的方法将骤冷前沿附近的发泡区域从临界后换热区域中剔除出来,避免了发泡区域复杂换热机理,对骤冷前沿下游其他区域换热分析的干扰,有利于更加合理的分析骤冷前沿附近的发泡区域下游区域的换热情况。此外,本公开实施例将骤冷前沿附近的发泡区域下游的区域细分为多个子区域,并根据每个子区域的换热模式确定该子区域的换热量,由此可以更加精细的模拟临界后换热,从而更加精确的模拟再淹没过程的包壳峰值温度以及骤冷前沿推进速率。本公开的再淹没临界后换热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自主化失水事故分析程序的开发过程中,为压水堆电站失水事故分析奠定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