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084688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22358717.7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沙箱式缓冲支撑装置,设置在运输船与海洋平台的上部模块之间,包括顶部与上部模块连接的支撑筒,支撑筒的底部设有底板,支撑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沙孔,底板上开设有出沙孔,支撑筒内构造有连通进沙孔和出沙孔的空腔,空腔内容置有沙子,当海洋平台的上部模块支撑在运输船上时,支撑筒的筒身作为支撑结构,起到支撑作用,沙子储存在支撑筒的空腔内,能够避免沙子受潮,使沙子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当上部模块安装时,上部模块与运输船分离,支撑筒内的沙子可以自动从出沙孔内流出,不需要人工辅助操作,沙子堆积在支撑筒正下方的运输船上,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上部模块与运输船之间发生碰撞。
-
公开(公告)号:CN1104578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910773426.3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1N1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聚合物驱效果的方法,其步骤为:1)设计不同聚合物溶液有效黏度及残余阻力系数,并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组合设计;2)采用商业模拟软件Eclipse,模拟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不同聚合物溶液驱油;3)将所得实验结果中的采收率和最大注入压差分别与有效黏度及残余阻力系数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处理,得到采收率及最大注入压差分别与有效黏度和残余阻力系数的函数关系;4)已知原油黏度和聚合物溶液性能,即可预测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的聚合物驱替效果,预测最终采收率和最大注入压差。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48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1166795.8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相对渗透率曲线测定的大尺寸岩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石英砂和胶结剂混合搅拌得到石英砂混合物;(2)将石英砂混合物填于模具内,用压块压住后进行压实处理;模具呈长方体;(3)经压实处理后的模具置于恒温箱中进行岩心成型,脱出模具得到岩心;(4)将岩心再次固定于模具中,并浇铸环氧树脂,即得目标岩心。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与现有测定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小尺寸岩心相比,大尺寸岩心测定误差更小,结果更加精确;2、通过在岩心两端设置导流盖,可以降低由于末端效应而产生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1749664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27494.1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全程化学驱组合接替时机优化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全程化学驱组合中化学驱的种类和各种化学驱的顺序;S2根据油田参数生成含水率fw和无因次采液指数JLD的关系模型;S3根据采油井生产初始条件和关系模型,获得任一含水率条件下的合理产液量Q;S4根据全程化学驱组合中各化学驱的顺序和合理产液量Q,建立与不同接替时机对应的若干油藏数值模拟模型;S5计算若干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的采收率,其中采收率最大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对应的接替时机为最优接替时机。其基于海上油田开发全过程中多种化学驱方法组合,持续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的,形成化学驱方法筛选、化学驱方法合理组合及在最优的时机接替。
-
公开(公告)号:CN11128771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17890.X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油田井下助流分层注水管柱,包括外管、内管、管锚、封隔器、Y接头三通结构、电潜泵、坐落接头和生产堵塞器,本装置设置有双层管结构,增加了过流通道,利用单井实现了实现了采水及分层注水的功能,为平台节约了井槽空间;通过电潜泵进行井下增压注水,调高了注水压力,减化了地面流程,减小了平台空间的利用;所设计的桥式边测边调工作筒,满足了双层管条件下的分层注水需求,保证了注水调配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4631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377917.1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F220/56 , C08F283/00 , C08F220/06 , C08F226/02 , C08F220/34 , C08F220/60 , C08G73/02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亲高分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两亲高分子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丙烯酰胺、丙烯酸碱金属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与式(1)或式(2)所示两亲型树枝状不饱和单体经自由基共聚反应得到。本发明两亲高分子驱油剂适用于稠油开采领域,与稠油混合后可以显著降低稠油粘度,有利于提高地层中稠油流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18756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710463257.4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稠油降粘剂由两种有效成份组成。有效成份I是腐殖酸缩聚物(HA)n,有效成份Ⅱ是聚二烯丙基烷基氯化铵(PDAC)。所述高效稠油降粘剂在40℃、60℃和80℃降粘率均达80%以上,尤其是(HA)n(n=25)与PDAC(x=15,y=7,m约为500)的质量比为5:5时,其在40℃、60℃和80℃降粘率分别为91.27%,96.73%和98.55%,说明在较高温度和矿化度条件下,本发明的稠油降粘剂具有良好的稠油降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62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81736.X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体积法测定水湿油藏自发渗吸驱油效率的装置及方法,其包括箱体、漏斗型容器、水中含油分析仪和计算机系统;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含水的所述漏斗型容器,所述漏斗型容器内放置有岩心;位于所述漏斗型容器两侧侧壁上分别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水中含油分析仪,所述水中含油分析仪用于探测所述漏斗型容器中水中含油率,并将测定结果传输至位于所述箱体外部的所述计算机系统,由所述计算机系统采用算术平均值算出水中含油率平均值。本发明避免了传统体积法的实验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998974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910292715.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注采井组开发非均匀程度定量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注采井对应关系将以油井为中心的井组控制区域划分为n个分区;2)在井组控制区域进行油藏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井组控制区域内的场数据,包括含油饱和度场和压力场;3)判断油藏数值模拟数据场的各个网格与井组内各分区之间的关系,网格与分区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网格位于分区内、分区边界上和分区外;4)根据第i个分区上的第j个网格的含油饱和度Sij、网格压力pij和网格面积Aij,计算得到井组第i个分区的平均含油饱和度和平均地层压力以及整个井组控制区域的平均含油饱和度和平均压力进而计算含油饱和度和地层压力的变异系数均值Cv,将其作为注采井组开发非均匀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1108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0543915.2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管柱及基于该管柱的注采轮换方法,该多功能管柱包括第一封隔器、第二封隔器、带孔管、潜油电泵机组、Y接头、滑套和液控滑套,本发明通过钢丝作业投捞堵塞器与开关闭滑套实现自源闭式注水井返排、注水、注水井与生产井不动管柱切换,无需多次管柱作业,缩短作业时间节约作业成本;本发明工艺、工具简单可靠,只需传统开关滑套及投捞堵塞器作业即可实现工艺切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