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472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18324.6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截流排泄装备的动态控制方法及平台,涉及截流排泄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解析多级排水装备的排水参数,构建多级排水网络;连接多源采集通道;基于多级排水网络,通过多源采集数据进行外排需求预测,获得预测外排信息;根据预测信息,以自适应索引参数抽取自适应需求参数;以自适应需求参数为索引,输入自适应搜索模型进行控制参数搜索,获得动态控制参数;利用动态控制参数对多级排水装备进行截流排泄控制。本发明解决了截流排泄系统对复杂环境变化适应性差、排水需求预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根据天气变化动态进行排泄控制,提高排水需求预测准确性,避免农田受到涝灾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147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8324.6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截流排泄装备的动态控制方法及平台,涉及截流排泄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解析多级排水装备的排水参数,构建多级排水网络;连接多源采集通道;基于多级排水网络,通过多源采集数据进行外排需求预测,获得预测外排信息;根据预测信息,以自适应索引参数抽取自适应需求参数;以自适应需求参数为索引,输入自适应搜索模型进行控制参数搜索,获得动态控制参数;利用动态控制参数对多级排水装备进行截流排泄控制。本发明解决了截流排泄系统对复杂环境变化适应性差、排水需求预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根据天气变化动态进行排泄控制,提高排水需求预测准确性,避免农田受到涝灾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30438.0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资料区河床与水体热传导通量的计算方法,包括:拟合年际气温变化、计算无量纲的气温值和水温值、计算河床热含量、计算不同时间热含量差、计算河床热传导通量,以及建立气温与河床热传导通量关系曲线。本发明不需要测量或计算河床不同深度土体的温度,根据气温过程就能够评估无资料区的河床热传导通量,并且计算准确、高效;同时本发明提供了水温与气温的关系曲线以及河床热传导通量与气温的关系曲线,能够有效预估不同时间水温或河床热传导通量的变化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78334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68080.3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河冰动力学的水冰沙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基础条件的输入、运行基于有限元的非恆定水流模块、水力要素的计算、河床地形信息的更新、将计算得到的水力要素和更新的河床地形信息传递给冰河运动模块、水沙条件下各冰河要素的计算更新、将计算的冰河要素和更新的河床地形信息反馈给非恆定水流模块更新水力要素、依次计算不同耦合时间的水力要素、何冰要素和河床地形信息,直至结束时间。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准确模拟非恒定水流变化、河冰动力过程、非均匀泥沙运动和河床冲淤变化,能广泛适用于高纬度河流的河冰问题研究。相比传统的河流动力学模型,所述模拟方法能适用于不同河流不同季节的水冰沙问题研究,适用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473823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77276.7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流冰封期流量的流元测量方法,包括:获取断面水深分布;计算各个条形单元的面积;计算累计水力半径;计算数值差分值;计算相对单宽流量在各个测点的值;计算各个测点的单宽流量;钻孔测量;计算总流量。本发明所述计算方法极大地优化了冰下钻孔测流方法,减少了冰盖上的钻孔数量。相比传统多孔多点测流速的方法,本发明只需要测量两个点的流速,有效地减少了测量的工作量,降低了低温恶劣天气下的测量成本和缩短了测流的时间,减少了技术工人发生人身事故的风险,极大提高了北方河流冰下测流的效率。冰盖上钻孔数量的减少有利于维持自然河流冰下的流速分布和流态,减少测量引入的外界干扰,进而提高观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77721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97961.0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流域尺度次降雨泥沙来源的方法,该方法中使用判别分析法计算流域泥沙来源与泥沙的距离和距离权重,利用距离与贡献率的反比关系计算流域尺度次降雨泥沙来源的相对贡献率。此方法比传统的混合模型更可靠,受泥沙来源个数的影响更小,可以研究次降雨空间产沙规律,计算不同降雨强度泥沙来源贡献率,可以解决混合模型受泥沙来源个数的限制,避免了混合模型计算结果出现虚假数值解。
-
公开(公告)号:CN10464941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61310.9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 C02F3/32 , C02F3/006 , C02F2101/105 , C02F2101/16 , C02F2103/007 , C02F2209/16 , C02F22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水体原位生态净化系统的配置方法,首先分析流经不同宽度陆相植被带水体中营养元素浓度的变化,根据N、P等营养元素去除效果,对比确定水体净化效果达到预期值的陆生植物种;对各种水生植物栽培前后体内及水体营养物质进行测定,确定水体净化效果达到预期值的水生植物种;根据水体净化效果,对确定的陆生植物种和水生植物种进行垂直与水平两个方向的混合配置;再对河湖水体原位生态净化系统植被营建的宽度、密度及坡度进行优化,并选定水体净化效果最优时的最小宽度、最优坡度及密度。依据该配置方法所构建的河湖水体原位生态净化系统占地面积范围更小,河岸基底坡度改造工程量大幅减少,投资低、水体N、P去除率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1178334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68112.X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水冰沙耦合作用的河冰运动与岸滩侵蚀计算方法,包括:基础条件的输入、运行二维水沙数值模块、水沙要素和河冰要素的计算、将水沙要素和河冰要素,传递给岸滩侵蚀模块、计算水冰沙耦合作用下的岸滩变化、将河冰要素和岸滩变化反馈给二维水沙数值模块,更新水沙要素、重复上述步骤依次计算不同耦合时间的水沙要素、河冰要素和岸滩变化,直至结束时间。本发明方法能够准确模拟非恒定水流变化、河冰动力过程、非均匀泥沙运动、河床冲淤变化和岸滩侵蚀过程,适用于我国北方河流河冰影响下的岸滩侵蚀研究;考虑自然河流中水、河冰、泥沙和岸滩等多方面因素,更接近工程实践问题,计算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模型功能丰富,计算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0097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42227.X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估算矩形河渠壁面和床面切应力的方法,包括:测量参数;计算床面平均切应力;计算壁面平均切应力;计算两侧边壁上的拖曳力与床面拖曳力的比值。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利用光滑矩形河渠的断面尺寸、水力坡度和宽深比修正系数来计算边壁和床面的平均切应力,能准确计算恒定均匀流条件下水流作用在壁面和床面上的拖曳力。该方法将壁面平均切应力的计算精度提高到7.5%以内,计算精度大幅提高。相比传统的床面切应力计算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综合考虑边壁效应,能更准确地分析河渠阻力系数和河床冲淤变化。所述的方法方便简洁,能适用于不同宽深比的河渠,将宽浅河渠和窄深河渠的壁面切应力计算统一起来,适用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445212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959034.8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森林枯落物对地表径流元素含量影响贡献率的方法及系统,首先构建用于测定森林枯落物对地表径流元素含量影响贡献率的系统;在径流小区内按网格法均匀覆盖森林枯落物;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法或借助天然降雨的方式进行实验;在降雨开始后,利用标准雨量筒和集流桶同步收集降雨和径流并采集样本;对该降雨和径流样本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杂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铂锑抗比色法分别对采集到的降雨和径流样本中的总氮和总磷浓度含量进行测定。上述方法和系统能在有效剥离森林表层土壤对地表径流N、P等化学元素影响的同时,有效测定森林枯落物对地表径流N、P等化学元素含量影响贡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