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4794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585555.3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功补偿装置的接入中压侧系统及其全寿命周期评价方法,其为一种用于100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接入中压侧系统,其中第一1000kV高抗区、第二1000kV高抗区、第三1000kV高抗区用于放置线路高抗,补偿特高压线路充电功率;第一主变区、第二主变区、第三主变区及第四主变区用于放置特高压主变,每个主变区放置1台特高压主变。用于无功补偿装置的接入中压侧系统提高单组电容器、电抗器容量;另一方面可以取消变压器的补偿变,这两个方面都有利于减少总平面的占地面积,经计算,可节约占地4.63%。同时用于无功补偿装置的接入中压侧系统可减轻运行维护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7977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00618.0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变压器备用相快速更换的特高压变电站及布置方法,其包括:主变压器运行相,设置在主变压器运输道路一侧,且主变压器运行相与主变压器运输道路之间设置有运输主轨道,主变压器运行相的各相与运输主轨道之间均设置有运行相运输分支轨道;主变压器备用相,设置在远期运行相位置,与主变压器运行相位于运输主轨道的同一侧,且主变压器备用相的各相与运输主轨道之间设置有备用相运输分支轨道,使得主变压器备用相能够沿备用相运输分支轨道、运输主轨道及运行相运输分支轨道整装搬运到发生故障的主变压器运行相位置进行更换。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输变电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7427677U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23202894.7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功补偿装置的接入中压侧系统,其为一种用于100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接入中压侧系统,其中第一1000kV高抗区、第二1000kV高抗区、第三1000kV高抗区用于放置线路高抗,补偿特高压线路充电功率;第一主变区、第二主变区、第三主变区及第四主变区用于放置特高压主变,每个主变区放置1台特高压主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功补偿装置的接入中压侧系统提高单组电容器、电抗器容量;另一方面可以取消变压器的补偿变,这两个方面都有利于减少总平面的占地面积,经计算,可节约占地4.63%。同时用于无功补偿装置的接入中压侧系统可减轻运行维护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218549291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2806658.4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变压器备用相快速更换的特高压变电站,其包括:主变压器运行相,设置在主变压器运输道路一侧,且主变压器运行相与主变压器运输道路之间设置有运输主轨道,主变压器运行相的各相与运输主轨道之间均设置有运行相运输分支轨道;主变压器备用相,设置在远期运行相位置,与主变压器运行相位于运输主轨道的同一侧,且主变压器备用相的各相与运输主轨道之间设置有备用相运输分支轨道,使得主变压器备用相能够沿备用相运输分支轨道、运输主轨道及运行相运输分支轨道整装搬运到发生故障的主变压器运行相位置进行更换。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输变电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36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00597.2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接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井接地极温度分布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分别建设两个间隔布置深井直流接地极;对深井直流接地极在正负极运行模式下进行额定电流通流温升测试,获取额定电流通流持续时长;根据额定电流通流自然冷却过程的额定温度变化数据和额定电流通流持续时长,得到额定时间常数;对处于正负极运行模式下的深井直流接地极进行过载通流温升测试,得到过载通流持续时长;根据过载通流自然冷却过程的过载温度变化数据和过载通流持续时长得到过载时间常数;基于额定时间常数和过载时间常数评估深井直流接地极热性能。本发明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深井直流接地极在运行过程中的热性能,确保深井直流接地极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39143.9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内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其包括:确定户内变电站三维设计的对象,该对象包括变电站物理模型及变电站编码;根据变电站物理模型的设计内容将变电站设计项目组划分为不同专业,对于不同专业内部,将专业设计任务细分为不同子目标,并分别规定其深度要求;设置上下游提、收资关系和关键节点,配合不同专业间的设计。本发明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度,有效保障设计质量。本发明能在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287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51991.2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变电站三维GIS和模型数据快速加载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2)以步骤1)中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为基础,采用基于多层影像的数据贴合映射方法,对电力变电站中的多层影像数据进行表达,实现多层影像数据的快速加载;3)基于步骤1)中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对电力变电站工程中的多源异构地形数据进行快速融合;4)基于步骤1)中建立的基于场景图的三维GIS数据组织结构,对电力变电站工程中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快速加载和可视化。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变电站三维GIS数据的快速加载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72447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22564.7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三维建模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用于搭建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三维模型的基本图元模型集合,所述基本图元模型集合包括多种基本图元模型,各基本图元模型由其几何信息和空间变换矩阵唯一确定;2)获取待搭建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的设备结构和具体参数,并根据获取的设备结构和具体参数从步骤1)中的基本图元模型集合中选取基本图元模型并进行参数调整,得到待搭建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的三维模型。本发明保证了三维模型几何外形的完备性、关联性、一致性、唯一性、扩展性,满足可视化、可分析、可编辑、可出图等工程全寿命周期应用需求,可以广泛应用于变电站设备建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188156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79904.X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洛斯达数字遥感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工程三维设计成果关键信息提取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对历史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成果进行分类,将历史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成果划分为地理信息数据、工程数据、数字化模型、文档资料;2)从得到的地理信息数据、工程数据、数字化模型、文档资料中进行数据特征及关键信息分析,得到历史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成果的数据特征和关键信息;3)根据提取的历史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成果的数据特征和关键信息,构建典型的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成果的特征及关键信息库;4)基于构建的典型的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成果的特征及关键信息库,对待评审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成果进行关键信息提取。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工程三维设计成果信息提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3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200597.2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接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井接地极温度分布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分别建设两个间隔布置深井直流接地极;对深井直流接地极在正负极运行模式下进行额定电流通流温升测试,获取额定电流通流持续时长;根据额定电流通流自然冷却过程的额定温度变化数据和额定电流通流持续时长,得到额定时间常数;对处于正负极运行模式下的深井直流接地极进行过载通流温升测试,得到过载通流持续时长;根据过载通流自然冷却过程的过载温度变化数据和过载通流持续时长得到过载时间常数;基于额定时间常数和过载时间常数评估深井直流接地极热性能。本发明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深井直流接地极在运行过程中的热性能,确保深井直流接地极的安全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