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防洪墙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58999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346170.5

    申请日:2017-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防洪墙,用于安装于地基上,包括:框架,框架朝向地基的一侧为开口结构;网片,网片安装于框架上,网片的内侧具有水袋容纳空间;防水渗布,防水渗布设置于网片的外部;水袋,水袋安装于水袋容纳空间中。由于水袋可以根据地基的形状变形,进而贴合地基基础,因此该柔性防洪墙适合软质地基,且其对地基的平整度的要求较低;水袋之间可以相互挤压,有效防止柔性防洪墙出现侧面漏水的问题;该柔性防洪墙在水袋、防水渗布的多重防水作用下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此外,防水渗布的埋设方式解决了框架之间衔接处漏水问题,延长渗径,使该柔性防洪墙的防洪风险较低;该类型的防洪墙结构简单,安装快速,解决了防洪时耗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柔性防洪墙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85787U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21719711.X

    申请日:2017-12-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防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防洪墙,其包括水囊,所述水囊包括水囊段、连接筒和卡箍,所述水囊段设置为多个,各所述水囊段沿着所述水囊段的轴向依次连接,所述水囊段的末端具有连接边,相邻的所述水囊段通过所述连接筒和所述卡箍相连接,所述连接筒的外周面设置凹槽,相邻的所述水囊段的所述连接边连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卡箍箍设于所述连接边的外部。该柔性防洪墙采用多个水囊段相连的方式形成水囊,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水囊段的数量,而无需根据柔性防洪墙的应用场景对应设置水囊的长度。所以,该柔性防洪墙的设计成本较低。

    柔性防洪墙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85788U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21751922.1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防洪墙,用于安装于地基上,包括:框架,框架朝向地基的一侧为开口结构;网片,网片安装于框架上,网片的内侧具有水袋容纳空间;防水渗布,防水渗布设置于网片的外部;水袋,水袋安装于水袋容纳空间中。由于水袋可以根据地基的形状变形,进而贴合地基基础,因此该柔性防洪墙适合软质地基,且其对地基的平整度的要求较低;水袋之间可以相互挤压,有效防止柔性防洪墙出现侧面漏水的问题;该柔性防洪墙在水袋、防水渗布的多重防水作用下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此外,防水渗布的埋设方式解决了框架之间衔接处漏水问题,延长渗径,使该柔性防洪墙的防洪风险较低;该类型的防洪墙结构简单,安装快速,解决了防洪时耗费人力物力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输水工程倒虹吸进口明流垂向流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6663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1011291.4

    申请日:2017-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水工程倒虹吸进口明流垂向流速计算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无量纲化;摩阻流速u*参数取值计算;水体运动粘滞系数取值;倒虹吸进口上游不同位置处的流速计算。本发明以对数型流速分布公式为基础,通过增加指数项,提出了用于计算倒虹吸进口上游垂向流速分布的修正公式,经实验验证,所提出的修正公式在计算断面的垂向流速分布时的平均误差明显降低。该公式能够作为工程设计中用于计算各位置处的流速值的有力工具,为倒虹吸的工程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一种河流生态修复反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24730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0862859.1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一种河流生态修复反馈系统,包括污泥处理装置和服务器;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吸泥装置、污泥传输装置和污泥池;所述吸泥装置包括粉碎头、吸污泵和污泥管道;所述污泥处理装置位于河流上桥体内部,所述吸泥装置位于桥体的桥墩内部,所述污泥传输装置位于所述桥面内部;所述服务器包括分析处理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分析处理单元根据吸泥装置的吸泥量,进行控制污泥池中对应数量的区域工作,使所述污泥池根据吸泥量进行污泥的处理工作。一种河流生态修复反馈系统,通过污泥处理装置和服务器配合,根据污泥流量来控制所述污泥池工作区域的数量,节省污泥池资源,同时减少污泥处理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