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3203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0971992.2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促进重质石油污染土壤热处理修复的方法,包括将重质石油污染土壤进行风干、破碎、去除杂质,得到预处理的重质石油污染土壤;将预处理的重质石油污染土壤与强化剂进行充分混合,其中,强化剂能与重质石油烃分子中的杂原子结合,使重质石油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杂原子之间的化学键键能减弱;将预处理的重质石油污染土壤与强化剂的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将热处理后的土壤冷却至室温,以及将热处理产生的尾气进行冷凝回收,再经过活性炭吸附以去除未冷凝的尾气。该方法技术工艺简单,节能降耗、高效修复,修复后的土壤中石油烃浓度低于土壤质量风险管控值,具有复垦价值,并且可以降低尾气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305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625773.2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砷污染土壤分级清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筛、造浆、筛分清洗、化学清洗、泥水分离、加压冲洗、旋流分级及脱水回收处理。本发明将化学淋洗及高压冲洗、分级处理结合起来,通过重金属捕集剂选择,并通过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高压冲洗作用有效控制重金属捕集剂与砷结合形成的污染物颗粒重量,使所述污染物颗粒的重量小于粒径20μm的土壤颗粒的重量,再通过后续的旋流分级装置将污染物颗粒和粒径大于20μm的土壤颗粒有效分离。使清洗后粒径大于20μm的土壤中砷含量满足环境质量要求,可作为土壤再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63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61546.2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段式主动开关型原位热传导土壤电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包括设置在地面以上的供电系统和深入地下的加热系统,加热系统包括加热井,和设置在加热井内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旋线圈加热电阻及多个竖直的导电连接杆,不同的导电连接杆连接到螺旋线圈加热电阻不同深度,供电系统和螺旋线圈加热电阻通过控制电路与任意两个导电连接杆连通形成闭环电路实现不同深度段的螺旋线圈加热电阻的加热,控制电路设置有控制不同闭环电路启闭的开关。本发明可以灵活有针对性的实现不同深度土层的差异化加热需求,实现精准加热,节省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56126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1112703.4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3/223 , G01N27/416 , G16C2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改性生物炭的电子转移能力的预测方法,包括步骤:S1.测定铁改性生物炭中的C、O和Fe结构;S2.对铁改性生物炭中的C、O和Fe结构进行分型并量化其比例;S3.测定铁改性生物炭的电子转移能力;S4.建立铁改性生物炭的电子转移能力的预测模型,以预测铁改性生物炭的电子转移能力。本发明方法通过量化C、O和Fe结构比例预测铁改性生物炭的电子转移能力,解决了当前铁改性生物炭的电子转移的能力的预测方法缺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77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61554.7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动态调节型原位热传导式污染土壤电加热装置及方法,包括设置在地面以上的供电系统和深入地下的加热系统,加热系统包括加热井,和设置在加热井内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和地面供电电缆的正负极分别连接的固定导电连接杆、滑动导电连接杆以及环绕在固定导电连接杆之外的螺旋线圈加热电阻,螺旋线圈加热电阻与固定导电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滑动导电连接杆可上下滑动且通过导电拨片与螺旋线圈加热电阻连接,从而实现不同深度土壤的差异化加热。本发明可以实现污染土壤由上至下所需加热时间逐渐增大的差异化加热,有利于实施精准定深加热,在确保加热效果的前提下可有效节省能源,减少碳排放,而且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373203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71992.2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促进重质石油污染土壤热处理修复的方法,包括将重质石油污染土壤进行风干、破碎、去除杂质,得到预处理的重质石油污染土壤;将预处理的重质石油污染土壤与强化剂进行充分混合,其中,强化剂能与重质石油烃分子中的杂原子结合,使重质石油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杂原子之间的化学键键能减弱;将预处理的重质石油污染土壤与强化剂的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将热处理后的土壤冷却至室温,以及将热处理产生的尾气进行冷凝回收,再经过活性炭吸附以去除未冷凝的尾气。该方法技术工艺简单,节能降耗、高效修复,修复后的土壤中石油烃浓度低于土壤质量风险管控值,具有复垦价值,并且可以降低尾气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35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44690.9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3/04 , B09C1/06 , G06N20/20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太阳能加热强化饱和带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传输系统,系统包含数据获取、集成、数据判断、传输和控制等单元,通过太阳能板采集太阳能并转化为热能,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训练得到土壤修复传输控制模型,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温度和•OH浓度实时调整氧气和热能的传输,实现精准修复,控制单元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减少热量和•OH浓度误差,显著提高修复效率,系统利用太阳能降低能耗,通过实时监测与反馈机制实现热能的高效利用,实现对饱和带有机污染土壤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556126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12703.4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3/223 , G01N27/416 , G16C2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改性生物炭的电子转移能力的预测方法,包括步骤:S1.测定铁改性生物炭中的C、O和Fe结构;S2.对铁改性生物炭中的C、O和Fe结构进行分型并量化其比例;S3.测定铁改性生物炭的电子转移能力;S4.建立铁改性生物炭的电子转移能力的预测模型,以预测铁改性生物炭的电子转移能力。本发明方法通过量化C、O和Fe结构比例预测铁改性生物炭的电子转移能力,解决了当前铁改性生物炭的电子转移的能力的预测方法缺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4482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57636.8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B09C1/06 , B09C1/0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场地热传导强化气相抽提的模拟方法,包括:S1.建立热传导强化气相抽提有限元模型;S2.对热传导强化气相抽提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剖分;S3.根据实际场地修复工艺配置相应的参数;S4.对热传导强化气相抽提有限元模型进行控制计算参数设置;S5.对热传导强化气相抽提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然条件初始化;S6.对热传导强化气相抽提有限元模型进行污染物初始浓度赋值;以及S7.执行热传导强化气相抽提数值模拟程序实现修复过程模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不能实现热传导与气相抽提耦合修复过程模拟的问题,可模拟修复过程中温度场与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为有机污染场地热传导强化气相抽提修复提供了参考和科学依据。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