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分离器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77704U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20384471.9

    申请日:2011-10-11

    Abstract: 一种水下分离器,包括罐体、预分离器,其中,罐体上设有入口、气相出口、油相出口、水相出口、除砂孔和冲砂孔,预分离器安装在罐体入口处;罐体内部设置有整流构件、捕雾器、布液管、堰板,其中,整流构件安装在位于罐体内部的预分离器的一侧位置,捕雾器位于罐体顶部的气相出口的底部,布液管与位于预分离器下端的底流口连接,堰板安装在罐体的内壁上,且堰板之后的空腔形成了集油室,该集油室与安装在罐体的侧壁上油相出口的接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进行油气水三相的分离,同时,还具有冲砂及除砂功能,实现了对油气水砂四相进行分离,且能够处理含气量较大的井口流出物。

    水下生产设施的浅水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07397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98330.0

    申请日:2013-11-22

    Abstract: 一种水下生产设施的浅水测试装置,包括:数个子系统、网络交换机、数据备份单元、Web服务器及远程客户终端,其中,数个子系统分别与网络交换机相连;网络交换机依次与数据备份单元、Web服务器相连,Web服务器分别与本地控制站的显示器及远程客户终端相连,通过上述连接构成一总监控装置,其中,各子系统之间通过OPC协议进行通讯,而远程客户端通过Internet TCP/IP协议进行远程访问,并实现对水下生产设施进行浅水测试的远程控制。本发明不仅能够对水下生产设施的功能和可靠性进行测试,而且,还为水下生产设施提供了在湿环境下的设计验证、产品制造加工质量验证和海上安装作业模拟。

    水下静密封锁紧机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7953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05287.4

    申请日:2014-03-20

    Abstract: 一种水下静密封锁紧机构,一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水下控制壳体底板、安装在水下控制壳体底板上的水下控制壳体,其中,基座、水下控制壳体底板、水下控制壳体的中部设有相应的安装孔,一锁紧轴穿过并安装在该安装孔内,锁紧轴的上端与控制壳体上口连接处安装有一预紧头,水下控制壳体的上部安装有一壳体顶盖;锁紧轴的底部沿水下控制壳体底板向上依次安装有坐盘、锁紧螺纹套法兰盘、锁紧螺纹套、中间管,水下控制壳体上还安装有一密封装置。本发明结构紧凑,不仅更加方便水下机器人安装及拆卸;而且,有效地解决了3000米以下水深对于水下控制模块壳体与锁紧机构零件之间的密封;同时,进一步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水下静密封锁紧机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79530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05287.4

    申请日:2014-03-20

    Abstract: 一种水下静密封锁紧机构,一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水下控制壳体底板、安装在水下控制壳体底板上的水下控制壳体,其中,基座、水下控制壳体底板、水下控制壳体的中部设有相应的安装孔,一锁紧轴穿过并安装在该安装孔内,锁紧轴的上端与控制壳体上口连接处安装有一预紧头,水下控制壳体的上部安装有一壳体顶盖;锁紧轴的底部沿水下控制壳体底板向上依次安装有坐盘、锁紧螺纹套法兰盘、锁紧螺纹套、中间管,水下控制壳体上还安装有一密封装置。本发明结构紧凑,不仅更加方便水下机器人安装及拆卸;而且,有效地解决了3000米以下水深对于水下控制模块壳体与锁紧机构零件之间的密封;同时,进一步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沉箱式气、液两相水下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838618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03331.3

    申请日:2018-03-13

    Abstract: 一种沉箱式气、液两相水下分离器,包括:管道系统、与外部设施连接的连接系统、安装在上部容器本体,管道系统及连接系统上的保护结构、安装在保护结构上的控制设备,其中,上部容器本体与沉箱连接;来自海底各井口的采出物,经过多相流输送管路汇集后,通过管道进入上部容器本体内,分离出的液相输送到水上处理设施;分离出的气相输送到水上处理设施;出液管道一路输送至处理设施,另一路重新汇入多相流入口管道进行二次分离;上部容器本体内安装有油管挂,油管采用滑道式对中。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必须依赖于水下管汇才能进行外输的问题,大大提高工程效率;而且,当电潜泵出现故障时,能够单独回收电潜泵,并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

    沉箱式气、液两相水下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8386180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203331.3

    申请日:2018-03-13

    Abstract: 一种沉箱式气、液两相水下分离器,包括:上部容器本体,管道系统,与外部设施连接的连接系统,安装在上部容器本体、管道系统及连接系统上的保护结构、安装在保护结构上的控制设备;其中,上部容器本体与沉箱连接;来自海底各井口的采出物经过多相流输送管路汇集后,经管道进入上部容器本体内,分离出的液相输送到水上处理设施;分离出的气相输送到水上处理设施;出液管道一路输送至水上处理设施,另一路重新汇入多相流入口管道进行二次分离;上部容器本体内安装有油管挂,油管采用滑道式对中。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必须依赖于水下管汇才能进行外输的问题,大大提高工程效率;而且,当电潜泵出现故障时,能够单独回收电潜泵,并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

    一种移动式多相流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882032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488738.7

    申请日:2015-0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多相流发生装置,进气主管通过三通管接头分别与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连通,进液主管通过三通管接头分别与第一进液支管的进口端和第二进液支管的进口端连通,第一进气支管的出口端和第一进液支管的出口端分别与前大直径直管的进口端连通,前大直径直管通过大直径连接弯管与后大直径直管连通,后大直径直管出口端与大直径气液混合物输出管连通;第二进气支管出口端和第二进液支管出口端分别与前小直径直管进口端连通,前小直径直管通过小直径连接弯管与后小直径直管连通,后小直径直管出口端与小直径气液混合物输出管连通;其优点是该装置结构简单,不需维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移动方便;制造容易,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