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自动收液能力的液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36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09024.4

    申请日:2023-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自动收液能力的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组、液冷设备、集液设备,所述液冷机组通过冷却液输入管路和冷却液输出管路与液冷设备相连。本发明中,通过补气组件的设置,可在液冷设备内部压力小于大气压后,将外部空气补入至液冷设备中,由于在收液过程中空气不断通过设备高处进入到液冷设备内部,能够保证进气口的绝对压力维持在一个大气压左右,从而在进气口和收液泵入口形成一个较大的压力差值,从而保证冷却液不断经过液冷设备内流入集液设备,实现系统的良好收液;同时通过第一阀门的设置,检修时可实现对液冷机组和液冷设备之间的冷却液的隔断,仅对液冷设备内的冷却液进行抽取,便于冷却液回收,同时降低了成本。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液冷组件的放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60701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656751.2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液冷组件的放液装置。包括支架机构、充气机构和储液机构;支架机构的支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贯通支板的通孔,每侧通孔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插座和管接头;充气机构通过软管连通着支板一端的管接头;储液机构包括储液容器;储液容器通过软管连通着支板另一端的管接头;使用时,将待放液的电子设备液冷组件的冷却液管道进口、出口分别与支板两端的连接插座连通;通过充气机构将空气挤入待放液的电子设备液冷组件中,迫使冷却液从另一侧流入储液机构内,待电子设备液冷组件中的冷却液排放干净,将储液机构移至合适的位置,放出并收集冷却液。本装置既能对电子设备液冷组件充分放液,又能收集冷却液,保证设备使用区域的清洁度。

    天线阵面除冰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5374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047442.0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阵面除冰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天线阵面除冰技术领域。所述除冰设备包括:导风板、雷达设备机箱和能够正反转的风扇;导风板能够自由启闭;除冰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启导风板,风扇正向鼓风,使得雷达设备机箱工作产生的热空气穿过导风板流向天线阵面,实现天线阵面除冰功能;除冰设备利用雷达设备机箱工作产生的热量,将其引导至天线阵面,实现除冰功能,相较于在天线阵面上设置加热设备,节约了大量的设备成本和耗电成本;并且在炎热天气和阴雨天气,关闭导风板,风扇反向鼓风,既能保证雷达设备机箱的散热,又能防止天线阵面过热,并且杜绝雨水进入雷达设备机箱。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液冷组件的放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60701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0656751.2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液冷组件的放液装置。包括支架机构、充气机构和储液机构;支架机构的支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贯通支板的通孔,每侧通孔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插座和管接头;充气机构通过软管连通着支板一端的管接头;储液机构包括储液容器;储液容器通过软管连通着支板另一端的管接头;使用时,将待放液的电子设备液冷组件的冷却液管道进口、出口分别与支板两端的连接插座连通;通过充气机构将空气挤入待放液的电子设备液冷组件中,迫使冷却液从另一侧流入储液机构内,待电子设备液冷组件中的冷却液排放干净,将储液机构移至合适的位置,放出并收集冷却液。本装置既能对电子设备液冷组件充分放液,又能收集冷却液,保证设备使用区域的清洁度。

    一种一体式冷却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0498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22627.3

    申请日:2016-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136 H05K7/20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冷却装置。包括液冷系统和风冷系统;液冷系统包括串联的储液箱、过滤器、循环泵和冷板,所述风冷系统包括风机组件、风机电源、风冷散热机构和风道静压腔;所述风冷散热机构由并列的散热翅片组成。液冷系统和风冷系统均设于冷板的一侧面上;冷板上设有冷却介质管路,风冷散热机构对应设于冷却介质管路处的冷板上。本发明将冷板与二次冷却设备的风冷散热翅片进行了集成,减少设备量,降低各层热阻,使装置的冷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比纯风冷装置降低温升40℃,同时还节省3U(133mm)的高度空间。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集成度高、管路简单、易于控制调节、节能降噪等优点,可满足大型分布式发射机组或其它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

    一种基于毛细力驱动的整体式两相流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7380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64191.9

    申请日:2021-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毛细力驱动的整体式两相流散热装置,包括两相流冷板和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集成安装在两相流冷板的冷凝端,两相流冷板的蒸发端安装有电子设备,两相流冷板内设置有连接冷凝端和蒸发端的毛细流道,液态的散热工质能够沿毛细流道从冷凝端流向蒸发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在外部设置散热工质管道和二次换热系统,集成度高,能够避免系统泄漏导致电子设备损坏的风险,安全性好;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散热工质通过热虹吸效应,从两相流冷板的蒸发端流向冷凝端,冷凝液化后,又在毛细力作用下,逐渐回流到蒸发端,实现散热工质的循环流动,不需要外加工质泵等动力设备,提高了散热装置的可靠性。

    一种散热性能测试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6626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817526.4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盘,底盘上架设有移动架,移动架上悬空设置有能够改变高度的一体化热源,底盘上隔热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表面可拆卸的固定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一体化热源与散热组件接触的部分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的散热性能测试装置的优点在于:将一体化热源悬空挂在底盘上,散热组件放置在底盘上,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散热组件,并保证热源与散热组件的有效接触,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采集散热组件和散热组件的热源温度,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一体化热源的温度达到测试温度,并直接得到散热组件表面的温度是否超过预设值的结果,省去了中间的计算环节,结果更加直观。

    一种随动式冷却液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5709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02701.2

    申请日:2018-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随动式冷却液输送装置,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第一水铰链、第二水铰链、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动密封件;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套接,且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所述动密封件,所述外套管通过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水铰链连接,所述内套管通过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二水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水铰链和所述第二水铰链均可连接有雷达阵面;本发明的结构设置既能适应机动式雷达的展开和收缩需求;又能满足雷达的折叠、翻转等功能要求,并可根据不同的工作情况进行具体的结构改变,提高所述随动式冷却液输送装置的适用性。

    一种一体式冷却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04984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122627.3

    申请日:2016-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冷却装置。包括液冷系统和风冷系统;液冷系统包括串联的储液箱、过滤器、循环泵和冷板,所述风冷系统包括风机组件、风机电源、风冷散热机构和风道静压腔;所述风冷散热机构由并列的散热翅片组成。液冷系统和风冷系统均设于冷板的一侧面上;冷板上设有冷却介质管路,风冷散热机构对应设于冷却介质管路处的冷板上。本发明将冷板与二次冷却设备的风冷散热翅片进行了集成,减少设备量,降低各层热阻,使装置的冷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比纯风冷装置降低温升40℃,同时还节省3U(133mm)的高度空间。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集成度高、管路简单、易于控制调节、节能降噪等优点,可满足大型分布式发射机组或其它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

    集成导冷与穿透式液冷的高效散热插箱

    公开(公告)号:CN118434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30774.6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导冷与穿透式液冷的高效散热插箱,包括机箱,机箱通过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下冷板和上冷板构成容纳空间,机箱的容纳空间内设置有背板、干式导冷插件和穿透式液冷插件,下冷板和上冷板均设置有流道,干式导冷插件通过接触传热至下冷板和上冷板,穿透式液冷插件通过流体分汇组件与下冷板和上冷板的流道连通,通过冷却液在穿透式液冷插件内的流动以带走热量;干式导冷插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冷板、第一发热模块和第一盖板,第一导冷板位于第一发热模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热衬垫。本发明可以同时满足干式导冷插件与穿透式液冷插件的使用需求,又实现了结构尺寸紧凑、集成度高,重量轻、无噪音等性能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