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9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32987.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晨 , 李丹煜 , 刘彬 , 程永锋 , 王剑 , 王秀龙 , 王振国 , 金焱 , 范文琪 , 王少华 , 姜文东 , 张宏杰 , 张永 , 张国强 , 李鹏 , 李特 , 李孟轩 , 金欢 , 白旭 , 张薇 , 展雪萍 , 赵彬 , 张跃龙 , 石江涛
Abstract: 一种面对强对流天气下的输电线路差异化运维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输电线路历史故障信息台账和气象信息,确定在强对流天气下故障概率;根据输电线路历史故障信息台账、杆塔电压等级、杆塔所处地形确定强对流天气下发生故障后导致供电损失比例系数、发生故障断电影响范围系数和发生故障巡检难度系数;基于在强对流天气下故障概率、发生故障后导致供电损失比例系数、发生故障断电影响范围系数和发生故障巡检难度系数确定输电线路运维重要性系数;并结合预先设定的运维重要性系数表确定运维重要性级别。本发明考虑了发生故障后导致供电损失比例系数、发生故障断电影响范围系数和发生故障巡检难度系数,对输电线路进行差异化运维,提升了巡检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123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65278.5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T11/20 , G06F16/2458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灾害分布图绘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网强对流大风分布图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基于待分析区域的历年风速观测记录数据绘制待分析区域的极大风风区图;基于待分析区域的历年强对流大风信息绘制待分析区域的强对流大风分布图;叠加所述待分析区域的极大风风区图和强对流大风分布图,得到待分析区域的初始强对流大风分布图;按照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在待分析区域的初始强对流大风分布图添加分析对象对应的预设图例,得到待分析区域的强对流大风分布图。本发明的强对流大风分布图,可描述阵风的情况,是指导输电线路预防强对流风致灾害,尤其是风偏灾害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3199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11374.3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通过监测传感器对电缆本体及隧道环境进行监测,并将得到的监测数据通过无线自组网传输链路传输至组网接入端;组网接入端接收监测数据,并通过wifi传输链路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广域数据传输端;广域数据传输端接收所述监测数据,并将监测数据转化为移动通信数据或光纤数据后,进行广域回传。本发明通过两种模组的级联组网设计,降低了实施难度,实现了电缆状态监测数据低成本、高效率的稳定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4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52405.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通道气象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通道强对流大风观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当根据采集的目标输电通道的环境条件参数判断输电通道存在强对流大风风险时,根据环境条件参数确定对强对流大风观测所采用观测方式;基于选择的观测方式确定目标输电通道的强对流大风观测的结果;观测方式包括:激光或微波。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融合激光测风技术高灵敏度与微波测风技术强穿透、弱衰减等优点,将激光雷达与微波雷达进行系统集成,以及自动判断当前外界环境,实现了自适应切换激光/微波作为强对流大风观测的主通道,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观测准确性,进而实现输电通道强对流大风的精确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5660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72871.X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波修复变电站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装置及方法,方法包括:将待修复的变电站土壤与氧化剂的混合物在250‑1000 W的微波下进行处理30‑60min。装置包括:微波发生系统、调谐器与石英反应器;微波发生系统包括相连的微波发生器和环形器,环形器与调谐器相连,调谐器与石英反应器相连。本发明通过待修复的变电站土壤与氧化剂的混合物在微波下处理,实现了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的修改,该净化工艺相比于传统方法的污染物处理功能,还可实现污染物的无害化,并且可以进行同时脱除土壤中不同污染物,流程简单,装置减少,有效节省了用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8546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88269.7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固化透明防冰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涂层的制备材料以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0.01‑0.02份SiO2纳米粒子、0.08‑0.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006‑0.008份的光引发剂、以及0.85‑1.15份四氢呋喃;将上述组分制备所得溶液喷涂到基材表面,经蒸发和紫外光固化后得到所述光固化透明防冰涂层。