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6960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896221.7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IPC: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流三疣梭子蟹幼蟹标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标记前的准备工作、标记操作和标记蟹暂养管理,本发明方法对三疣梭子蟹进行标记后成活率在95%左右,且标记的部位选择在游泳足的腹面基底部肌肉,这一部分不受脱壳影响,不易在体内游走,便于观察,且游泳足在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过程中不容易断掉,标记不会丢失,便于鉴别放流个体与野生个体,以评估放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22684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87602.8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IPC: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地区拟穴青蟹节能环保型室内越冬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越冬池改造、亲蟹选择、越冬管理、越冬废水再利用。本发明方法提高亲蟹越冬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拟穴青蟹苗种规模化繁育和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86960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896221.7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IPC: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流三疣梭子蟹幼蟹标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标记前的准备工作、标记操作和标记蟹暂养管理,本发明方法对三疣梭子蟹进行标记后成活率在95%左右,且标记的部位选择在游泳足的腹面基底部肌肉,这一部分不受脱壳影响,不易在体内游走,便于观察,且游泳足在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过程中不容易断掉,标记不会丢失,便于鉴别放流个体与野生个体,以评估放流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06035164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0436219.5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Abstract: 一种北方地区提高三疣梭子蟹苗种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它包括亲体选择与培育和幼体培育。本发明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在亲蟹性腺发育成熟后对亲蟹消毒处理,在幼体培育阶段严格控制营养强化后的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投喂量,在大眼幼体阶段全池均匀泼洒沸石粉,整个苗种培育阶段通过使用噬菌蛭弧菌类产品和活菌降解型底质改良剂改善苗种培育水环境。本发明方法与传统育苗技术工艺比较,同等育苗规模下换水量降低70%以上,燃煤费降低60%以上,微生物制剂替代消毒及抗生素类药物后投入成本降低50%以上,利用该技术方法Ⅱ期幼蟹平均成活率提高2‑3倍,苗种培育过程安全、环保、高效,该技术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51207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670471.9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产类机械工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壳贝类扩口器,双壳贝类扩口器设有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通过铰接部交叉连接在一起,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靠近铰接部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贴合配合形成执行扩口动作的头部机构,用于插入双壳贝类自然伸展状态下两壳之间的缝隙,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远离铰接部的位置分别设有限位件和扩口施力件,扩口施力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上。本发明便于海产工作者对双壳贝类的性别进行活体鉴别,以及性腺发育成熟度的活体观察,利于人工催产时间的准确把握和开展双壳贝类的近缘、远缘杂交,家系建立,尤其是群体杂交和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035164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36219.5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Abstract: 一种北方地区提高三疣梭子蟹苗种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它包括亲体选择与培育和幼体培育。本发明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在亲蟹性腺发育成熟后对亲蟹消毒处理,在幼体培育阶段严格控制营养强化后的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投喂量,在大眼幼体阶段全池均匀泼洒沸石粉,整个苗种培育阶段通过使用噬菌蛭弧菌类产品和活菌降解型底质改良剂改善苗种培育水环境。本发明方法与传统育苗技术工艺比较,同等育苗规模下换水量降低70%以上,燃煤费降低60%以上,微生物制剂替代消毒及抗生素类药物后投入成本降低50%以上,利用该技术方法Ⅱ期幼蟹平均成活率提高2‑3倍,苗种培育过程安全、环保、高效,该技术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51207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70471.9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产类机械工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壳贝类扩口器,双壳贝类扩口器设有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通过铰接部交叉连接在一起,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靠近铰接部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贴合配合形成执行扩口动作的头部机构,用于插入双壳贝类自然伸展状态下两壳之间的缝隙,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远离铰接部的位置分别设有限位件和扩口施力件,扩口施力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上。本发明便于海产工作者对双壳贝类的性别进行活体鉴别,以及性腺发育成熟度的活体观察,利于人工催产时间的准确把握和开展双壳贝类的近缘、远缘杂交,家系建立,尤其是群体杂交和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03575354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812165.X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产类机械工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壳贝类扩口器,双壳贝类扩口器设有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通过铰接部交叉连接,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靠近铰接部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贴合配合形成执行扩口动作的头部机构,用于插入双壳贝类两壳之间的缝隙,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远离铰接部的位置分别设有限位件和扩口施力件,扩口施力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上。本实用新型便于海产工作者对双壳贝类的性别进行活体鉴别,以及性腺发育成熟度的活体观察,利于人工催产时间的准确把握和开展双壳贝类的近缘、远缘杂交,家系建立,尤其是群体杂交和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17564622U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21856203.7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IPC: A01K6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用的可视吸污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吸污头、主吸污管、手持杆、探头、连接线、显示屏、可充电电源、管道泵和网箱;所述吸污头连接在主吸污管的一端,手持杆的前端固定在主吸污管的前端,探头固定在吸污头的前上方,探头连接固定在手持杆上显示屏,主吸污管的下部固定有管道泵和可充电电源,主吸污管的另一头放置在网箱内;网箱用于接收被误吸出来的养殖动物;本实用新型吸污口时,吸力均匀。显示屏和摄像头的设置能够清晰观察到养殖池底情况,进行有目的吸污;在主吸污管上设置管道泵,代替了过去需要人力吸水的操作,方便省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