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4857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1459725.8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滩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天然的岛滩养护设计结构,包括从近岸海域到岛陆依次连续设置的近岸海域消能结构、潮间带填充结构以及岛陆景观结构,近岸海域消能结构包括的第一消波带、第二消波带以及耗能带,且第一消波带与第二消波带之间形成第一储砂区,第二消波带以及耗能带之间形成第二储砂区,潮间带填充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岩石层、第一含砂砾石层、第一含砾砂层以及护滩植被层,岛陆景观结构包括第一植被带、道路以及第二植被带。本发明仿自然功能的设计能有效利用自然力量,降低自然力对海岛岸线的侵蚀强度,人工设置破波带降低海浪能量,存储海浪海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仿天然的岛滩养护设计结构的构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57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9725.8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滩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天然的岛滩养护设计结构,包括从近岸海域到岛陆依次连续设置的近岸海域消能结构、潮间带填充结构以及岛陆景观结构,近岸海域消能结构包括的第一消波带、第二消波带以及耗能带,且第一消波带与第二消波带之间形成第一储砂区,第二消波带以及耗能带之间形成第二储砂区,潮间带填充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岩石层、第一含砂砾石层、第一含砾砂层以及护滩植被层,岛陆景观结构包括第一植被带、道路以及第二植被带。本发明仿自然功能的设计能有效利用自然力量,降低自然力对海岛岸线的侵蚀强度,人工设置破波带降低海浪能量,存储海浪海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仿天然的岛滩养护设计结构的构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2381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07475.6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旅游路线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旅游海岛基岩岸线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裂隙活动、球状风化体活动、地表位移、应力及应变、降雨量、海浪动力等监测数据信息。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采集的数据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危险警报模块根据不同监测对象实体,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类型观测数值变化阈值。安全隐患预测模块将频繁发生警报区域划分为重点监测区域,对该区域未来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并结合海岛基岩岸线旅游开发实际情况,给出安全隐患清除和保护修复提示。本发明为海岛岸线保护、修复和海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实时监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01033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33580.4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IPC: C02F9/14 , C02F3/32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陆海陆交汇关键带污水处理用的生态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沿海洋到陆地的方向依次分布的入水净化区、海水淡化区、生态湿地区以及水体暂存区,入水净化区与海水淡化区之间设有第一过渡坝,海水淡化区与生态湿地区之间设有第二过渡坝;本发明污水处理用的生态处理系统设立于海洋与内陆之间的关键地带,通过入水净化区、第一过渡坝、海水淡化区、第二过渡坝以及生态湿地区对海洋水体进行多级防护,能够有效净化海水,为动植物提供理想的生长、栖息环境,维护了生物多样性,修复海岸线的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8559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557002.1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底沉积物取样管切割技术领域的一种海底沉积物取样管切割检测一体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顶部设有对取样管顶部进行彻底切除的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为双刀切割用于从两侧将取样管进行切割;本发明通过在对海底沉积物的取样管进行剖切时,先利用定位机构将取样管水平定位在操作台的顶部,保证取样管在切割过程中不发生移动,提高切割的稳定性,在利用切割机构,将取样管顶部的部分区域进行双刀切除,使取样管顶部的部分区域被完全剖除,随着切割机构的切割进度,阻挡机构插入切割后的切口内,将分切后的取样管进行分离隔开,避免切割后的取样管再次贴合在一起,保证海底沉底物的真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14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94836.5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滨海含水层水文地质调查装置,包括调查箱体、水下推进器、浮力气囊、第一出气泵、主控单元、第一排水泵、界面检测机构,界面检测机构包括空心检测杆、检测电极、过渡块、电池组、电流互感器、第二排水泵、进水管、电磁阀,调查箱体在含水层中移动时,水会采集到空心检测杆内的两个检测腔中,使电池组与检测电极形成回路,通过检测回路中的电流来判断检测腔内水的电阻率,以此判断检测腔内是否为同类型的水,若两个检测腔内的水的电阻率接近时,移动调查箱体,再次采样水进行电阻率检测,当采样的水的电阻率差异较大时,可以判断过渡块处于咸淡水突变界面处,以此确定咸淡水突变界面的具体位置,以便于为海水入侵防治工作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588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4294.X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地球物理观测用的吊装释放装置及其方法,涉及吊装释放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的外壁设置有吊装环,所述吊装环与所述支撑腿之间设置有对接连接器,收紧抓地机构,反推脱钩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反推脱钩件,当牵引块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齿条向下移动,从而驱动直齿轮带动旋轴进行转动,进而拨动第一齿条通过异形杆与第二L形拉扯块带动反推环向上移动,当反推环与吊装环底部接触时,反推环继续向上移动时将吊装环从支撑腿外部推出,使得吊装环不再与支撑腿接触,以此使得支撑腿能够完全释放到海底,同时使得吊装环在与支撑腿释放时不会被拉扯,以此提高了框架释放后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58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98220.0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岛礁地下含水层监测的造浪模拟装置,包括前导流板、后导流板、下导流板、流速传感器和驱动机构,前导流板和后导流板位于一条直线上并沿着海浪的移动方向设置,海浪向海滩移动时依次后导流板和若干前导流板,前导流板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支架的下端与下导流板连接,下导流板的后端设有后导流板,后导流板为凹面朝向前导流板的弧形结构,后导流板设有流速传感器,流速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驱动机构信号连接;流速传感器检测到海浪向海岸边移动时,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带动前导流板转动至上端高于水面的位置,并持续预设时间后驱动前导流板转动至与下导流板平行的位置。能够充分利用海水的能量,促进海浪向海滩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5010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933580.4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IPC: C02F9/14 , C02F3/32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陆海陆交汇关键带污水处理用的生态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沿海洋到陆地的方向依次分布的入水净化区、海水淡化区、生态湿地区以及水体暂存区,入水净化区与海水淡化区之间设有第一过渡坝,海水淡化区与生态湿地区之间设有第二过渡坝;本发明污水处理用的生态处理系统设立于海洋与内陆之间的关键地带,通过入水净化区、第一过渡坝、海水淡化区、第二过渡坝以及生态湿地区对海洋水体进行多级防护,能够有效净化海水,为动植物提供理想的生长、栖息环境,维护了生物多样性,修复海岸线的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7933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21285.X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探测系统及其探测装置,设备工作时,首先通过控制器控制收取电机的转动,进而带动收取辊的转动,进而实现连接绳带动监测探头的移动,通过深度传感器对下降的深度进行检测,检测后的数据通过数据线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上,达到规定深度时收取电机停止工作,进而实现对不同深度的水文数据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高压水泵一和高压水泵二的工作,进而通过高压喷头对监测探头上的杂质进行冲洗,然后控制清洁电机的转动,进而带动清洁齿轮二的转动,进而带动清洁套的转动,进而通过清洁刷对监测探头进行二次清洗,最终实现对监测探头上的杂质进行去除,保证了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