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066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211978.7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常规尺寸共形曲面反射板制造工艺及设备包括分段数控加工共形反射板,利用保形工装对共形反射板进行整体铆接;根据预拉伸材料规格数据设计共形反射板的分段反射板,利用五轴数控加工、粗精加工、自然时效工艺分段加工共形反射板,以得到分段反射板;利用与共形反射板共形的共形装配工装,铆接分段反射板的分段处,以装配共形反射板;利用预设温度条件及时效条件低温去应力,以消除共形反射板的装配应力;并利用三坐标检测和摄影测量法监测共形反射板的面轮廓度和尺寸精度。解决了大曲率特征共形反射板加工及反射板轮廓度和连接器等安装位置处的尺寸精度控制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83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91972.X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多单元天线振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单元腔体,所述单元腔体内安装有微带天线,所述壳体使用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或全碳纤维复合材料整体成型制备,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穿过壳体与微带天线连接的射频连接器。本发明还提供了天线振子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轻质碳纤维材料制作壳体,相对于铝合金材料能够减重三分之一,在实际使用、安装、中转等环节,均能够因重量的减少而大大提高产品性能及工作效率,通过射频连接器穿过壳体与微带天线连接实现电路导通,确保信号的正常。
-
公开(公告)号:CN11082840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46489.2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热流密度微通道热沉冷板,包括微通道热沉和工质分配冷板,微通道热沉包括热沉上盖板与热沉下腔体;热沉上盖板与热沉下腔体密封连接形成冷却腔体;工质分配冷板包括冷板上盖板与冷板下腔体;冷板上盖板与冷板下腔体密封连接形成流通腔体,流通腔体和冷却腔体连通,冷却腔体内设置有热沉微通道单元,热沉微通道单元包括若干交叉阵列方式分布的肋片,超高热流密度芯片对应热沉微通道单元紧密贴合在热沉下腔体外表面,流通腔体与冷却液循环装置连通;本发明通过对微通道肋片结构属性进行优化后,在降低流动阻力同时,进一步增加换热面积与流动紊流程度,进而大幅度增加散热性能,并降低装置的装配与加工困难度,提高可靠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082840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1146489.2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热流密度微通道热沉冷板,包括微通道热沉和工质分配冷板,微通道热沉包括热沉上盖板与热沉下腔体;热沉上盖板与热沉下腔体密封连接形成冷却腔体;工质分配冷板包括冷板上盖板与冷板下腔体;冷板上盖板与冷板下腔体密封连接形成流通腔体,流通腔体和冷却腔体连通,冷却腔体内设置有热沉微通道单元,热沉微通道单元包括若干交叉阵列方式分布的肋片,超高热流密度芯片对应热沉微通道单元紧密贴合在热沉下腔体外表面,流通腔体与冷却液循环装置连通;本发明通过对微通道肋片结构属性进行优化后,在降低流动阻力同时,进一步增加换热面积与流动紊流程度,进而大幅度增加散热性能,并降低装置的装配与加工困难度,提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06625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211978.7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常规尺寸共形曲面反射板制造工艺及设备包括分段数控加工共形反射板,利用共形装配工装对共形反射板进行整体铆接;根据预拉伸材料规格数据设计共形反射板的分段反射板,利用五轴数控加工、粗精加工、自然时效工艺分段加工共形反射板,以得到分段反射板;利用与共形反射板共形的共形装配工装,铆接分段反射板的分段处,以装配共形反射板;利用预设温度条件及时效条件低温去应力,以消除共形反射板的装配应力;并利用三坐标检测和摄影测量法监测共形反射板的面轮廓度和尺寸精度。解决了大曲率特征共形反射板加工及反射板轮廓度和连接器等安装位置处的尺寸精度控制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91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19248.9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雷达阵面转杆,包括杆体、天线安装底座、支撑座、末端连接件;所述杆体包括泡沫芯以及玻璃纤维预制层;所述天线安装底座连接所述杆体,所述末端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所述杆体的两端连接所述末端连接件。本发明还公开雷达阵面转杆制备方法,S1:加工出泡沫芯;S2:在泡沫芯表面依次铺贴玻璃纤维预浸料,在泡沫芯外部形成玻璃纤维预制层,继而形成预制杆体;S3:将预制杆体外封装真空袋,真空条件下加温固化;S4:将成型好的杆体两端连接末端连接件,杆体长度方向上连接天线安装底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高透波的特点,可解决上层转杆对下层天线单元的干扰问题;具备足够的强度,可满足小截面、长跨距的使用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1338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96191.3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阵面副瓣电平的波导阵列天线阵面及其装配方法,包括:安装底板和多个波导天线单元;多个波导天线单元阵列布置在安装底板上,波导天线单元每行数量相等,奇数行与奇数行对齐,偶数行与偶数行对齐,偶数行与奇数行交错排列,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波导天线单元之间均预留有预设间隙,预设间隙小于波导天线单元的反射板的一半;其中,每个波导天线单元的反射板与同一行内的下一个相邻的波导天线单元的反射板之间连接有柔性导电件;且每个波导天线单元的反射板与下一个相邻行的对应的波导天线单元的反射板之间连接有柔性导电件。本发明解决了因阵面分块设计带来的副瓣电平增加、接收灵敏度降低的问题,提高了雷达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36584.7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距高精度安装基础及其安装方法,框架模块包括框架本体和多个地脚螺栓,框架本体上设有围绕所述框架本体布置的多个调节法兰和多个地脚法兰,每个调节法兰上安装有调节螺杆,多个地脚螺栓分别安装在多个地脚法兰上。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大跨距高精度安装基础,通过框架模块的设计实现了组成单元的模块化、标准化、多维可拓展性设计和制造,调节螺杆可实现框架模块的水平度调节,有效避免了地平度低对框架模块的地脚法兰的水平度影响,水泥浇注和固化后能够保持多个安装基础之间的位姿精度,并且地脚螺栓与安装区域水泥基础结合保证雷达安装的可靠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