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8158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099945.3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植被化生态河道污染物横向混合系数计算系统和方法,通过选取三种不同类型的植被,开展了滩地植被化的水槽污染物浓度试验,通过直线图解法对TMC实测值进行了计算。通过量纲分析,对影响TMC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创新性的将植被特性考虑进来,引入调整长度尺度并与植被淹没高度进行无量纲化,从而构建出一个新的TMC影响因子。基于水槽试验结果以及量纲分析,将水槽在横向上分为边坡‑主槽区、边坡‑边滩区,分别构建了各个区域的TMC预测经验公式,误差分析表明该公式可以很好的预测TMC。本发明植被化生态河道污染物横向混合系数计算系统和方法对于评估污染物的扩散,预测生态系统的响应和稳定性,以及指导相关的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9815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99945.3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植被化生态河道污染物横向混合系数计算系统和方法,通过选取三种不同类型的植被,开展了滩地植被化的水槽污染物浓度试验,通过直线图解法对TMC实测值进行了计算。通过量纲分析,对影响TMC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创新性的将植被特性考虑进来,引入调整长度尺度并与植被淹没高度进行无量纲化,从而构建出一个新的TMC影响因子。基于水槽试验结果以及量纲分析,将水槽在横向上分为边坡‑主槽区、边坡‑边滩区,分别构建了各个区域的TMC预测经验公式,误差分析表明该公式可以很好的预测TMC。本发明植被化生态河道污染物横向混合系数计算系统和方法对于评估污染物的扩散,预测生态系统的响应和稳定性,以及指导相关的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54491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53072.8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飞 , 王伟杰 , 刘玲花 , 王威浩 , 黄爱平 , 陈学凯 , 赵芳 , 艾庆华 , 司源 , 马冰 , 刘标 , 姜家良 , 李今今 , 张剑楠 , 余琅 , 赵彦芳 , 朱志鹏 , 雷阳 , 杨晓晨 , 阎柳青 , 侯军华 , 李文文 , 刘韶杰 , 邓欣 , 邓秘 , 李木子 , 白冰 , 任俊旭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12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淹没柔性植被河道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确定淹没柔性植被河道下的Darcy–Weisbach系数f解析公式;通过对f解析公式分析,找出公式中对f有影响的植被因子,建立植被因子之间的无量纲关系;通过搜集获得河道、植被相关数据,将数据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采用遗传算法得到f与各无量纲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将f的实测值及计算值进行比较,由此评价f与各无量纲因子之间的拟合程度。本发明在综合了水深、植被分布密度、植被高度、宽度的基础上,考虑淹没柔性植被的形态特征,将植被受水流作用弯曲前的高度引入河道阻力系数,提出了含淹没柔性植被河道阻力系数的计算方式,其结果可对河流生态保护及防洪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54491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1253072.8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飞 , 王伟杰 , 刘玲花 , 王威浩 , 黄爱平 , 陈学凯 , 赵芳 , 艾庆华 , 司源 , 马冰 , 刘标 , 姜家良 , 李今今 , 张剑楠 , 余琅 , 赵彦芳 , 朱志鹏 , 雷阳 , 杨晓晨 , 阎柳青 , 侯军华 , 李文文 , 刘韶杰 , 邓欣 , 邓秘 , 李木子 , 白冰 , 任俊旭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淹没柔性植被河道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确定淹没柔性植被河道下的Darcy–Weisbach系数f解析公式;通过对f解析公式分析,找出公式中对f有影响的植被因子,建立植被因子之间的无量纲关系;通过搜集获得河道、植被相关数据,将数据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采用遗传算法得到f与各无量纲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将f的实测值及计算值进行比较,由此评价f与各无量纲因子之间的拟合程度。本发明在综合了水深、植被分布密度、植被高度、宽度的基础上,考虑淹没柔性植被的形态特征,将植被受水流作用弯曲前的高度引入河道阻力系数,提出了含淹没柔性植被河道阻力系数的计算方式,其结果可对河流生态保护及防洪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15406469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850634.8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调蓄池自动冲洗系统,包括自动冲洗系统、循环系统、调蓄池和沉淀池,自动冲洗系统布置于调蓄池内,调蓄池和沉淀池之间通过循环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废水循环利用,有效扩大了蓄水容积,可将污泥进行沉淀,并作外运处理,减轻了污水系统的运行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215406468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847051.X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雨污水分流改造的截流井系统,包括雨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截流管、溢流堰和拍门,雨水检查井和污水检查井之间通过截流管连接,拍门设置于截流管的出口端,截流管的出口端设置于污水检查井内,溢流堰设置于雨水检查井内。本实用新型实现雨水管道内旱季污水的有效截流,同时,截流管末端安装的拍门能够保证污水管网高水位运行时无倒流现象,确保旱季污水截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系统构造简单,在既有设施内部进行改建,有效节约了建设成本,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污水截流效果,为水环境改善又提供了一层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215406470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850870.X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智能橡胶堰截流井,包括截流井和充排水泵站,截流井布置于排水管道流线上,充排水泵站设置于截流井一侧,截流井分别连接有截流管和下游排水管道,截流管和下游排水管道内分别设有Ⅰ号橡胶堰和Ⅱ号橡胶堰,充排水泵站分别与Ⅰ号橡胶堰和Ⅱ号橡胶堰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橡胶堰充排水对截流管或下游管道进行封堵,实现排水管道内污水的彻底截流,避免了传统截流井出现的超量截流雨水,雨季排水管道过流断面不足,污水管道倒灌截流井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118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1353560.1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3/30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水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漂浮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将不同类型的漂浮水处理单元配置在水体的不同位置,通过调整曝气装置的曝气角度、在不同位置设置不同深度的挡板,从而在水平方向产生不同水流路径。水流路径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基质,微生物可在基质上附着生长,结合微生物反应器提供的不同类型微生物,由多种类型基质、多个水流路径和多种类型的微生物协同作用,形成了不同的氧含量区以及化学反应链条功能区,提高了污染物处理效率,能实现多种污染物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67505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27748.X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P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差测量的河流流速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包括:漂浮在水面的船体,船体长宽比大于一,船吃水以下的前端的迎水面和后端的背水面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船体中设有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与两个压力传感器连接的采集模块,采集模块与带有存储器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卫星定位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本发明利用漂流在水面的无动力测量船的船头和船尾的迎水面压力、背水面压力差测量出水流的流速,并通过无线通讯网将测量的数据传输至地面的数据处理中心。本发明可以在卫星定位信号和公共网络信号较差甚至没有的情况下,也能够测得水流数据,实现了不依赖卫星定位和公共通讯网络的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844552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578803.9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复式河道过流能力计算方法,包括区域划分单元对复式河道进行区域划分,确定不同区域,流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各区域断面的瞬时流速,计算得到断面平均流速实测值;流速计算单元根据水深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确定复式河道不同区域的控制方程解析解,并得到断面平均流速计算值;结果比较单元根据断面平均流速实测值和断面平均流速计算值进行对比,得到所述计算方法的精度。本发明首先通过将复杂的流速分布解析解形式简单化,更加准确快捷的计算复式河道过流断面的平均流速;其次还可用于复式河道过流断面的平均流速的计算,可对河流生态保护、河流物质输移及污染防治提供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