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7104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1811003381.3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内三竖井配水收水装置,包括一个中心竖井和两个边竖井,还包括配水槽、配水管、收水装置以及集水沟;中心竖井和边竖井沿冷却塔水平方向的同一中心线设置,中心竖井的入水口和边竖井的入水口均连通冷却塔的进水管道;配水槽与中心竖井和边竖井连通,配水槽在塔内水平径向十字交叉布置,配水管连通配水槽,收水装置设置在配水管下方,配水槽正下方设置集水沟,集水沟连通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出水沟道;十字型交叉布置的三竖井配水阻风面积小,配水管路短,流量均匀,冷却效果好;而下部与集水沟与上部配水槽同样采用十字形布置,使得收水装置收水距离短,减少水头损失,异形件少,造价低,集水方式连接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2379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51515.3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厂湿式冷却塔改干式冷却塔的改造方法及结构,包括:1)保留既有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的冷却塔本体;2)在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底部集水池的底板上新建侧壁及顶板形成封闭的蓄水池;并在蓄水池内表面整体敷设防水层,形成封闭地下水箱;3)在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塔内或者塔外布置空冷系统地下管网;4)新增空冷换热器垂直排列在冷却塔本体的外周圈;5)在空冷换热器顶部至冷却塔本体之间建立展宽平台,展宽平台支撑在冷却塔本体外部的竖向支撑柱上。该改造方法充分利用旧塔已有土建设施,不新建空冷塔,土建造价低;最大限度地增大冷却塔进风口的有效高度,减小空气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85032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594316.2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5D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捷式多面随意拼接式水箱,包括箱体、水箱进出水短管、中间连接件和封头;该水箱平面为正方形设计,每个侧面的水箱连接短管均位于水箱的中心线上,各短管距水箱底部尺寸及各短管口径均相同,因此可以四个面任意拼接。单个箱体可以独立使用,多个箱体可以随意拼接使用。考虑到轻便、方便拆装移动的需要,箱体材料及配件均采用塑料材质。该水箱用于需要临时储水而又没有固定储水设施的场所,如需要排空放水但使用概率较小,做永久水池很不经济的厂外补给水管道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923795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51528.0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8B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厂自然通风空冷系统,空冷换热器采用非圆形平面布置垂直排列在自然通风空冷塔的外周圈;空冷换热器冲洗机构垂直布置在空冷换热器内侧或外侧的弧形轨道上;空冷换热器顶至自然通风空冷塔塔体的密封展宽平台支撑在自然通风空冷塔斜支柱上或支撑在独立于自然通风空冷塔塔体布置的竖向支撑柱上。与传统的空冷换热器采用圆形平面布置的发电厂自然通风空冷系统相比,本发明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空冷塔周边的厂区场地,通过增加空冷换热器的布置周长来增加空冷换热器布置数量,从而降低空冷换热器的垂直高度,达到降低空冷换热器自身的水阻,降低循环水泵的功率和电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46208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823109.9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C1/00 , F28F25/04 , F28F25/08 , F28F27/003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多台机组能够分区运行的横流塔,包括中央立体通流竖井以及与之通过辐射配水槽相连的内环配水槽和外环配水槽;配水槽根据机组数量划分成若干个扇区,中央立体通流竖井由竖井内层与竖井外层组成,竖井内层是与扇区数量一致的多边体,多边体的各顶点通过竖井分扇区隔墙与竖井外层连接;竖井内层在竖直方向上分隔为若干层,不同层对应不同的机组,竖井内层形成连通同一机组不同扇区的流道;中央立体通流竖井将冷却水分配到对应机组的辐射配水槽,再进入内环配水槽和外环配水槽,最终通过配水管连通喷溅装置,流经淋水填料的水汇集至扇形集水池;不同机组的进水管之间与出水管之间通过带有联络阀的联络管连通。本发明能实现分区检修及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3672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09945.1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冷却塔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导风装置布置方法及均匀进风冷却塔系统,包括:将开口面积比例为5%~50%的若干冷却塔导风装置,按照与冷却塔的主导风向之间的夹角为预设夹角的要求,沿冷却塔圆周的法向布置于冷却塔进风口外侧;其中,预设夹角大于0°。导风装置可改变气流方向,改善了冷却塔的侧向冷却区域进风条件,也减弱了冷却塔背风侧的阻力,使得冷却塔的各方向均沿近似圆周法向进风,冷却塔整塔气流均匀化,继而提高冷却塔整体的散热能力。采用开口面积比例为5%~50%的冷却塔导风装置,可平衡冷却塔导风装置前后的压差,改善冷却塔导风装置背侧的流场,提高散热效果,同时可减少材料用量和重量,同时降低了结构的设计风压。
-
公开(公告)号:CN11192868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07886.6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流式冷却塔配水装置,属于冷却塔配水领域。发明的逆流式冷却塔配水装置,根据塔周通风量的特点,将外围和内围区域边界设置为近似圆形,使得外围区域形状构成若干近似圆环,并且冷却塔配水的外围区域淋水密度较大,内围区域淋水密度较小,与塔周通风量较大的特点相适应,从而提高冷却塔的散热效果,降低出塔水温和发电机组背压,增加机组的发电收益或节约燃煤费用;另一方面,隔墙和联通闸门的设置将配水区域划分独立的区域,便于冷却塔填料、喷头检修维护,而且还能灵活切换,满足冬季防冻需要或检修维护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88710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003381.3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内三竖井配水收水装置,包括一个中心竖井和两个边竖井,还包括配水槽、配水管、收水装置以及集水沟;中心竖井和边竖井沿冷却塔水平方向的同一中心线设置,中心竖井的入水口和边竖井的入水口均连通冷却塔的进水管道;配水槽与中心竖井和边竖井连通,配水槽在塔内水平径向十字交叉布置,配水管连通配水槽,收水装置设置在配水管下方,配水槽正下方设置集水沟,集水沟连通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出水沟道;十字型交叉布置的三竖井配水阻风面积小,配水管路短,流量均匀,冷却效果好;而下部与集水沟与上部配水槽同样采用十字形布置,使得收水装置收水距离短,减少水头损失,异形件少,造价低,集水方式连接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993627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10228471.8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3B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水池位置的布置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蓄水池在间冷塔内的布置方法,目的在于结合具体的工程要求,节省投资,节约占地面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内布置不同用途的若干个蓄水池,若干个蓄水池按容积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将容积要求最小的蓄水池设置为矩形,其余蓄水池设置为L形,所有蓄水池组合成矩形,所有蓄水池均设置有进、出水管。本发明针对不同的工程环境,根据多个不同用途的蓄水池分区布置,使总体占地最合理,可实现多个蓄水池按需要的容积组合布置成规则的矩形,可有效利用冷却塔内空间,减小了对其他设施的影响,节约了厂区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4613704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7808.8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5D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程式循环水系统及其布置方法,目的在于:能够解决冷却三角扇区出现水平失调现象,使配水达到均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自然通风冷却塔内的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包括均设置在自然通风冷却塔内的给水总管、供水母管和回水母管,给水总管连接供水母管,给水总管上设置有若干成组排列的循环水泵,供水母管和回水母管连接至冷却塔内的若干个冷却三角扇区,供水母管和回水母管采用同程式布置方式,供水母管和回水母管通过每个冷却三角扇区的管道长度均相等,给水总管、供水母管、回水母管和冷却三角扇区组成一个循环环路,给水总管的进口和回水母管的出口均连接至汽机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