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30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41753.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交流外送系统的暂时过电压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Morris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对电磁暂态仿真中新能源交流外送系统过电压峰值的影响参数进行筛选,确定关键影响因素;根据关键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以及预设约束条件,确定由关键影响因素的多组样本数据及每组数据的暂时过电压峰值构成的样本数据集;采用QR分解的最小二乘法对样本数据集进行拟合,得到关键影响因素和暂态过电压峰值之间的拟合关系;将新能源交流外送系统的仿真关键影响因素值带入拟合关系计算新能源交流外送系统的仿真暂态过电压峰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1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378315.0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GFM‑VSC系统的暂态稳定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线路阻抗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PT与无功功率QT;电压源型变流器VSC输出的有功功率PAC与无功功率QAC;VSC的输入功率PDC;根据所述有功功率PT与无功功率QT,有功功率PAC与无功功率QAC,以及输入功率PDC,构建GFM‑VSC系统在大扰动下的暂态稳定问题的模型;根据GFM‑VSC系统在大扰动下的暂态稳定问题的模型,获得在不同调节特性下GFM‑VSC系统的有功‑功角曲线,通过曲线按照不同阶段对GFM‑VSC系统的暂态响应过程进行分析;建立GFM‑VSC系统的状态方程模型,分析状态方程模型的关键参数对暂态稳定特性的影响。基于电力电子暂态快速响应与控制可塑的特点,区别于传统同步发电机系统,得到了构网型VSC系统的暂态稳定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1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63070.7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峰荷新能源贡献率确定调节容量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规划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电力系统基本规划方案;根据基本规划方案,对电力系统进行生产模拟计算,确定满足预设要求的最小新能源峰荷贡献率值;根据最小新能源峰荷贡献率值,确定电力系统出现极端情况时,电力系统增加配备的调节容量。本发明能够确定最小新能源峰荷贡献率,并据此确定为满足新能源波动性间歇性所需要的合理调节容量;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实际大电网,能够保证系统长时间尺度的电力平衡均能够满足系统备用率要求,对于保证电网安全意义重大;本发明的指标采用解析推导,适用范围更广,适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9671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459150.3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覃琴 , 张健 , 张立波 , 陆润钊 , 贺海磊 , 张玉红 , 吴俊玲 , 代倩 , 孙玉娇 , 姜懿郎 , 韩奕 , 杨京齐 , 高熠莹 , 王雪琼 , 赵珊珊 , 张文朝 , 崔曦文 , 赵伯铉 , 刘晓明 , 田鑫 , 赵龙 , 高效海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端电网承载电力电子化电源规模的确定方法和系统,包括:确定受安全稳定约束的电力电子化电源的最大承载规模和最小常规机组的开机规模;将最小常规机组的开机规模作为边界条件,通过生产模拟程序对电力电量平衡和调峰进行分析,获得新能源机组的弃电率;若弃电率达到预先设定的要求,则确定受安全稳定约束的电力电子化电源的最大承载规模为受端电网承载电力电子化电源的规模;若弃电率未达到预先设定的要求,则以弃电率达到预先设定的要求为目标,将开机规模和直流安排中的电力电子化电源规模作为受端电网承载电力电子化电源的规模。解决新能源和直流等电力电子化电源的高比例馈入,受端电网调节能力严重下降、抗扰动能力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6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852093.0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吴倩红 , 李文臣 , 田鑫 , 黄彦浩 , 李勤新 , 李芳 , 邹卫美 , 田鹏飞 , 穆清 , 袁振华 , 孟祥飞 , 冯东豪 , 裘微江 , 杜三恩 , 陈继林 , 何春江 , 郑志伟 , 王子昌 , 孔旻轩 , 佟思琪
IPC: G06F30/20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3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光储经柔直送出系统推演的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振荡分析评估作业,并基于所述振荡分析评估作业定义推演算法参数;基于振荡分析评估作业和算法参数建立海上风光储经柔直送出系统的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基于所述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分别获取风光储、柔直和受端的阻抗比曲线,并基于所述阻抗比曲线分别获取风光储、柔直和受端对应的禁止区域;基于风光储、柔直和受端对应的禁止区域,分别确定风光储、柔直和受端的稳定状态;当确定风光储、柔直和受端均为稳定状态时,将海上风光储经柔直送出系统等效,并分别确定电压源型并联子系统阻抗和电流源型并联子系统阻抗;基于并联子系统阻抗确定系统的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33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231842.2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极限估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受端系统的等值模型,计算故障前后感应电动机的基本参数;根据故障前后感应电动机的参数计算负荷功率因数;根据负荷功率因数和临界电压计算暂态电压稳定极限。本发明能够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极限的快速估算,为相关人员提供量化分析经验,有助于运行人员快速制定合理的系统运行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1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963070.7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峰荷新能源贡献率确定调节容量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规划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电力系统基本规划方案;根据基本规划方案,对电力系统进行生产模拟计算,确定满足预设要求的最小新能源峰荷贡献率值;根据最小新能源峰荷贡献率值,确定电力系统出现极端情况时,电力系统增加配备的调节容量。本发明能够确定最小新能源峰荷贡献率,并据此确定为满足新能源波动性间歇性所需要的合理调节容量;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实际大电网,能够保证系统长时间尺度的电力平衡均能够满足系统备用率要求,对于保证电网安全意义重大;本发明的指标采用解析推导,适用范围更广,适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31842.2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极限估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受端系统的等值模型,计算故障前后感应电动机的基本参数;根据故障前后感应电动机的参数计算负荷功率因数;根据负荷功率因数和临界电压计算暂态电压稳定极限。本发明能够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极限的快速估算,为相关人员提供量化分析经验,有助于运行人员快速制定合理的系统运行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0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1229.6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家宁 , 邱轩宇 , 杨夯 , 张鑫 , 薄其滨 , 曹相阳 , 牟颖 , 邵凡 , 田鑫 , 张杰 , 时洪基 , 王银忠 , 张丽娜 , 张玉跃 , 王宪 , 刘蕊 , 陈卓尔 , 李菁竹 , 董雪梅 , 郭昕童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规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计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电化学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率指标,并基于所述指标对电化学储能进行选址;将选定的配置储能的每个电网节点并入的储能容量作为变量,建立电化学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并设定模型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利用基于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对电化学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最优储能配置容量。本发明采用可再生能源波动率指标进行储能选址,建立电化学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考虑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储能容量,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9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9480.X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瞬时功率的风电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定位方法和平台,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该定位方法为:发生次同步振荡扰动时,检测风电并网点的瞬时电压和瞬时电流;根据瞬时电压、瞬时电流,获得并网点的瞬时功率;根据瞬时功率获得次同步周期;根据次同步周期和瞬时功率获得受扰后的直流分量和受扰后的二次项交流分量;根据次同步周期、受扰后的直流分量和受扰后的二次项交流分量获得次同步功率;根据次同步功率判断风电机组是否为次同步振荡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位精准、计算简单且时间短、工作量小、适用性强的基于瞬时功率的风电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定位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