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8798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59652.8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管节管壁涂蜡装置及涂蜡方法,包括立柱、承台、连接杆和涂蜡板;多个立柱,沿环向分布;每个立柱上均设有承台;每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立柱上的承台连接;每个连接杆上均安装有涂蜡板。本发明利于增大混凝土管壁的光滑度,从而减小顶管机顶进过程中的混凝土管节外壁与土体之间的摩擦阻力,利于解决由于顶进力过大导致的破坏混凝土管节结构以及损坏顶管机问题,有利于顶管机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54053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53832.5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隧道钻爆连接段无接收井洞内拆解顶管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扩大洞室的开挖;步骤二:吊装装置的设置;步骤三:刀盘的分离及回收;步骤四:前中盾与尾盾的分离及前中盾的回收:步骤五:主驱动装置的分离及回收;步骤六:尾盾的回收。本发明,通过在隧道合适位置开挖扩大洞室,以此为顶管机的拆解工作提供充足的场地,然后再将顶管机依次拆解后利用吊装装置吊装至转移设备上转移出隧道,本方法无需进行接收井的开挖,能够有效的减少土方开挖的工作量,进而能够有效的缩短工程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尤其解决了不具备设置接收井条件下拆解顶管机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3268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53511.5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开挖顶管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长距离深埋顶管隧道无线4g通讯网络不中断的敷设方法,包括:在空旷的地面的高处安装用于发送/接收信号的第一天线;将信号放大器和用于发送/接收信号的第二天线安装在工作井底,且所述信号放大器分别通过馈线与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还与智能设备电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井上井下的实时沟通、决策传达不及时的问题,同时有利于井内智能设备的数据自主上传,促进了顶管施工的长远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8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4698.2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内蒙古引绰济辽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距离复合地层顶管泥浆注浆效果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设置孔隙水压采集部位并计算初始注浆量,采集注浆前孔隙水压力数据和注浆时孔隙水压力数据;依据采集泥浆流量及注浆孔位置注浆时的泥浆压力数据;对注浆前孔隙水压力数据、注浆时孔隙水压力数据、泥浆压力数据、泥浆流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注浆量;满足注浆需求时停止注浆;注浆完成进行注浆效果评估;本发明还包括一种长距离复合地层顶管泥浆注浆效果监测系统。本发明检测顶管环空实时泥浆状态,对注浆过程中泥浆缺失进行及时反馈以便进行补浆操作,满足长距离顶管泥浆注浆过程中不同复合地层的注浆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11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59104.5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岩地层顶管废弃渣土的处理方法,将所述砂岩地层顶管废弃渣土、水泥、粉煤灰、矿粉以及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外加剂搅拌均匀后静置20~30分钟,得到可控低强度材料;其中:所述砂岩地层顶管废弃渣土、水泥、粉煤灰、矿粉、外加剂以及水的重量份分别为2500~2700份、300~340份、180~220份、70~90份、4~8份以及800~900份。砂岩地层顶管废弃渣土被固封起来(因为在可控低强度材料上面还需要铺装其它物质,如沥青),避免了砂岩地层顶管废弃渣土长时间暴露空气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对土壤造成的污染,还可以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由此可知,该处理方法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11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038396.X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顶管泥浆渗透性测试仪器及实验方法,其仪器中: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包括两端开口的管体以及密封盖设在管体两端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各端盖上均设有与管体连通的支管,且第一筒体的上端盖和下端盖的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二筒体的上端盖和下端盖的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第一筒体的管体上连通设有若干压力表;设备框架中,上横梁上设有两与之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竖直设置在下横梁上,且两者的上端盖的顶面分别通过两紧固螺栓向下压紧;还包括与第二筒体的上端盖上的支管连通的压力源。本发明能够定量分析不同条件下顶管泥浆的渗透性,解决了不同地层顶管泥浆渗透量无法计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2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1911173973.4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管工作井水平变形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通过选用收敛仪作为测量仪器,通过冲击电锤在支护结构钻孔后将膨胀螺钉打入支护结构作为测点,利用收敛仪机械传递位移的工作原理测量工作井的水平变形,并将测量值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确保顶管工作井在工作井施工、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解决了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顶管工作井桩身位移测点易被堵塞、破坏导致测量数据不精确的问题,完善了顶管工作井测量的方法,能够在其他测点被破坏后及时准确的弥补测量数据,保证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3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1038399.3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三轴倾角传感器的顶管管道偏移实时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顶进施工前,在始发工作井内选取定点设置全站仪;顶进施工中,每一管节初次被完全顶进后,选取管节内壁上同一点作为三轴倾角传感器的安装点,且以顶进装置的每次顶进作业完成为时间节点,全站仪测量各个管节中所设三轴倾角传感器上同一标定点与全站仪的斜距、垂直夹角和水平夹角,同时,各个管节中所设三轴倾角传感器测得自身所在管节的水平偏角和俯仰偏角;以全站仪所在点位为原点,实时计算被顶进管节前方各个管节中三轴倾角传感器上标定点的三维坐标,再结合三轴倾角传感器的水平偏角和俯仰偏角以及管节的基础参数,拟合形成顶管管道的实时三维立体图。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3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38399.3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三轴倾角传感器的顶管管道偏移实时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顶进施工前,在始发工作井内选取定点设置全站仪;顶进施工中,每一管节初次被完全顶进后,选取管节内壁上同一点作为三轴倾角传感器的安装点,且以顶进装置的每次顶进作业完成为时间节点,全站仪测量各个管节中所设三轴倾角传感器上同一标定点与全站仪的斜距、垂直夹角和水平夹角,同时,各个管节中所设三轴倾角传感器测得自身所在管节的水平偏角和俯仰偏角;以全站仪所在点位为原点,实时计算被顶进管节前方各个管节中三轴倾角传感器上标定点的三维坐标,再结合三轴倾角传感器的水平偏角和俯仰偏角以及管节的基础参数,拟合形成顶管管道的实时三维立体图。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00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38378.1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BIM的顶管顶进结构受力特性及环境影响感知系统,包括感知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讯模块和后台服务管理模块。感知模块包括钢筋计、土压力计、孔隙水压力计、薄膜压力传感器、表贴式应变计;数据采集模块与感知模块和顶进设备的操作台相连,用于采集感知模块的监测数据和顶进设备的顶进施工参数;通讯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和后台服务管理模块相连,用于将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监测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管理模块;后台服务管理模块包括数据库模块、BIM模块、健康监测模块和基础信息模块,根据基础信息模块的数据以及通讯模块所上传的监测数据,BIM模块建立整条管道的三维模型,动态观察顶管顶进过程中结构受力特性及环境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