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05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28719.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11/08 , G06F119/1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塔领域,公开了一种输电塔洪水灾后损伤分析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获取输电塔的设计信息和服役时间以及洪水强度信息;根据输电塔的设计信息和服役时间以及洪水强度信息,通过预设的输电塔洪水灾后损伤机器学习模型,得到输电塔的洪水灾后损伤状态;其中,输电塔洪水灾后损伤机器学习模型通下述方式得到:构建输电塔不同服役时间下的数值分析概率模型;基于输电塔不同服役时间下的数值分析概率模型进行洪水静力推覆分析,获取不同洪水强度下输电塔的洪水灾后损伤状态,并生成训练样本;根据训练样本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得到输电塔洪水灾后损伤机器学习模型。避免了传统方法的重复计算,大规模提升输电塔群体洪水灾后损伤评估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3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28721.4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1V1/30 , G01W1/14 , G06F111/08 , G06F119/1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塔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震‑洪水序列灾害下输电塔易损性分析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获取并根据前序的地震波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后续的洪水的流速以及深度,通过输电塔的地震‑洪水序列型易损性函数得到输电塔的倒塌概率。所采用的输电塔的地震‑洪水序列型易损性函数,不仅精准地考虑了地震波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洪水的流速及深度这些关键参数,还通过精细化的数值分析概率模型,能够合理考虑地震对输电塔造成的不可逆的累积损伤影响,深入剖析了输电塔在地震与洪水序列型灾害下的动态响应和累积损伤效应,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了输电塔在复杂灾害环境下的抗灾性能,为输电塔的防灾减灾设计、加固改造以及应急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4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30621.1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F113/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具体步骤包括:获取电网设备的几何模型结合实景数据,融合电网物理参数以及对物理实体的行为与规则进行表征,进行电网信息物理建模,生成电网机理模型;基于传入电网设备的观测数据,采用概率图模型作为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进行电网数据驱动建模,生成电网数据驱动模型;对得到的电网机理模型与得到的电网数据驱动模型采用界面学习框架进行电网机理‑数据驱动混合建模;将得到的电网机理‑数据驱动混合模型作为电网数字孪生模型,并结合不同模型的约束条件,实现电网数字孪生模型服务。可实现准确、有效、快速构建电网数字孪生模型,提升模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1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91962.7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全景拓扑模型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首先将配电网多模态的基础数据进行单模态特征提取、多模态特征同化以及基于权重的多模态特征融合处理,实现配电网多模态的基础数据的深度融合,得到配电网的多模态融合数据。然后根据配电网的业务需求建立多模态融合数据的业务标识,确保多模态融合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然后以配电网实体为导向并基于预设的映射方式,建立多模态融合数据与配电网拓扑的映射关系,实现多模态融合数据与配电网拓扑的精准映射。最后以配电网实体、时态和业务应用场景为数据对象,基于配电网实体与时态和业务场景的关联关系及多模态融合数据与配电网拓扑的映射关系,考虑不同业务应用场景和时态,所建立配电网全景拓扑模型能够适应不同业务应用的多时态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3815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310226327.6
申请日:2013-06-07
Inventor: 吴鹏 , 陈磊 , 刘川 , 陶静 , 吴军民 , 张刚 , 黄在朝 , 黄辉 , 邓辉 , 王玮 , 沈文 , 侯功 , 于海 , 虞跃 , 姚启桂 , 张增华 , 王向群 , 李春龙 , 孙晓艳 , 王鹤 , 于鹏飞 , 喻强 , 陈伟 , 任杰 , 黄治
IPC: H04L12/863 , H04L12/861 , H04L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通信技术领域,提出一种GOOSE报文传输时延抖动抑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备份重发机制,将端口正在发送的普通帧备份至缓冲区;若有GOOSE报文转发至该端口,则停止发送普通帧并开始转发GOOSE报文,待GOOSE报文转发完成后重新发送之前在缓冲区内备份的普通帧。该方法可以保证GOOSE报文的转发时延不因普通帧占据端口造成抖动,同时与现有的各种以太网标准兼容,无需终端设备进行任何软硬件修改。
