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3509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42589.2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Inventor: 李松辉 , 钟辉虹 , 宋神友 , 张长亮 , 张龑 , 刘瑞强 , 彭英俊 , 杨福林 , 孙龙 , 刘健 , 刘迪 , 白冰 , 雒翔宇 , 韩莎莎 , 袁宁宁 , 刘勋楠 , 薛圆月 , 刘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明治结构沉管隧道的隔舱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隧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与分析三明治结构沉管隧道脱空缺陷检测数据;根据采集与分析的检测数据,对三明治结构沉管隧道采用不同的隔舱进行分类;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对不同隔舱的脱空缺陷概率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对脱空缺陷规律进行分析,得到最优隔舱设计策略。本发明基于冲击映像法和中子法对三明治结构沉管的脱空缺陷检测结果,综合考虑季节温度、泵送距离、隔舱尺寸、浇筑孔设置、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等因素分析影响沉管隧道浇筑质量的因素,并通过优化隔舱设计,解决了此沉管隧道结构在自密实混凝土预制浇筑过程中易出现脱空缺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578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69537.6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陕西省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寒冷区混凝土拱坝自适应通水冷却系统及其调控方法,系统包括冷水机组、自适应控制单元、稀土厚膜速热单元以及自适应电磁阀。冷水机组连接自适应电磁阀,自适应电磁阀分别连接第一出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第一出水管路连接稀土厚膜速热单元,第二出水管路与稀土厚膜速热单元的出水管路交汇后连接混凝土仓的冷却管路。调控方法包括:获取三期九阶段冷却控温曲线并获取当前混凝土的目标温度;基于目标温度获取当前混凝土所需的冷却水水温和冷却水通水流量;计算第一管路对应的流量Qc和第二管路对应的流量Qh并控制自适应电磁阀的开度。本发明在混凝土大坝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混凝土的温度变化需求精确控制冷却水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45364.7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浙江宁海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NSS监测设备精度校准方法,本发明在空旷、无遮挡、且无其他接收或发射设备的场地设置GNSS基准站,在与GNSS基准站不同间距的位置设置待校准GNSS监测设备,通过调节待校准GNSS监测设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距离,进行不同间距的待校准GNSS监测设备精度校准;考虑遮挡物的路径效应,在间距GNSS基准站设定值的位置设置遮挡物,进行遮挡工况下不同间距和不同遮挡时间下不同间距的待校准GNSS监测设备精度校准,实现了GNSS监测设备精度校准,为检验、校核GNSS设备的适用性和精确性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638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00457.9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水隧洞复合衬砌无伸缩缝设计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隧洞工程资料;确定内衬混凝土应力阈值;采用外掺MgO混凝土,计算不同掺量MgO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并与应力阈值比较,确定设计方案;若此方案最大应力大于应力阈值,则继续采用骨料拌制混凝土,计算不同类型骨料拌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并与应力阈值比较,确定设计方案;若此方案最大应力大于应力阈值,则继续采用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计算温度应力并与应力阈值比较,确定设计方案。本发明从衬砌混凝土的受力特点出发,计算、预测复合衬砌的温度应力,进行材料优化等温控措施研究,提出适合输水隧洞的衬砌不分缝的材料性能标准和运行条件确定方法,为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247481.0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沈来新 , 张国新 , 付云升 , 雒翔宇 , 冯克义 , 李松辉 , 冯雁 , 刘勋楠 , 张红霞 , 丁艳辉 , 张龑 , 张弢 , 刘玉 , 毕然 , 张春雨 , 冯巧 , 王惠萍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防水层的输水隧洞防渗方法,包括:根据输水隧洞承压需求和工程参数,求解外衬管片表面柔弹性防水材料喷涂厚度;对外衬管片的内壁进行找平、水洗和干燥处理;根据外衬管片表面柔弹性防水材料喷涂厚度,在外衬管片的内壁上施加柔弹性防水材料,形成柔弹性防水层;在柔弹性防水层表面的将与内衬分缝接触处进行加厚;等待柔弹性防水层凝固;清洗柔弹性防水层表面,并浇筑形成输水隧洞的内衬。本发明有效地保障了防水质量,预防输水隧洞裂缝扩展漏水现象的发生,保证了输水隧洞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0398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1233986.3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体积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温控标准制定方法,方法包括:获取薄壁混凝土结构的热学参数、力学参数和几何特征;基于几何特征构建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数值仿真模型;基于数值仿真模型并基于热学参数和力学参数获取所述薄壁混凝土结构在不同季节下的温度过程线和应力过程线反算确定基础温差值以及确定新老混凝土温差。本发明能够制定出更合理的基础温差、上下层温差和内外温差,以便于针对该温控标出制定相应的温控措施,防止大体积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裂缝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009460.4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属于水利工程健康检测和水工模型的技术领域,针对实际工程,建立已知物理参数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建立已知损伤结构的确定性仿真模型,构建损伤参数数据底板,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正交试验计算结构不同部位、不同深度、不同开度、不同长度条件下的损伤结构模态参数,形成实际工程损伤识别模型库,完成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字孪生模型建设,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实际工程结构与数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现对结构损伤的快速、准确识别,有效解决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识别速度慢,准确率低的问题,提高水利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9460.4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属于水利工程健康检测和水工模型的技术领域,针对实际工程,建立已知物理参数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建立已知损伤结构的确定性仿真模型,构建损伤参数数据底板,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正交试验计算结构不同部位、不同深度、不同开度、不同长度条件下的损伤结构模态参数,形成实际工程损伤识别模型库,完成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字孪生模型建设,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实际工程结构与数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现对结构损伤的快速、准确识别,有效解决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识别速度慢,准确率低的问题,提高水利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8234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47792.3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C1/00 ,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闸室底板与闸墙长间歇产生裂缝的方法,其包括:同时支设底板和3个混凝土块的模板,其中3个混凝土块的模板为免拆模板;3个混凝土块是间隔位于底板上且位于闸墙的中部,其厚度等于闸墙的厚度;浇筑所述底板,并在浇筑完成后间歇21天浇筑3个混凝土块;支设闸墙模板并在间歇60天后一次性浇筑闸墙。本发明可以避免长间歇后闸墙的开裂,从而保证船闸的整体性、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00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401333.9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H04N7/18 , G01H1/00 , G06F18/2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视频微振动监测和传感器的视频振动校准方法,其包括将水工监测结构划分为若干分区视场,设置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布置振动传感器;对水工监测结构施加激励信号,获取水工监测结构的视频信息和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时程;根据视频信息,计算所有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对应的像素点的位移信息,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BP神经网络对所有一级监测点对应的像素点进行校准;根据二级监测点的传递函数和频谱,对二级监测点对应的像素点进行校准;采用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校准前后的视频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采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对非一级监测点和二级监测点的像素点进行校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