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02763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810115172.8
申请日:2008-06-1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冲桩装置,包括:冲桩泵、冲桩管线、冲管、保护罩、冲桩阀和液压控制装置,冲桩阀安装在桩靴底板上,冲桩阀的输入端与冲桩管线相连,冲桩阀的输出端与冲管相连,冲桩阀通过液压控制装置控制其开启和关闭。本发明通过在冲桩管线和冲桩管之间设置可控制的阀体结构,因此冲桩时,液压控制装置控制阀体开启以进行冲桩,而冲桩结束时,则控制阀体关闭,从而防止了在插桩及钻井作业过程中泥沙由冲桩管深入到冲桩管线内而导致管线阻塞。此外,本发明可以对每个冲管分别设置冲桩阀,并通过液压控制装置单独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根据冲管的分布制定合理的冲桩水量和冲桩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302763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115172.8
申请日:2008-06-1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冲桩装置包括:冲桩泵、冲桩管线、冲管、保护罩、冲桩阀和液压控制装置,冲桩阀安装在桩靴底板上,冲桩阀的输入端与冲桩管线相连,冲桩阀的输出端与冲管相连,冲桩阀通过液压控制装置控制其开启和关闭。本发明通过在冲桩管线和冲桩管之间设置可控制的阀体结构,因此冲桩时,液压控制装置控制阀体开启以进行冲桩,而冲桩结束时,则控制阀体关闭,从而防止了在插桩及钻井作业过程中泥沙由冲桩管深入到冲桩管线内而导致管线阻塞。此外,本发明可以对每个冲管分别设置冲桩阀,并通过液压控制装置单独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根据冲管的分布制定合理的冲桩水量和冲桩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69642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745179.9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树丛式桩靴冲桩系统,其包括至少两组以上的集束母管模块,集束母管模块包括一个集束母管、数量不等的多根分支管以及多个喷嘴,集束母管位于桩靴上方工作台上,集束母管的侧面与一延伸到桩腿顶端的主冲桩管相连接,集束母管的底端分支连接有数量不等的多根分支管,多根分支管直接穿过或者集束穿过桩靴的上表面,在桩靴内光滑平顺拐弯,并与桩靴下表面设置的多个喷嘴相连接。本发明可有效克服其它桩靴冲桩系统经常遇到的支管堵塞导致系统失效的问题,有利于保证冲桩系统的畅通,提高冲桩和拔桩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332366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0711206.X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B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大自升式平台悬臂梁覆盖能力的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生产平台;自升式平台船体,位于生产平台的一旁、并与生产平台相间隔;悬臂梁,可移动地安装在船体上,且悬臂梁的一端可伸动至生产平台的上方;和可纵向伸缩的支撑机构,在纵向上位于生产平台和悬臂梁的一端之间、并可伸长而支撑伸出的悬臂梁的一端。本发明提供的增大自升式平台悬臂梁覆盖能力的装置,生产平台上安装有支撑悬臂梁的伸出端的支撑机构,悬臂梁作业时由支撑机构和船体对其进行双端支撑,以此种方式来提升悬臂梁的载荷能力,从而来保证生产平台上边缘井口井位正常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32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2260.4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6B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6B9/0623 , E06B9/0653
Abstract: 本文公布了一种加强型卷帘门,包括帘板、导轨、卷轴,所述卷轴设于所述导轨的顶端,所述卷轴用于实现帘板的收放操作;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结构具有用于支撑帘板的支撑面;本申请可应用于卷帘门技术领域,应用本申请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优化加强型卷帘门的结构组成,能够有效提高卷帘门的结构强度,其抗风强度能够达到蒲福14级风。
-
公开(公告)号:CN10369642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45179.9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树丛式桩靴冲桩系统,其包括至少两组以上的集束母管模块,集束母管模块包括一个集束母管、数量不等的多根分支管以及多个喷嘴,集束母管位于桩靴上方工作台上,集束母管的侧面与一延伸到桩腿顶端的主冲桩管相连接,集束母管的底端分支连接有数量不等的多根分支管,多根分支管直接穿过或者集束穿过桩靴的上表面,在桩靴内光滑平顺拐弯,并与桩靴下表面设置的多个喷嘴相连接。本发明可有效克服其它桩靴冲桩系统经常遇到的支管堵塞导致系统失效的问题,有利于保证冲桩系统的畅通,提高冲桩和拔桩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931617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076319.6
申请日:2017-02-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22 , F24F2013/228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海洋钻井平台用空调冷凝水重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器单元、冷凝水收集单元、进水连接管路、具有第一阀门的第一出水连接管路、具有第二阀门的第二出水连接管路、具有第三阀门的第三出水连接管路、钻井水单元和舱底水收集单元,进水连接管路连接空调器单元的冷凝水出口和冷凝水收集单元的进水口,第一出水连接管路连接冷凝水收集单元的出水口和钻井水单元,第二出水连接管路连接冷凝水收集单元的出水口和舱底水收集单元,第三出水连接管路的一端连接冷凝水收集单元的出水口、另一端用于向舷外排水。本文提供的海洋钻井平台用空调冷凝水重复利用系统,将空调冷凝水收集并加以重复利用,以节约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76382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99054.1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风雨密蝶阀,包括:筒状的壳体;板面上设置有雨水收集孔的阀板,位于壳体内,且阀板的形状与壳体内腔的形状相匹配;具有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的雨水流通管道,穿装在壳体上,进水口位于壳体内,第一出水口位于壳体外,雨水流通管道的内端与阀板相连接,雨水收集孔与进水口相通;旋动开关,安装在雨水流通管道的外端;转动旋动开关带动雨水流通管道转动,阀板与雨水流通管道连动,实现阀板打开或关闭壳体的内腔;且阀板关闭壳体的内腔,壳体内落至阀板上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雨水流通管道排至壳体外。本文提供的风雨密蝶阀,可加大通风系统使用效率,减少平台的操作工作量,并尽快恢复平台的通风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33236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711206.X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B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7/00 , E02B2017/0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大自升式平台悬臂梁覆盖能力的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生产平台;自升式平台船体,位于生产平台的一旁、并与生产平台相间隔;悬臂梁,可移动地安装在船体上,且悬臂梁的一端可伸动至生产平台的上方;和可纵向伸缩的支撑机构,在纵向上位于生产平台和悬臂梁的一端之间、并可伸长而支撑伸出的悬臂梁的一端。本发明提供的增大自升式平台悬臂梁覆盖能力的装置,生产平台上安装有支撑悬臂梁的伸出端的支撑机构,悬臂梁作业时由支撑机构和船体对其进行双端支撑,以此种方式来提升悬臂梁的载荷能力,从而来保证生产平台上边缘井口井位正常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201908324U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020656005.7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轨式多位置插拔桩试验装置,包括:箱体内填充有土层,土层内设置有应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与孔隙水压计;支架上部连接有液压缸与桩靴,液压缸活塞上还连接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与力传感器,支架底部一侧固定,另一侧为活动端;液压系统;分析模块接收应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孔隙水压计、位移传感器与力传感器发送来的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后输出分析结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箱体装土,并在土中埋设传感器,活动桩靴,模拟插拔动作,通过各种传感器传递的数据,经分析模块分析得出结果,由于实验环境中位移、受力均模拟实际作业状态,所以输出结果十分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