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26663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222313.1
申请日:2021-02-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类别组合式生态水工系统及其构建方法,系统包括铺设于河槽底部的河道底质地貌单元构件、嵌置于河道凹岸河床底部的深潭地貌单元构件以及半埋置于河道弯曲河段拐点处的浅滩地貌单元构件;河道底质地貌单元构件为扁平的菱形四棱柱形,其上表面上均布有多个圆形孔洞且固设有多个菱形凸起物;深潭地貌单元构件包括正方体形框架以及内嵌框架中的多个多瓣状的弧形管状构件;所述浅滩地貌单元构件包括扁平长方体形框架和内嵌在框架中的多个多瓣状的圆形管状构件;弧形管状构件和圆形管状构件的内部中空且其表面均匀布设有多个圆形透水孔。本系统能够促进渠化河道的平面蜿蜒形态及地貌单元的发育。
-
公开(公告)号:CN1130266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22313.1
申请日:2021-02-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类别组合式生态水工系统及其构建方法,系统包括铺设于河槽底部的河道底质地貌单元构件、嵌置于河道凹岸河床底部的深潭地貌单元构件以及半埋置于河道弯曲河段拐点处的浅滩地貌单元构件;河道底质地貌单元构件为扁平的菱形四棱柱形,其上表面上均布有多个圆形孔洞且固设有多个菱形凸起物;深潭地貌单元构件包括正方体形框架以及内嵌框架中的多个多瓣状的弧形管状构件;所述浅滩地貌单元构件包括扁平长方体形框架和内嵌在框架中的多个多瓣状的圆形管状构件;弧形管状构件和圆形管状构件的内部中空且其表面均匀布设有多个圆形透水孔。本系统能够促进渠化河道的平面蜿蜒形态及地貌单元的发育。
-
公开(公告)号:CN11105842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33010.6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河床结构及构建方法,属于生态水利技术领域,其中,生态河床结构包括:防水层;填料体;营养缓释毯;引水管道;微生物包埋箱,埋设在所述填料体的上层,箱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微生物包埋箱内适于放置微生物群落。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河床结构,微生物包埋箱埋设在填料体的上层,箱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并且内部放置有微生物群落,可以实现微生物持续缓慢向填料体中释放,避免频繁向填料体内投放微生物,营养缓释毯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增加微生物的存活时间,保证对污水的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1621458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22319262.5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河床结构,属于生态水利技术领域,包括:防水层;填料体;营养缓释毯;引水管道;微生物包埋箱,埋设在所述填料体的上层,箱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微生物包埋箱内适于放置微生物群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河床结构,微生物包埋箱埋设在填料体的上层,箱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并且内部放置有微生物群落,可以实现微生物持续缓慢向填料体中释放,避免频繁向填料体内投放微生物,营养缓释毯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增加微生物的存活时间,保证对污水的净化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346358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79610.6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构建底孔型鱼道景观跌水堰结构。本发明适用于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构建底孔型鱼道景观跌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堰体、消力池和流态营造区,其中堰体的下游侧为多级跌水,堰体内设有连通其上、下游的底孔型鱼道并配有闸门,流态营造区底部错落布置有若干散石。所述多级跌水的跌坎高度介于20~40cm之间。所述多级跌水表面嵌有能形成滚水过流效果的若干河卵石。所述消力池蓄水深度大于等于50cm。所述散石最小散石粒径根据最大过流流速确定且大于等于40cm,散石采用错缝布置,构造高低流速交替的自然流态。
-
公开(公告)号:CN215715111U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21561409.2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构建底孔型鱼道景观跌水堰结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构建底孔型鱼道景观跌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堰体、消力池和流态营造区,其中堰体的下游侧为多级跌水,堰体内设有连通其上、下游的底孔型鱼道并配有闸门,流态营造区底部错落布置有若干散石。所述多级跌水的跌坎高度介于20~40cm之间。所述多级跌水表面嵌有能形成滚水过流效果的若干河卵石。所述消力池蓄水深度大于等于50cm。所述散石最小散石粒径根据最大过流流速确定且大于等于40cm,散石采用错缝布置,构造高低流速交替的自然流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05672.9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流微地貌改造重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研究区的目标河流水文、水质、地貌和生物特征;获取目标河流至少三种关键鱼类;基于关键鱼类不同生命周期水文‑地貌栖息需求,确定适宜栖息地条件;获取研究区现状河流地貌单元的空间分布;基于排名第一的关键鱼类的适宜栖息地条件,确定河流微地貌重构时各地貌单元的水位边界阈值和地貌高程阈值;以同时满足各关键鱼类设定的适宜栖息地面积要求,确定调整后的地貌高程;确定目标河流各地貌单元的最低水位边界,确定调整后的水位边界;基于调整后的地貌高程和水位边界进行重构。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重构方法,能够更合理进行河流微地貌改造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52209.0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系统的生态护岸植被根系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获取植物根系生长环境因素,还包括以下步骤:构建L系统模型下植物根系的自然生长模拟模型;构建L系统模型下考虑护坡因素对植物根系生长影响的模拟模型;构建自然条件下根的自由随机弯曲和向地性生长的模拟模型;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模拟模型进行融合,得到岸坡植物根系三维模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L系统的生态护岸植被根系模型构建方法,将L系统与植物学理论和计算机图形学相结合,建立生态护岸区域植被根系的生长和分支规则,同时考虑了外部环境因素,构建一套生态护岸区域植被根系生长的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9578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80875.1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26 , G06Q50/02 , G06Q10/0637 ,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流域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当环境可持续性指数小于预设值时,计算多个年份每种作物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多个年份的作物年服务价值的平均值作为总服务价值;判断总服务价值与多个年份的平均种植总投入间的差异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无需进行流域修复;否则计算林区年产水量;判断地市区域当年总用水量与年产水量的差异是否小于预设水量,若是,则制定非农业用水节水方案,否则,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大于其预设植被指数的植物总覆盖面积;判断林区覆盖面积与总覆盖面积间的差异是否大于预设面积,若是,则增大植物种植面积;否则制定林区中归一化植被指数小于其预设植被指数的区域的修复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60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708616.4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生态空间保护范围的界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在纵向上将河湖的生态空间进行分段;S2:将河湖生态空间功能划分为水资源保障功能、水环境调节功能和水生态支持功能;S3:提出各类要素的差异化保护需求;S4:构建河湖生态空间保护范围界定指标体系,选取适宜的界定指标;S5:通过界定指标与河湖生态空间功能区相协调,规划出河湖生态空间保护范围的界限。本发明提出河湖生态空间分段依据,以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为基础进行开展,实现分类保护,具有针对性、目标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具体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