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05354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610130263.X
申请日:2006-12-1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温差发电模块的整体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单体焊接模具中焊接成的P型温差电材料和N型温差电材料单体对高度切割一致后,放入石墨材料制成的整体焊接模具中,将带有焊料的一体化电极组合板一一对应放在P型温差电材料和N型温差电材料上面,由整体模具压板压住,放入真空焊接炉,一次性焊接成温差发电模块的整体。由于采用了一体化电极组合板,可一次性将多个单体对焊接成温差发电模块的整体,使得发电器结构紧凑,提高了质量比功率,同时也提高了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782680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410093832.9
申请日:2004-12-03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差电元器件热电转换效率的测试方法,包括下列过程:①用普通功率表测量温差电元器件的电功率P;②用温差电热功率计置于温差电元器件的冷面,测量热电势ε,通过下式计算出热功率Q:Q=Aε+B,所述A和B由温差电热功率计标定过程确定;③通过下式计算温差电元器件的热电转换效率η:η=P/Q+P。由于采用了测定温差电元器件冷面输出的热功率,避免了测定输入热功率,避免了温差电元器件侧面对流、辐射热损失防护问题,提高了热电转换效率的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8785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31882.2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IPC: G01R31/382
Abstract: 一种基于开路电压‑荷电量特征曲线的锂原电池SOC估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选定锂原电池体系,建立不同放电倍率下,该体系锂原电池的开路电压与电池荷电量的第一关系曲线;根据所述第一关系曲线建立拟合模型;选取放电倍率作为参变因子,通过matlab将所建立的拟合模型进行建模,建立基于锂原电池开路电压、放电倍率和电池荷电量的关联模型;通过在该关联模型中上传电池开路电压和放电倍率值计算电池当前状态的荷电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原电池荷电量快速估算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针对无BMS系统用于监测锂原电池用电量的情况下,对判断锂原电池剩余容量并提高电池实际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防止锂原电池因过放电发生安全事故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0503117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510122212.8
申请日:2005-12-07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IPC: B23K1/008 , B23K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温差发电器焊接方法,用模具分别将N型材料和P型材料压制成圆柱体,模具腔体的一个孔中放入下电极、N型材料、上电极,放入炉中进行焊接,取出后对N型材料再进行二次焊接,将导流铜片放入下模腔中,盖上托盘和底板,加入银铜焊料片,腔体中的左模孔放入已焊电极的N型单体,右模孔依次放入下电极、P型材料和上电极,套上上模腔和石墨垫,中心管,盖上定位板,定位板上的螺钉对准焊接件中心,用螺母固定,调整定位板上的螺钉,将温差发电器焊接装置放入炉中后将P型、N型材料钎焊成一整体。温差电材料不受损,焊接强度好,可靠性高,焊接接触电阻低,并能使不同配比的P型、N型材料相互匹配,提高了温差发电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20927C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410093832.9
申请日:2004-12-03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差电元器件热电转换效率的测试方法,包括下列过程:①用普通功率表测量温差电元器件的电功率P;②用温差电热功率计置于温差电元器件的冷面,测量热电势ε,通过下式计算出热功率Q:Q=Aε+B,所述A和B由温差电热功率计标定过程确定;③通过下式计算温差电元器件的热电转换效率η:η=P/(Q+P)。由于采用了测定温差电元器件冷面输出的热功率,避免了测定输入热功率,避免了温差电元器件侧面对流、辐射热损失防护问题,提高了热电转换效率的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982706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510122320.5
申请日:2005-12-13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温差电余热回收发电装置,包括温差发电器,其特点是:所述温差发电器冷面上设置有散热部件,所述温差发电器热面上设置有集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温差发电器和集热部件之间的空隙设置有绝热材料。由于采用模块式结构,其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串、并联形式在电路上使用,按照输出电压和功率的需要,在较大的功率范围内构建一种温差电余热回收发电系统。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环保型节能产业,对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790763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410093959.0
申请日:2004-12-1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差发电器用导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导流电极特点是将基体粉末材料和过渡活性材料分层压制在一起,构成温差发电器用导流电极;其制备方法为:①将基体粉末材料和过渡活性材料分别进行研磨、过筛;②将研磨、过筛后的所述过渡活性材料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然后放入基体粉末材料再进行压制,依此顺序压制成所述的温差发电器用导流电极;③取出压制后的温差发电器用导流电极,进行烧结、保温、退火、冷却,取出后成为最终的温差发电器用导流电极。该方法制备出的导流电极焊接电阻小,焊接强度高,焊接浸润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电池放电电流密度大,提高了温差电的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5277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28152.0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IPC: H01M4/70 , H01M50/536 , H01M50/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密封圆柱形锂原电池抗力学负极集流结构,属于锂原电池技术领域,所述锂原电池的负极耳从电芯底部引出后与壳体底部焊接;或锂原电池的负极耳从电芯顶部引出后夹在壳体与壳盖之间,在壳体与壳盖焊接时一同焊接;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填补在电芯与壳盖之间空隙的圆环;位于负极耳与壳体之间的胶带,所述胶带贴附于负极耳上;且胶带的宽度为极耳宽度的1.2‑2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几乎不增加电池重量、不减少电池容量的同时保证电池负极集流的高可靠性,防止在强力学环境下由于负极集流体强度薄弱造成的电池失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3420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37884.X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锂氟化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性能锂氟化碳电池包括:正极活性物质为氟化碳;所述总粉量为正极中所有固体粉状物质,包括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导电剂为SP、VGCF、碳纳米管、石墨烯和乙炔黑的一种或几种;粘合剂为瓜尔豆胶、羧甲基壳聚糖和琼脂糖的一种或者几种;电解液为电解液采用锂盐LiClO4、LiTFSI、LiBF4中的至少一种,溶剂采用PC、EC、DEC、DMC和EMC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比能量和贮存性能,改进正极导电性、缓解电池膨胀,抑制正极与电解液副反应的高性能锂氟化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0394625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410093959.0
申请日:2004-12-1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差发电器用导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导流电极特点是将基体粉末材料和过渡活性材料分层压制在一起,构成温差发电器用导流电极;其制备方法为:①将基体粉末材料和过渡活性材料分别进行研磨、过筛;②将研磨、过筛后的所述过渡活性材料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然后放入基体粉末材料再进行压制,依此顺序压制成所述的温差发电器用导流电极;③取出压制后的温差发电器用导流电极,进行烧结、保温、退火、冷却,取出后成为最终的温差发电器用导流电极。该方法制备出的导流电极焊接电阻小,焊接强度高,焊接浸润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电池放电电流密度大,提高了温差电的转换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