本发明通过加入SiO2纳米粒子在防冰涂层表面形成纳米结构,提供疏水性能;通过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涂层基质,实现防冰涂层的高透光率;通过加入光引发剂促使修饰后的PDMS聚合;通过加入所述四氢呋喃实现良好的喷涂和成膜性能。本发明制备的透明防冰涂层制备方法简单,透明度高,防冰性能良好,可满足包括传感器镜头、光伏发电板等器件的防冰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35167.2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剑 , 张国强 , 杨加伦 , 范文琪 , 张思航 , 李晨 , 古衡 , 刘彬 , 李丹煜 , 马潇 , 赵彬 , 杨知 , 赵斌滨 , 刘毅 , 孔小昂 , 张宏杰 , 刘畅 , 展雪萍 , 任西春 , 李孟轩 , 姬昆鹏 , 金欢 , 王轶 , 石江涛 , 路知源 , 付云洪 , 王盼盼 , 王彦东 , 陈欢
IPC: H02G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被动防风偏装置,包括:翼型主体以及固定安装于翼型主体的安装部件;所述翼型主体呈流线翼型结构,通过所述安装部件固定安装于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串下方连接的金具上;所述流线翼型分为两面,一面为相对鼓出面,方向朝下,一面为相对平坦面,方向朝上;所述被动防风偏装置迎风时,上部气流流速小于下方气流流速,上方压强大于下方压强,产生垂直向下的压力,减少风偏角度,且所受风力越大,转化为朝下的作用力就越大,防风偏效果愈加明显;且所述被动防风偏装置具有一定重量,可以类似重锤起到一定的配重作用,进一步减小风偏角度,降低风偏故障发生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4897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40777.X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52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8B2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施工扬尘监测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扬尘监测识别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改进的U‑Net模型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得到模型权重文件;基于采集的当前施工现场扬尘图片,利用模型权重文件获取标注扬尘区域后的当前施工现场扬尘图片及其置信度;根据标注扬尘区域后的当前施工现场扬尘图片及其置信度,进行扬尘警报。本发明不仅可以广域大范围监测识别扬尘情况,自动判断施工场地出现扬尘,并通过报警系统提示施工人员加以改进完善,还提高了施工环境,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破坏,保护施工人员和工地周围人员的健康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222259578U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23401607.4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孟轩 , 杨知 , 石江涛 , 张思航 , 刘畅 , 张乐 , 刘彬 , 魏茂荣 , 李丹煜 , 蔡博文 , 马潇 , 寇奥永 , 赵斌滨 , 何叶飞 , 赵彬 , 张国强 , 张磊 , 唐海涛 , 刘毅 , 汉京善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自适应风偏监测装置,包括:连接在输电线路中悬垂绝缘子串末端的自适应角度结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自适应角度结构另一端固定有配重件的固定滑竿、以及安装在固定滑竿上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自适应角度结构用于:当悬垂绝缘子串在大风作用下发生风偏时,固定滑竿带动所述距离传感器在配重件的作用下移动,使得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探头方向始终与塔身方向垂直;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装置与杆塔之间的距离,并发送至远端服务器;利用固定于悬垂绝缘子串上的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结合自适应角度结构实现对杆塔风偏距离的实时测量,具有安装方式简单、成本低、功耗低、监测效果直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2127615U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20235990.6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剑 , 张国强 , 杨加伦 , 范文琪 , 张思航 , 李晨 , 古衡 , 刘彬 , 李丹煜 , 马潇 , 赵彬 , 杨知 , 赵斌滨 , 刘毅 , 孔小昂 , 张宏杰 , 刘畅 , 展雪萍 , 任西春 , 李孟轩 , 姬昆鹏 , 金欢 , 王轶 , 石江涛 , 路知源 , 付云洪 , 王盼盼 , 王彦东 , 陈欢
IPC: H02G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被动防风偏装置,包括:翼型主体以及固定安装于翼型主体的安装部件;所述翼型主体呈流线翼型结构,通过所述安装部件固定安装于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串下方连接的金具上;所述流线翼型分为两面,一面为相对鼓出面,方向朝下,一面为相对平坦面,方向朝上;所述被动防风偏装置迎风时,上部气流流速小于下方气流流速,上方压强大于下方压强,产生垂直向下的压力,减少风偏角度,且所受风力越大,转化为朝下的作用力就越大,防风偏效果愈加明显;且所述被动防风偏装置具有一定重量,可以类似重锤起到一定的配重作用,进一步减小风偏角度,降低风偏故障发生概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