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气井井筒壁厚及腐蚀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82553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10115676.7

    申请日:2010-02-26

    Abstract: 一种储气井井筒壁厚及腐蚀检测系统与检测方法,包括地上部分、长距离信号传输部分、地下超声信号发射和接收部分以及环形水浸探头阵列布置和扶正部分;将探测的电信号经光电转换器转为光信号后由光纤传输,井上再通过光电转换器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给计算机;启动计算机,放置水下部分至井内,调节扶正器部分,保证探头阵列与储气井的同轴平行;启动检测软件,层之间错开一定角度的探头阵列层之间激发并接受超声信号,将得到的信号后进行运算处理,进入光电转换器转变为光信号后进入光纤,在光纤另一端,又由光电转换器转换后进入计算机网口;实时数据图像在相应的屏幕显示区域显示。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真空环境内材料接触界面导热试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613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965151.5

    申请日:2015-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18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环境内材料接触界面导热试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外腔体;内腔体,呈封闭状并填充有低温液体,其置于外腔体内并形成真空夹层,所述内腔体的上表面还向下凹陷形成有凹槽,低温液体的液面高出凹槽底部;至少一个导热实验组,设置在所述凹槽中,每个导热实验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接的:第一种材料棒、第二种材料棒、加热块以及力传感器,每个第一种材料棒的下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面相接,每个力传感器的上端连接有负载,在每个所述第一种材料棒以及每个所述第二种材料棒中均沿轴向布置有热电偶。本发明提供的装置与方法,能够保证加载载荷的精确读取以及传热温差的稳定,准确测量真空环境内材料接触界面导热热阻。

    改进型储气井井筒壁厚及腐蚀检测系统与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2714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37097.1

    申请日:2010-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储气井井筒壁厚及腐蚀检测系统与检测方法,包括地上信号处理部和设置在储气井内的地下信号收发部;地上部分设有通过铠装复合线与地下部分连接的移动式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设有拖拽部与控制终端;铠装复合线中的同轴电缆把采集到的数个模拟量探头信号输入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完成对模拟信号的数字转换和数据信号的处理;通过扶正器在井筒内壁上下移动;还设有环形水浸模拟量探头阵列;传输信号用的同轴电缆和井下仪器电源线分层缠绕并在最外层缠绕钢丝制成铠装复合线,同轴电缆和电源线共用一个多芯防水密封接头。编码器直接安装于滚筒之前的摆线器部分,其接头与计算机处于固定连接状态,可靠性更强,抗振性更好,可长时无故障运行。

    储气井井筒壁厚及腐蚀检测系统与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2553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15676.7

    申请日:2010-02-26

    Abstract: 一种储气井井筒壁厚及腐蚀检测系统与检测方法,包括地上部分、长距离信号传输部分、地下超声信号发射和接收部分以及环形水浸探头阵列布置和扶正部分;将探测的电信号经光电转换器转为光信号后由光纤传输,井上再通过光电转换器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给计算机;启动计算机,放置水下部分至井内,调节扶正器部分,保证探头阵列与储气井的同轴平行;启动检测软件,层之间错开一定角度的探头阵列层之间激发并接受超声信号,将得到的信号后进行运算处理,进入光电转换器转变为光信号后进入光纤,在光纤另一端,又由光电转换器转换后进入计算机网口;实时数据图像在相应的屏幕显示区域显示。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储气井井口结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055791U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20104325.6

    申请日:2011-04-11

    Abstract: 一种储气井井口结构,井口装置由接箍、螺塞、密封圈组成。井口装置的接箍与井管之间通过锥螺纹连接和密封;井口装置的螺塞与接箍之间采用直螺纹连接,通过密封圈密封;螺塞后端带帽檐,帽檐部位开密封槽,与接箍端部密封面通过密封圈密封。螺塞带2~4个密封槽,安装密封圈。螺塞轴向开2个螺纹孔,连接进出气管和排液管。接箍主密封面与螺塞的主密封面之间的间隙不超过0.16mm。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拆卸方便,密封性好,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