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353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539387.2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IPC: C02F9/00 , C02F101/16 , C02F103/08 , C02F103/20 , C02F1/00 , C02F1/32 , C02F3/00 ,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及培育用水的自循环自净化方法,培育装置的培养水箱内固定抽水过滤管,抽水过滤管连通充气管和出水管,过滤器连通有出水管连接、轮虫回水管和过滤器出水管,轮虫回水管连通培养水箱,轮虫回水管上有回水控制阀和带排水控制阀的排水管;紫外线消毒器分别连通过滤器出水管和消毒器出水管,消毒器出水管连通生物净化器,生物净化器通过净水回水管连通培养水箱;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和生物净化器之间有水位差。该培育装置具有过滤、杀菌、降低有毒无机氮化合物、控制生物饵料的密度与营养的功能。该培育用水的自循环自净化方法能对培育用水进行净化、病害防治和控制饵料密度,提高了苗种质量和单位水体出苗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035164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36219.5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Abstract: 一种北方地区提高三疣梭子蟹苗种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它包括亲体选择与培育和幼体培育。本发明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在亲蟹性腺发育成熟后对亲蟹消毒处理,在幼体培育阶段严格控制营养强化后的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投喂量,在大眼幼体阶段全池均匀泼洒沸石粉,整个苗种培育阶段通过使用噬菌蛭弧菌类产品和活菌降解型底质改良剂改善苗种培育水环境。本发明方法与传统育苗技术工艺比较,同等育苗规模下换水量降低70%以上,燃煤费降低60%以上,微生物制剂替代消毒及抗生素类药物后投入成本降低50%以上,利用该技术方法Ⅱ期幼蟹平均成活率提高2‑3倍,苗种培育过程安全、环保、高效,该技术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51207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70471.9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产类机械工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壳贝类扩口器,双壳贝类扩口器设有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通过铰接部交叉连接在一起,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靠近铰接部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贴合配合形成执行扩口动作的头部机构,用于插入双壳贝类自然伸展状态下两壳之间的缝隙,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远离铰接部的位置分别设有限位件和扩口施力件,扩口施力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上。本发明便于海产工作者对双壳贝类的性别进行活体鉴别,以及性腺发育成熟度的活体观察,利于人工催产时间的准确把握和开展双壳贝类的近缘、远缘杂交,家系建立,尤其是群体杂交和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86960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896221.7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IPC: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流三疣梭子蟹幼蟹标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标记前的准备工作、标记操作和标记蟹暂养管理,本发明方法对三疣梭子蟹进行标记后成活率在95%左右,且标记的部位选择在游泳足的腹面基底部肌肉,这一部分不受脱壳影响,不易在体内游走,便于观察,且游泳足在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过程中不容易断掉,标记不会丢失,便于鉴别放流个体与野生个体,以评估放流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06035164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0436219.5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Abstract: 一种北方地区提高三疣梭子蟹苗种培育成活率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它包括亲体选择与培育和幼体培育。本发明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在亲蟹性腺发育成熟后对亲蟹消毒处理,在幼体培育阶段严格控制营养强化后的轮虫和丰年虫无节幼体投喂量,在大眼幼体阶段全池均匀泼洒沸石粉,整个苗种培育阶段通过使用噬菌蛭弧菌类产品和活菌降解型底质改良剂改善苗种培育水环境。本发明方法与传统育苗技术工艺比较,同等育苗规模下换水量降低70%以上,燃煤费降低60%以上,微生物制剂替代消毒及抗生素类药物后投入成本降低50%以上,利用该技术方法Ⅱ期幼蟹平均成活率提高2‑3倍,苗种培育过程安全、环保、高效,该技术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51207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670471.9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产类机械工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壳贝类扩口器,双壳贝类扩口器设有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通过铰接部交叉连接在一起,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靠近铰接部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贴合配合形成执行扩口动作的头部机构,用于插入双壳贝类自然伸展状态下两壳之间的缝隙,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远离铰接部的位置分别设有限位件和扩口施力件,扩口施力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上。本发明便于海产工作者对双壳贝类的性别进行活体鉴别,以及性腺发育成熟度的活体观察,利于人工催产时间的准确把握和开展双壳贝类的近缘、远缘杂交,家系建立,尤其是群体杂交和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4982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79825.8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产苗种培育装置及贝类苗种附着前的培育方法,培育装置包括托架座和培育槽,培育槽的上部内侧固定安装有滤网组件、外侧设置有第一上接口和第二上接口,第一上接口连接排水管道,第二上接口连接过滤循环组件,培育槽的下部为锥形底壳,锥形底壳设有底部接口和侧部接口,底部接口连接有出苗管道和进水管道,侧部接口和底部接口之间通过防沉底管道连接,进水管道连接过滤循环组件,培育槽内固定有底端插接气石的充气管,气石位于锥形底壳的底部,排水管道上有排水控制阀,进水管道上有第一进水控制阀、杀菌装置和第二进水控制阀,出苗管道上有出苗控制阀。能减少换水量,并能杀灭病原生物、净化水质,提高了水产苗种的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34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39387.2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IPC: C02F9/14 , C02F101/16 , C02F103/08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蟹类苗种培育装置及培育用水的自循环自净化方法,培育装置的培养水箱内固定抽水过滤管,抽水过滤管连通充气管和出水管,过滤器连通有出水管连接、轮虫回水管和过滤器出水管,轮虫回水管连通培养水箱,轮虫回水管上有回水控制阀和带排水控制阀的排水管;紫外线消毒器分别连通过滤器出水管和消毒器出水管,消毒器出水管连通生物净化器,生物净化器通过净水回水管连通培养水箱;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和生物净化器之间有水位差。该培育装置具有过滤、杀菌、降低有毒无机氮化合物、控制生物饵料的密度与营养的功能。该培育用水的自循环自净化方法能对培育用水进行净化、病害防治和控制饵料密度,提高了苗种质量和单位水体出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6960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896221.7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IPC: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流三疣梭子蟹幼蟹标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标记前的准备工作、标记操作和标记蟹暂养管理,本发明方法对三疣梭子蟹进行标记后成活率在95%左右,且标记的部位选择在游泳足的腹面基底部肌肉,这一部分不受脱壳影响,不易在体内游走,便于观察,且游泳足在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过程中不容易断掉,标记不会丢失,便于鉴别放流个体与野生个体,以评估放流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