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80273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97050.7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水沙模型考虑不同泥沙来源的泥沙动态粒径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具有坡面、沟道和河道等多环节的分布式水沙模型中,根据产输沙过程中不同泥沙来源,通过各来源泥沙颗粒数量进行泥沙综合粒径的加权平均计算,最终获取目标流域在分布式水沙模型模拟下的坡面、沟道和河道环节的产输沙量。优点是:考虑了泥沙来源而实现泥沙粒径的动态变化计算,适用于各种尺度的流域分布式水沙模型,可使模型泥沙粒径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实现动态变化,进而提高模型对现实的刻画能力,有效提高分布式水沙模型的模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777286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202877.3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多尺度土壤墒情协同观测装置,它由多个TDR土壤水传感器组成的无线观测网络WSN、区域土壤水分测量系统CRS1000B、卫星平台、笔记本电脑硬件装置平台和多尺度土壤墒情协同观测控制终端软件组成,在点、区域和卫星像元三种尺度土壤墒情协同观测方案下开展土壤墒情协同观测;本发明集成了现有先进装置和优势技术方法,通过协同观测方案设计,实现了多尺度土壤墒情协同观测,突破了土壤墒情遥感反演结果验证的瓶颈,拓展了应用和研究领域;其推广应用可服务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农业节水、旱情观测等业务,提高灌溉效益和水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4028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054501.0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6/29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级汇流结构的分布式侵蚀产沙模拟方法,涉及土壤侵蚀、河道输沙模型与计算机数值计算技术领域。通过改进WEP‑L模型,将WEP‑L原有的“坡面‑河道”二级系统改进为“坡面‑沟道‑河道”三级系统,具体的,根据从坡面到流域出口的产输沙过程,按照土壤侵蚀发生的位置将水沙过程划分为坡面、沟道、河道三个环节,其中坡面侵蚀环节分为雨滴溅蚀、坡面径流侵蚀和坡面沟道产输沙过程;以各环节的侵蚀特点为依据,根据产输沙时空格局、承接传递过程等方面的相似性,分别以子流域和坡面等高带为计算单元,实现侵蚀产沙过程的多环节细化模拟,有效的反映了沟道侵蚀严重的特点,真实刻画了其侵蚀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75374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36443.9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力学平衡原理的土体崩塌数值模拟方法,涉及土体崩塌模拟与计算机数值计算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对崩塌的土体形状进行概化,确定崩塌土体的横断面包括梯形、直角三角形和矩形,并获取预崩塌土体的几何参数,根据几何参数,对不同断面形状的预崩塌土体的受力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判断土体是否会发生崩塌,若崩塌则获取土体的质量,从而实现了对崩塌型重力侵蚀土体的数值模拟。本发明基于崩塌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力学失稳机理,提出崩塌发生与否的判别条件,并对崩塌量进行模拟。该方法不受地域和地形因素局限,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8027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497050.7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水沙模型考虑不同泥沙来源的泥沙动态粒径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具有坡面、沟道和河道等多环节的分布式水沙模型中,根据产输沙过程中不同泥沙来源,通过各来源泥沙颗粒数量进行泥沙综合粒径的加权平均计算,最终获取目标流域在分布式水沙模型模拟下的坡面、沟道和河道环节的产输沙量。优点是:考虑了泥沙来源而实现泥沙粒径的动态变化计算,适用于各种尺度的流域分布式水沙模型,可使模型泥沙粒径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实现动态变化,进而提高模型对现实的刻画能力,有效提高分布式水沙模型的模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1723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860476.5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坡面沟道河道三级结构的子流域汇流模拟方法,涉及分布式水文模型汇流模拟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基于DEM数据提取河道和沟道,并将流域栅格按类别分成坡面栅格、沟道栅格以及河道栅格;计算每个栅格到流域出口的汇流路径长度,并根据沟道栅格类别,统计沟道数量以及沟道平均长度;根据每个栅格最终汇入的河道或者沟道栅格,设置流域内各栅格的汇流属性;根据栅格汇流属性,分别确定等高带坡面、沟道、河道径流分配系数,采用运动波方程作为坡面、沟道、河道汇流的基本模拟公式,对子流域和等高带进行汇流模拟。该方法能够考虑沟道汇流过程对水循环的影响,提高汇流过程模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41414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693945.9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最大洼地储流深概率分布的产流计算方法,涉及水文模型参数设置领域;该方法在考虑了最大洼地储流深这一参数的不确定性后,假设同种下垫面洼地储流深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某种概率分布,使改进后的产流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在流域产流模型在洼地储流量较小时计算单元无法产流的问题,并让模型的机理更加接近实际的产流过程,为流域水文模型的机理研究和参数设置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717231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860476.5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坡面沟道河道三级结构的子流域汇流模拟方法,涉及分布式水文模型汇流模拟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基于DEM数据提取河道和沟道,并将流域栅格按类别分成坡面栅格、沟道栅格以及河道栅格;计算每个栅格到流域出口的汇流路径长度,并根据沟道栅格类别,统计沟道数量以及沟道平均长度;根据每个栅格最终汇入的河道或者沟道栅格,设置流域内各栅格的汇流属性;根据栅格汇流属性,分别确定等高带坡面、沟道、河道径流分配系数,采用运动波方程作为坡面、沟道、河道汇流的基本模拟公式,对子流域和等高带进行汇流模拟。该方法能够考虑沟道汇流过程对水循环的影响,提高汇流过程模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753749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036443.9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力学平衡原理的土体崩塌数值模拟方法,涉及土体崩塌模拟与计算机数值计算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对崩塌的土体形状进行概化,确定崩塌土体的横断面包括梯形、直角三角形和矩形,并获取预崩塌土体的几何参数,根据几何参数,对不同断面形状的预崩塌土体的受力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判断土体是否会发生崩塌,若崩塌则获取土体的质量,从而实现了对崩塌型重力侵蚀土体的数值模拟。本发明基于崩塌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力学失稳机理,提出崩塌发生与否的判别条件,并对崩塌量进行模拟。该方法不受地域和地形因素局限,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41414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93945.9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最大洼地储流深概率分布的产流计算方法,涉及水文模型参数设置领域;该方法在考虑了最大洼地储流深这一参数的不确定性后,假设同种下垫面洼地储流深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某种概率分布,使改进后的产流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在流域产流模型在洼地储流量较小时计算单元无法产流的问题,并让模型的机理更加接近实际的产流过程,为流域水文模型的机理研究和参数设置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