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52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17096.3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文地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损失和遗传算法耦合的河道地形重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收集河道的遥感影像、水文站实测数据、高程数据;基于遥感影像的河道水面矢量,确定河道过流断面的水面宽度序列;对河道附近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河道过流断面对应的水力参数;基于水力参数,以能量损失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确定河道过流断面的目标宽深比序列;基于河道过流断面的水面宽度序列和目标宽深比序列,构建河道水下地形;将水下地形与高程模型数据融合,完成河道地形的重构。本方案,以河道的实测数据和光学遥感影像为基础、考虑过流断面对应多种水力参数特性以及能量损耗,可以重构出更精确的河道地形。
-
公开(公告)号:CN1190673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73941.8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北内陆湖泊生态补水优化方法,涉及生态补水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内陆湖泊集水区域降雨数据选取典型年,收集湖泊的相关数据;确定典型库容量,并通过水动力模型模拟湖泊的水面温度,获取不同补水量下的水量损失,计算单位体积补水量损失系数;以单位体积补水量损失系数最小化为目标,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得出最优的生态补水量。本发明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湖泊水量的损失率,便于湖泊的生态目标管理,既能达到湖泊的生态效益,又可达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7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17440.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V20/10 , G06T7/62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水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遥感的洪水过程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确定待分析河段发生洪水时,在待分析河段的当前遥感影像中提取各典型河段的水面面积;获取待分析河段的地形数据,且根据各典型河段的水面面积和地形数据,确定相应典型河段中各单位河段的当前洪水水量以及洪峰所在位置;根据各当前洪水水量、所述洪峰所在位置、待分析河段所在区域的降雨数据和气温数据,以及堰塞湖所在位置,识别待分析河段的洪水出现位置,堰塞湖所在位置根据当前遥感影像得到;基于马斯京根法,利用当前洪水水量和洪水出现位置,生成待分析河段的洪水过程线;基于洪水过程线确定洪峰流量、峰现时间、洪水总量。本公开利用遥感影像实现了洪水过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649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7442.8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水文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径流通量的河段划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对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汇流累计栅格图,汇流累计栅格图为待分析区域中河段的栅格图;基于汇流累计栅格图,对河段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等通量河段和多个不等通量河段,等通量河段用于对河段进行分析。本公开消除了径流通量不稳定河段对河道径流通量监测精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649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7441.3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水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洪水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目标河段中提取多个典型河段;获取目标河段的当前遥感影像;根据典型河段中各单位河段的基准水面面积,以及当前遥感影像,识别目标河段是否发生洪水事件,当识别到目标河段发生洪水事件时,基于游程确定各典型河段的洪水状态。本公开基于遥感影像,识别出了洪水事件和洪水此时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7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7445.1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遥感水文站布设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遥感水文站布设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依据DEM数据与卫星监测的降雨数据选定等通量河段,借助遥感数据提取其水边线,筛选出两侧或单侧开阔河段并构建数字栅格模型DEM以获取河段的河道地形信息;从选取的河段中确定开敞式与半开敞式典型河段,构建水面面积与库容关系曲线,结合不同状态水量及面积确定单位河段长度,在典型河段中选取特定长度的典型观测河段,布设遥感水文站使其采集典型观测河段的遥感图像,典型观测河段的遥感图像用于计算河道流量。该方法能够选取良好的典型观测河段,提升遥感观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3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7443.2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模型构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遥感的河道水动力模型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河道遥感影像从而得到水边线,借助测高卫星获取水位数据,依据水边线和水位数据为水边线对应点位赋予高程值;对于顺直河段按特定规则取值,弯曲河段根据河道断面上多个高程测点值线性拟合确定;基于顺直和弯曲河段的水边线高程值,进一步沿着水边线插值,构建河道地形数字栅格模型,利用河道地形数字栅格模型构建河道水动力模型,通过对比水位一致性或水面矢量形态一致性判定水动力模型的模拟效果,实现河道水动力模型的率定与验证。实现河道水动力过程的精准模拟。该方法能够降低模型参数获取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3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17479.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山洪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山区洪水沟道径流监测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山洪沟道沟口地形的三维模型,获取监测断面形态数据;通过上、下断面最低点高程和沟道沿程长度计算沟道比降;同步拍多组3波段山洪照片,计算山洪的归一化水体指数,提取监测断面山洪水面线及山洪水面宽度;基于山洪水面宽度数据将监测断面的山洪水面线分为多段,基于水面线的高程和监测断面的最低点的高程,得到每段的高度、底边长度,以此计算山洪水流横截面积和计算山洪水流湿周并计算山洪水力半径;利用沟道比降、山洪水力半径、山洪水流横截面积,采用曼宁公式计算山洪径流量。本发明能够实现非接触式的山洪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573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17449.X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河道断面形态测量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收集并处理测量河道断面形态所需数据;从测量河道断面形态所需数据中提取水边线和中心线;基于中心线和水边线计算断面的相对稳定性指标,通过断面的相对稳定性指标识别所述河道中的稳定型河段;将稳定型河段划分为弯曲河段和顺直河段;利用测量河道断面形态所需数据为弯曲河段的水边线和顺直河段的水边线赋予高程值,得到水边线高程值;基于水边线高程值测量河道断面形态。本发明能够有效构建河道任意断面形态,打破了测量的时空限制,为径流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还为大范围的洪水过程监测和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8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6852.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河道地形生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收集生成河道地形所需数据,将河道地形划分最高水位之上的地形、最低水位之下的地形以及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的地形,提取水边线、中心线和过流断面;计算过流断面的相对稳定性指标,识别河道中的稳定型河段,将稳定型河段分为弯曲河段和顺直河段;为弯曲河段和顺直河段的水边线赋予高程值,得到等高线;构建最高水位之上的地形、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之间的地形以及最低水位之下的地形,将三种地形拼接,形成完整的河道地形。本发明实现了河道地形的无接触生成,为水动力分析提供了地形基础,在洪水模拟、流域管理和生态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