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5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64065.2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围岩段隧道仰拱裂缝地基加固用注浆机,包括:注浆机主体、立杆、调节块和料桶,所述注浆机主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增压件,所述增压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立杆的内端开设有长槽,所述立杆的内端开设有圆槽,所述立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矩形脚,所述矩形脚的内端螺纹连接有螺纹调节杆,所述螺纹调节杆的下端转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加固齿,所述立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扶把,该复杂围岩段隧道仰拱裂缝地基加固用注浆机,便于移动的同时,实现稳固停靠,使用灵活方便,设置有水泥腔和清水室,便于直接快速的将清水加入到注浆管道设备的内部进行清洗,避免水泥浆凝结,清理直接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346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64061.4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地区小净距隧道用锁脚锚管施工导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框架,且所述框架的顶端一侧焊接连接有钢管,所述框架的内侧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框架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座,且所述缓冲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座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导向块;利用设置的钢管、缓冲座、阻尼器和弹簧之间的结合使用,可以在施工中将锁脚锚管插入钢管中,用于控制施工角度,而导向架与钢拱架连接处通过设置的阻尼器、缓冲座和弹簧的设置构成缓冲结构,增加了导向架使用寿命,结合多个零件的配合使用,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成功解决了锁脚锚管施作角度质量控制的问题,约束了因围岩变形导致钢拱架发生移位。
-
公开(公告)号:CN220551139U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22268925.1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2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利用的隧道锁脚锚杆施工导向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侧钢板,且所述侧钢板的内侧设有导向结构,所述侧钢板的内侧连接有缓冲板;利用设置的阻尼器、滑套和弹簧之间的结合使用,可以在工字钢卡合于侧钢板的内侧与基座进行接触时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从而可以防止二者接触时产生的冲击力导致基座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当工字钢与缓冲板接触时会使缓冲板随之进行纵向运动,而后在连接杆的作用下会使滑套沿着横杆横向运动,并挤压阻尼器,同时缓冲板下压时会挤压弹簧,结合二者形变所产生的反向作用力即可起到缓冲防护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21074298U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22686548.3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用临时支撑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连接有工字钢,且所述工字钢的一侧连接有辅助结构,所述工字钢顶端连接有第二阻尼器;利用设置的第二阻尼器、第二弹簧、滑块和连接杆之间的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整个支撑结构的承重能力,进而以此来防止整个结构受到较强的压力时发生损坏,影响后续正常的支撑处理,当顶板纵向运动时会带动其底部连接的连接杆推动滑块,使其在工字钢的顶端进行滑动,而后滑块挤压第二阻尼器以及第二弹簧,并使其随之发生形变,结合其形变所产生的反向作用力即可起到有效的缓冲效果,进而可以提高整个支撑结构的抗压能力,防止其受到较大的压力时整个支撑结构受损。
-
公开(公告)号:CN222141325U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21017205.6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用中心水沟模板胎架,包括胎架主体,所述胎架主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筒,所述胎架主体内侧之间的顶部设置有伸缩套筒。通过在胎架主体内侧的顶部和伸缩套筒及伸缩螺纹杆的外侧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在使用时将伸缩套筒和伸缩螺纹杆安装在胎架主体之间的同时将通过连接座和连接板与两者进行连接的调整滑块插接进调整导槽的内部,即可将伸缩套筒与伸缩螺纹杆稳定连接在胎架主体的内侧之间,避免浇筑水沟时伸缩套筒和伸缩螺纹杆受力过大滑脱导致爆模,并且还可根据支模强度设计要求带动调整滑块在调整导槽内滑动调整位置来调整伸缩套筒及伸缩螺纹杆安装在胎架主体之间顶部的位置间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