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3714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35546.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剂测评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尾气吸附剂测评方法与应用,在设定的恒定温度和恒定空速的条件下,通过获得该吸附剂的稳态模拟测试的第一本征吸附量与实际应用环境下的第一实际吸附量评价该吸附剂的实用性;第一本征吸附量为吸附剂在稳态模拟测试中的理论吸附量;在设定的温度区间范围内和体积空速区间范围内,通过获得该吸附剂的稳态模拟测试的第二本征吸附量与实际应用环境下的第二实际吸附量评价该吸附剂的适应性;第二本征吸附量为吸附剂在稳态模拟测试中的理论吸附量。本发明的测评方法通过获取尾气吸附材料本征吸附特性,测评吸附剂的应用稳定性和实时吸附性能,进而测评吸附材料性能的优劣,有利于吸附材料的挑选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79777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34504.3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碱土金属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碱土金属吸附剂具有核壳结构,以碱土金属分子筛吸附剂为核,以yMxSiO2为壳;碱土金属分子筛吸附剂为分子筛和负载在分子筛上的碱土金属元素;yMxSiO2为金属助剂M掺杂改性的二氧化硅材料,金属助剂M包括La、Sm、Nd、Pr中至少一种;yMxSiO2中y与x的比值表示金属助剂M和SiO2的质量比,其中y:x=0.01~0.1:1;碱土金属吸附剂的壳层厚度20nm~100 nm。该吸附剂原料成本低,对于氮氧化物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优异的抗水蒸气竞争吸附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4245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469496.3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柴油车尾气的氨氧化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氨氧化催化剂包括金属氧化物载体、活性金属及纳米氧化物薄膜,所述金属氧化物载体为经过氢气预处理的,所述活性金属通过浸渍法负载于金属氧化物载体上,所述纳米氧化物薄膜通过原子层沉积法沉积在活性金属表面。本发明所述的氨氧化催化剂以氢气预处理的P25型二氧化钛为载体,以银为活性组分,并利用原子层沉积法在其表面沉积一层纳米氧化物薄膜,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低温活性、N2选择性、稳定性以及抗硫抗水性能,其原料低廉易得,且组分无毒无害,具有优异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85674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204255.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钐基CHA分子筛催化剂及应用,以化学式为(C4H8NO)2PO(C4H10N)的化合物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水热合成发直接制备H型CHA结构分子筛,再以CHA结构分子筛制备钐基CHA分子筛催化剂。本发明所述的钐基CHA分子筛催化剂凭借Sm元素的本征活性以及H型CHA结构分子筛理化特性,在NH3‑SCR技术中表现出优异的氨气吸附能力、低温活性,活性温度窗口、N2选择性和结构稳定性,在上述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氧化物与还原剂发生反应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
-
公开(公告)号:CN11579862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48902.1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车尾气SCR反应过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用于建模的柴油车尾气SCR反应过程时序数据集,其中时序数据集包括输入变量序列和输出变量序列;S2:基于S1中得到的输入变量序列和输出变量序列选用多层二型模糊神经网络作为柴油车尾气SCR反应模型。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柴油车尾气SCR反应过程智能建模方法,所述一种柴油车尾气SCR反应过程智能建模方法,能够对SCR反应过程的非线性、时滞、不确定性干扰等动态特性进行有效建模,提升SCR反应过程模型的精度、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876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823108.5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IPC: B01J29/068 , B01J29/44 , B01J29/89 , B01J35/04 , B01D53/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涂覆整体式废气净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蜂窝状载体为基体,在基体的表面通过液相原位生长的方式负载催化活性层,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层是以液相原位生长方法负载到基体上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免涂覆整体式废气净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沸石材料中添加双金属或多金属元素,改变电子态密度配体效应,影响介质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性能,采用在基底表面直接液相原位生长催化活性层的方式,省去了传统繁琐复杂的制浆工艺和涂覆工艺,成本显著降低,工业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431460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28217.2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源、碱源、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与结构导向剂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液;将第二混合液与铝源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液;将第三混合液进行水热晶化,得到反应液;过滤反应液,将得到的固体离心、洗涤、干燥、焙烧,得到所需SSZ‑13分子筛。本发明所述的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采用了新型结构导向剂进行FAU分子筛转晶法快速合成,使用该结构导向剂为反应原料可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晶化时间,提高SSZ‑13分子筛的Si/Al比和水热稳定性,适合工业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414670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69512.9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抗水性纳米载体低温氨催化氧化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纳米氧化物载体,所述纳米氧化物载体是经过酸溶液及酸性金属改性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氧化物依次或同时在酸溶液及酸性金属前驱体溶液中浸渍,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或改性后的纳米氧化物与活性金属盐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悬浊液,将悬浊液旋转蒸发干燥、烘干焙烧,得到所需催化剂。本发明所述的高抗水性纳米载体低温氨催化氧化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低温氨氧化活性,混合气体中无水条件下100℃即可达到100%的氨转化率,在10%含水量、170,000h‑1空速的严苛条件下高效的运行,200℃即可达到100%的氨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13838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97039.0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01J27/232 , B01J27/25 , B01J23/89 , B01J35/04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D53/94 , B01D53/56 , B01D53/62 , B01D53/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车用整体式氧化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的化学式为[M2+1‑xM3+x(OH)2]x+·[Ny+k]yk+·(An‑)(x+yk)/n·mH2O,其中M2+包括Zn2+、Co2+或Mg2+中的一种或几种,M3+包括Al3+或Fe3+中的一种或几种,Ny+包括Pt2+、Pd2+或Rh3+中的一种或几种,An‑包括CO32‑或NO3‑;其中0.2≤x≤0.33,0<k<0.15,n为阴离子的化合价数,m为结晶水的数量,m的取值范围为0.5‑9。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载体置于配置好的水滑石前驱体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原位晶化,使水滑石直接“生长”在载体上,“一锅法”合成,反应过程简单,且避免了整体式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涂覆和浸渍过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28962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60678.8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柴油车尾气净化的三维复合烧绿石氨氧化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分子式为Cux‑La2Ce2O7,其中Cu元素与La2Ce2O7的摩尔比为x:100,x的取值范围为1‑10。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以烧绿石作为载体,具有较好的高温结构稳定性,避免因尾气排放过高、车身强烈震动破坏催化剂自身结构的完整性,而且烧绿石由于存在大量的孤对A位电子,有利于催化剂表面快速产生酸活性位点,促进对氨气的捕获;催化剂表面均匀负载有Cu金属的氧化物,有效的改善了催化反应过程中材料表面活性游离氧的不足,提升催化剂的表面传质效率的同时加快N‑H键断裂的反应速率,对比原始烧绿石催化剂活性测试,连续反应60小时后负载Cu氧化物的烧绿石其NH3转率达8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