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2640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17257.1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熔融盐储热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包含依次相连的集热子系统、储热子系统、蒸汽发生子系统和发电子系统,集热子系统连接储热子系统,储热子系统连接蒸汽发生子系统,蒸汽发生子系统连接发电子系统,通过改进蒸汽发生子系统与集热子系统、储热子系统的连接关系,提高了发电子系统的电力负荷输出稳定性,系统输出电负荷不受太阳能辐射变化而变化,大大减少了负荷波动,提升了电站整体控制的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7356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59262.0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Abstract: 本发明槽式与菲涅尔太阳能热混合发电系统,包含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中,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分为预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过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预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连接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再连接过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过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再连接蒸汽轮发电机组,蒸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后凝结水连接预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本发明与纯槽式相比,主蒸汽温度提高,发电效率提高,槽式太阳能集热场部分投资减小;与纯菲涅尔式相比,蒸发段由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器承担,有效解决了菲涅尔蒸发段集热管内气液两相流的问题。此电站整体造价较低,且发电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204186541U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20656701.6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熔融盐储热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包含依次相连的集热子系统、储热子系统、蒸汽发生子系统和发电子系统,集热子系统连接储热子系统,储热子系统连接蒸汽发生子系统,蒸汽发生子系统连接发电子系统,通过改进蒸汽发生子系统与集热子系统、储热子系统的连接关系,提高了发电子系统的电力负荷输出稳定性,系统输出电负荷不受太阳能辐射变化而变化,大大减少了负荷波动,提升了电站整体控制的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673592U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20362377.8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 Y02E20/16 , Y02P80/15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槽式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含相互连接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余热锅炉和蒸汽轮发电机组,余热锅炉还连接燃气轮发电机组。带储热系统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包含集热子系统,储热子系统,蒸汽发生系统;蒸汽发生系统连接余热锅炉和蒸汽轮发电机组。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电网的峰谷相适应、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911478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20367431.7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6 , Y02E7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孤网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与海水淡化相结合的供配电结构,包含有风力发电机组、储能装置和海水淡化负荷,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储能装置和海水淡化负荷均连接至母线,并受控于能量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至母线的小型离网风力发电机组,该小型离网风力发电机组与离网风机自启动装置相连,所述小型离网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力经第二变压器变压至母线电压,后经第二断路器输送至母线,小型离网风力发电机组、常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和储能装置三者的结合,通过小型离网风力发电机组和储能装置之间控制方式的转换,解决了以风力发电为主的孤立电网启动问题,并实现了独立风电与大型海水淡化装置的稳定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203394692U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20528674.X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两种不同熔盐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包含塔式太阳能储热系统,塔式太阳能吸热系统与塔式太阳能储热系统通过第一导热多元盐介质管和第一导热多元盐介质回流管连接;塔式太阳能储热系统与塔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通过第二导热二元盐介质管和第二导热二元盐介质回流管连接;该塔式太阳能储热系统包含盐与盐换热器,该盐与盐换热器与第一导热多元盐介质管、第一导热多元盐介质回流管、第二导热二元盐介质管及第二导热二元盐介质回流管连接;并且,该盐与盐换热器还连接热熔盐罐和冷熔盐罐。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新颖的将采用两种不同的熔盐作为吸热与储热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3586369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822000.0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4D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风电场SVG散热的节能结构,其包含采暖建筑和SVG室,该SVG室具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该采暖建筑具有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该第一出风口通过风管连接第二进风口,该第二出风口通过风管连接第一进风口。该风管连接空调过滤段。该采暖建筑连接电暖气采暖系统。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将SVG室多余的散热量来给风电场变电站内的建筑物提供供暖热源,在冬季,是风电场运行的高峰期,SVG是一直伴随风电场的运行而运行的,其散热也是持续发生的,这为利用SVG设备散热提供采暖热源提供了保证,达到采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3383227U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20505930.3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IPC: E02D27/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电场中的机组变压器配置结构,其包含风机基础底板及机组变压器,风机基础底板中间设置风机基础台柱,风机基础台柱上设置风机塔筒,风机塔筒设有塔筒门,风机基础底板上竖直设置机组变压器基础,该机组变压器设置在机组变压器基础顶部的平台。机组变压器基础顶部的平台高度与塔筒门高度一致,并与塔筒门相对设置。该机组变压器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式基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节约用地,布置紧凑,经济性好,节省材料、节省低压侧电缆。特别适合于海边滩涂、湖边、河边等洪、潮水位较高的风电场,及山区风机机位处场地狭小或征地困难的风电场。
-
公开(公告)号:CN202673593U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20362472.8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S2023/872 , Y02E10/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槽式与菲涅尔太阳能热混合发电系统,包含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中,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分为预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过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预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连接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再连接过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过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再连接蒸汽轮发电机组,蒸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后凝结水连接预热段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本实用新型与纯槽式相比,主蒸汽温度提高,发电效率提高,槽式太阳能集热场部分投资减小;与纯菲涅尔式相比,蒸发段由槽式太阳能蒸汽发生器承担,有效解决了菲涅尔蒸发段集热管内气液两相流的问题。此电站整体造价较低,且发电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203704413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98250.9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4J2/5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软管保温结构。该保温结构是用于给太阳能集热系统中与钢管相连接的导热油软管保温,本实用新型突出创新点在于,将一保温软管套设于所述导热油软管上,并在该保温软管两侧设置保温堵块,使之形成一供导热油软管自由转动的空间,并加强自由转动空间的密封性。这种保温结构能够保证该导热油软管活动灵活,由于保温材料并非直接敷设在该导热油软管上,使得该导热油软管两端与钢管的接头处受力减小,防止接头松动,有利于提高该导热油软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