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1314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494995.5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IPC: G06F30/20 , G06Q50/04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可靠性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构建产品的三维几何模型、物理模型和疲劳寿命模型;基于疲劳寿命模型的寿命信息,构建基于疲劳仿真的概率寿命模型;基于产品的故障物理模型构建基于故障机理的概率寿命模型;基于历史可靠性测试数据模型构建基于数据的概率寿命模型;建立基于疲劳仿真的降阶模型、基于故障物理模型的降阶模型、基于数据的降阶模型;构建产品的逻辑模型;基于逻辑模型的故障传递关系以及各降阶模型的故障信息,构建产品的故障传递模型;基于故障传递模型以及各降阶模型传递的可靠性信息,构建产品的可靠性数字孪生模型。本发明为产品的正向研制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提质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086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64123.0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动筒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作动筒试验装置包括安装件及加载机构。所述安装件用于安装待试验的作动筒;所述加载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一侧,所述加载机构用于对所述待试验的作动筒的活塞杆按照预设加载条件加载负载。通过加载机构对待试验的作动筒的活塞杆按照预设加载条件加载负载,从而能够准确地模拟作动筒各类实际使用工况,进而能够对待试验的作动筒的密封性能进行准确地试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48794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241509.0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安全性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无人机的飞机级功能需求信息,所述飞机级功能需求信息用于表征所述无人机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实现的功能;根据所述飞机级功能需求信息,获取所述无人机的系统级功能需求信息;根据所述系统级功能需求信息,确定所述无人机的系统级控制行为,所述系统级控制行为用于表征所述无人机的各个子系统在实现相应的功能时所进行的具体操作行为;针对所述无人机的系统级控制行为,生成所述无人机的安全性约束执行措施,所述安全性约束执行措施用于降低所述无人机发生危险的概率。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了对无人机进行安全分析的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5137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40240.1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液氮冷却设备的可靠性试验装置以及试验系统。适用于液氮冷却设备的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用于放置液氮冷却设备;液氮罐;液氮管道,液氮管道伸入试验箱内,液氮管道进液端连通液氮罐,液氮管道出液端用于连通液氮冷却设备;第一调节阀,设于液氮管道上;流量传感器,设于液氮管道上;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第一调节阀、流量传感器的控制端,控制器用于控制液氮冷却设备的液氮流量。控制器根据流量传感器采集的液氮管道流量,控制第一调节阀的开度,以控制流入液氮冷却设备的液氮流量,以便模拟液氮冷却设备的实际工况环境进行液氮冷却,实现可靠性试验,满足液氮冷却设备试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76038.1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 G01R31/378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F30/27 , G06N3/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失效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池的电芯失效数据;电芯失效数据包括电芯结构变化数据和电芯性质变化数据;将电芯失效数据输入至失效预测模型,得到待测电池的电芯失效结果;失效预测模型是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神经网络构建得到的。采用本方法能够通过失效预测模型对电芯失效数据进行解析,可以直接确定出待测电池是否失效,提高了待测电池失效的准确性和预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97400.3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IPC: G01M15/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附件高低温湿热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环境箱,环境箱用于放置待试验附件;液压装置,液压装置与待试验附件连接,用于为待试验附件提供油液;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与待试验附件连接,用于为待试验附件提供转动功率,以模拟待试验附件的工作状态;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环境箱、液压装置和传动装置均连接,用于对环境箱的温度参数和湿度参数进行配置、对液压装置和传动装置的模拟参数进行配置,模拟参数包括压力参数、流量参数、转速参数和振动参数。采用该系统可以综合考虑影响附件试验结果的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7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76431.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成附件温度冲击试验系统、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所述系统包括:试验箱,用于放置待测成附件;温控箱,所述温控箱与所述试验箱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动门,所述温控箱包括第一温度调节模块,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温控箱中的环境温度调节至预设的第一测试温度范围内,其中,在所述活动门开启的情况下,所述温控箱与所述试验箱相连通,所述待测成附件受到温控箱中环境温度的冲击;数据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所述待测成附件在受到温度冲击时的温度冲击试验数据。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成附件环境适应性试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8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73586.8
申请日:2023-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IPC: G06F30/20 , G05B23/0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备任务可靠性定量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计算能够有效验证装备任务可靠性指标的抽样次数,对目标装备的故障模式进行抽样,得到任务执行时间区间内目标装备可能发生的初始故障模式组合;对目标装备进行故障注入试验,根据故障注入试验结果从初始故障模式组合中确定目标故障模式组合,目标故障模式组合为会导致目标装备任务执行失败的故障模式组合;根据目标故障模式组合和抽样次数,验证目标装备的任务可靠性指标是否满足。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增加任务可靠性验证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8039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0328058.4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机环耦合系统事故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和设备。其中,人机环耦合系统事故模型生成方法根据事故过程涉及的行为模块,以及事故原因对应的不安全因素模块生成事故过程直接模型,并进一步将调查分析结果对应的诱因模块加入到事故过程直接模型中,从而生成并输出人机环耦合系统事故模型。该模型能直观描述人机环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和界面,以反应链形式展示事故的发生和传播过程;并且,可依据此模型开展安全性分析,得到事故背后的隐藏不安全因素,可应用性强。即使是缺乏经验的相关人员也能对事故开展深层次的分析,并形成直观的事故模型,为事故分析后的危险缓解措施制定提供依据,分析结果可为同类型飞行器提供经验和具体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93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34200.7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耗损件的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至少两个待维修设备对应的维修数据,维修数据包括各个待维修设备的故障概率和耗损件的参考消耗数量;基于维修数据,从至少两个待维修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并根据目标设备和维修数据,确定耗损件满足率;基于耗损件满足率和预先设定的目标满足率,确定耗损件的目标规划量。本申请实现了对于损耗件的目标规划量的确定,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缺少损耗件预测方法的缺陷,实现了预测维修待维修设备时消耗耗损件的目标规划量,实现了对于损耗件对应目标规划量的快速确定,保证了确定损耗件的目标规划量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