-
公开(公告)号:CN103812690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10339143.0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孙晓艳 , 张增华 , 王向群 , 王鹤 , 李春龙 , 吴军民 , 张刚 , 黄辉 , 黄在朝 , 于海 , 虞跃 , 姚启桂 , 喻强 , 任杰 , 陈伟 , 黄治 , 于鹏飞 , 邓辉 , 吴鹏 , 王玮 , 沈文 , 侯功 , 陶静 , 刘川 , 陈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归一化管理接口的故障诊断信息传送及处理方法,应用于包含网络管理工作站(NMS)和运行在光线路终端(OLT)设备上的主代理及子代理的网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子代理探测OLT设备产生的故障的类型,并将包含故障类型的信息发送给主代理;主代理判断故障的紧急程度,将故障信息封装成报文并上报至NMS;NMS解析报文并分类处理故障;主代理接收NMS返回的相应报文。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弥补了OLT设备故障管理可靠性的不足,并提高了主子代理之间信息传输的有效性,节省了网管系统提高故障通知可靠传送的成本,保证了OLT中的主代理可以无一遗漏地把故障诊断通知发送到其期望的目的地,得到及时的维护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86854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210290724.5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配网通信设备自助式配置系统和方法,通过自动获取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实现了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的即插即用,简化了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管理,提高了配置管理的一致性、兼容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管理成本,提高了电力配网通信的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2370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199013.1
申请日:2013-05-24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电力能效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1)利用能效检测设备连接待测电力设备;(2)采集能效数据;(3)将采集的能效数据发送至车载主站平台;(4)运用专业能效模型分析软件处理接收的能效数据;(5)将处理结果进行展示并现场打印分析报告。所述系统包括改装车辆、车载主站平台、能效检测设备;所述车载主站平台部署于改装后的车辆内部,能效检测设备与车载主站平台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本发明利用系统及相应检测分析方法,有助于能效检测技术人员更全面的检测用能单位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数据与能效数据。运用现场采集服务器统一记录所检测的设备信息、状态信息、能效数据信息,方便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334523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279968.8
申请日:2013-07-04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需求响应具备可插拔控制模块的响应设备及其响应方法,响应设备包括主控制器模块,电压、电流采样模块,电能计量模块,非电气量量采集模块,外围接口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可插拔控制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及电源模块。响应方法包括:响应设备接收需求响应主站的需求响应信息;响应设备从用能设备或系统的非电气参数、电气参数及环境信息;响应设备基于控制策略,输出控制信号;响应设备接收控制信号;由用能设备或系统内的控制单元产生控制动作;响应设备向需求响应主站返回需求响应效果。响应设备具有统一标准的可插拔接口,支持控制模块的热插拔,便于针对具体的用能设备或系统实施针对性控制,达到很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91470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210254275.9
申请日:2012-07-20
Inventor: 蒋利民 , 闫华光 , 王维洲 , 何桂雄 , 王鹤 , 刘福潮 , 苗常海 , 郑晶晶 , 钟鸣 , 周喜超 , 李涛永 , 陈文清 , 李德智 , 夏稀渊 , 杨雷娟 , 黄永卫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变压器更换的节能量测量与验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项目测试边界并判断是否具备能耗计量条件;基于模型仿真系统建立配电变压器能耗仿真模型,得出配电变压器更换后的电能损耗量;通过实测结果得到配变电能实测损耗量,并校准配电变压器能耗仿真模型;采用所述配电变压器能耗仿真模型得到更换前旧有配变在报告期工况下的电能损耗量;得到进行配变更换后的报告期电能降损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更换后的配变实测损耗和参数替换来仿真计算,即可得出旧有配变在报告期的电能降损量,大大简化了配电变压器更换的节能量测量与验证流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