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1640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110875650.0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观测分析的高铁沿线积雪测点布置方法。该方案包括获取当前铁路线路图,并以所述铁路线路图为基础生成高程数据,进而提取地图的梯度信息和土地类型信息;根据所述高程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域热能水平提取,进而计算积雪后的风险值;根据所检测区域内的积雪数据提取超过预设裕度的节点作为第一布点,进而剔除隧道范围保存为第二布点,剔除超过热能布点,生成第三布点;根据所述第三布点利用积雪风险值作为系数基础,生成布点序列,并在布点序列中提取目标布点。该方案通过对高铁沿线进行布点运算,能结合GPS定位信息获取目标布点,从而快速排出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351640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875650.0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观测分析的高铁沿线积雪测点布置方法。该方案包括获取当前铁路线路图,并以所述铁路线路图为基础生成高程数据,进而提取地图的梯度信息和土地类型信息;根据所述高程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域热能水平提取,进而计算积雪后的风险值;根据所检测区域内的积雪数据提取超过预设裕度的节点作为第一布点,进而剔除隧道范围保存为第二布点,剔除超过热能布点,生成第三布点;根据所述第三布点利用积雪风险值作为系数基础,生成布点序列,并在布点序列中提取目标布点。该方案通过对高铁沿线进行布点运算,能结合GPS定位信息获取目标布点,从而快速排出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35164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0875633.7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T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铁沿线地区积雪灾害分布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案包括获取待检索区域,进行监测区域划分,生成风险识别区域,并提取风险识别区域内的高程信息和坡度信息;获取历史监测数据,进行20年内和5年的积雪变化数据提取;获取20年内积雪变化数据,进行风险区域识别,生成一类风险区块和二类风险区块;获取历史监视数据,进行最大积雪深度和积雪指数的提取;获得积雪灾害判别数据、积雪灾害评价权重因子、危险性评价因子;根据危险性评价因子,进行海拔、坡度、坡向、土地覆盖、积雪覆盖率、积雪深度的风险评估,进而确定积雪灾害风险等级。该方案通过提供风险区域与积雪风险触发方式的融合,进而确保快速监视积雪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51640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873120.2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观测分析的高铁沿线降水测点布置方法。该方案包括获取气象探测数据,确定站点空间,并计算拟选站点的相关性矩阵;根据相关性矩阵筛选生成第一布点,其中,第一布点为最大风险的降水监测节点集合;根据相关性矩阵筛选生成第二布点,其中,第二布点为相关性超过预设阈值的降水监测节点集合;对原始降雨数据叠加灾害风险概率,并进行数据筛选生成第三布点,其中,第三布点为综合评估后灾害风险最大的降水节点集合;获取第一布点、第二布点和第三布点,通过数据筛选,获得目标布点。该方案通过气象探测数据进行铁路沿线的温度和灾害触发几率,在进行数据融合的基础上,实现降雨监测点的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51640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875633.7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铁沿线地区积雪灾害分布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案包括获取待检索区域,进行监测区域划分,生成风险识别区域,并提取风险识别区域内的高程信息和坡度信息;获取历史监测数据,进行20年内和5年的积雪变化数据提取;获取20年内积雪变化数据,进行风险区域识别,生成一类风险区块和二类风险区块;获取历史监视数据,进行最大积雪深度和积雪指数的提取;获得积雪灾害判别数据、积雪灾害评价权重因子、危险性评价因子;根据危险性评价因子,进行海拔、坡度、坡向、土地覆盖、积雪覆盖率、积雪深度的风险评估,进而确定积雪灾害风险等级。该方案通过提供风险区域与积雪风险触发方式的融合,进而确保快速监视积雪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516409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875655.3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铁沿线地区降雨气象灾害易发区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案包括确定测量区域,根据铁路沿线按照距离铁路沿线的距离和固定的长度确定地理区块;获取所有的地理区块的三维地图高程,提取高程最值、高程差和平均高程;通过历史降水数据库,获得全部的降水量信息,并根据地理区块进行各个区块的降水信息采集;获取三维地图高程,计算高差变化率;获取高程的最值、高程差和平均高程,计算降雨风险的触发概率;获取降雨概率,并根据高程信息进行事故风险评估,生成所有的地理区块的灾害风险。该方案通过获取地理信息、气象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实现对于降雨风险的分区域划分,准确获知铁路沿线的全部降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51640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873120.2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观测分析的高铁沿线降水测点布置方法。该方案包括获取气象探测数据,确定站点空间,并计算拟选站点的相关性矩阵;根据相关性矩阵筛选生成第一布点,其中,第一布点为最大风险的降水监测节点集合;根据相关性矩阵筛选生成第二布点,其中,第二布点为相关性超过预设阈值的降水监测节点集合;对原始降雨数据叠加灾害风险概率,并进行数据筛选生成第三布点,其中,第三布点为综合评估后灾害风险最大的降水节点集合;获取第一布点、第二布点和第三布点,通过数据筛选,获得目标布点。该方案通过气象探测数据进行铁路沿线的温度和灾害触发几率,在进行数据融合的基础上,实现降雨监测点的布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