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海自承压电池组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64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22806.6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深海自承压电池组结构,包括底座和壳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池组被置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围成的密闭腔内;在所述壳体内还构置有若干皮囊。本申请一种深海自承压电池组结构,可自适应0‑13000m深度范围内的承压强度,安装稳定可靠且拆装方便,便于操控起运,整体承压强度高,且还能保证在高强压深海环境中稳定供电,亦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在深海中被磕碰而出现破裂的风险。

    一种基于电流和温度状态信息的锂原电池SOC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3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407563.3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流和温度状态信息的锂原电池SOC估算方法:选定同一类型的锂原电池,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按设定的功率或电流放电至截止电压,放电过程中记录电池累计放出容量;依据测试结果建立一个以环境温度为自变量,电池容量为因变量的数组列表,选定电池的额定容量,建立数学模型;实时采集锂原电池当前环境温度,计算当前温度为时电池的放电容量;实时采集锂原电池放电电流,计算锂原电池已放电容量。本发明实现了锂原电池在线SOC的实时估算和实时修正,提高了电池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能够防止锂原电池出现过放电的情况,更能为整机产品提供可靠准确的电池剩余容量信息,为整机产品使用策略制定和实时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

    一种全密封圆柱形锂原电池抗力学负极集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65277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28152.0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密封圆柱形锂原电池抗力学负极集流结构,属于锂原电池技术领域,所述锂原电池的负极耳从电芯底部引出后与壳体底部焊接;或锂原电池的负极耳从电芯顶部引出后夹在壳体与壳盖之间,在壳体与壳盖焊接时一同焊接;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填补在电芯与壳盖之间空隙的圆环;位于负极耳与壳体之间的胶带,所述胶带贴附于负极耳上;且胶带的宽度为极耳宽度的1.2‑2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几乎不增加电池重量、不减少电池容量的同时保证电池负极集流的高可靠性,防止在强力学环境下由于负极集流体强度薄弱造成的电池失效问题。

    一种大面积双金属片的粘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971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607094.0

    申请日:2010-12-27

    Inventor: 周威 李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面积双金属片的粘接方法,步骤包括:(1)清理双金属片表面;(2)在装配架底板上自下至上依次放置第一片不锈钢片、第一片金属负极板、第一片隔离金属箔,按第一片排列顺序依次排列第二片不锈钢片继续向上排列,至第N片不锈钢片、第N片金属负极板、第N片隔离金属箔,第N+1片不锈钢片;(3)将装配架底板置入真空室,进行真空室焊接。本发明实现了大面积金属负极和隔离金属箔零电阻完全粘接,提高了电池性能、质量可靠、生产效率高的特点;本发明焊接用真空室压力不高于-0.8kgf/cm2,调整焊接压力为17MPa~20MPa,有效防止了被焊接物体的氧化。

    一种用于锂金属氧化物电池的压紧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9203404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23003135.2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锂金属氧化物电池的压紧组件,包括电池壳、电池盖和压紧构件,电池组合置于由所述电池壳和所述电池盖围成的空腔内,所述压紧构件连接所述电池壳与所述电池盖,可使所述电池盖压紧所述电池壳,以夹紧所述电池组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电池盖和电池壳之间设置多组压紧构件,以使电池盖可相对于电池壳在电池组合的厚度方向位移,以夹紧空腔内的电池组合,即使当放电过程中电池厚度收缩后,依然能保持电池组合处于被压紧的状态,电池不会发生鼓胀;设置拉杆、弹性件和两个连接块相互配合,不再组要其他外力压紧电池组合,空腔也不再需要密封,使得整体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

    一种电堆用循环电解液分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111174U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20211277.0

    申请日:2011-06-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堆用循环电解液分配装置,包括两个以上并联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带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电池单体上靠近进水口的电极表面置有三个及以上左右对称的进水分液条、电池单体靠近出水口的电极表面置有三个及以上左右对称的出水分液条,所述相邻两个进水分液条之间构成放射状通道作为进水流道。本实用新型由于相邻两个进水分液条之间构成了放射状通道作为进水流道,加宽了电解液的流道截面积,减小了电池单体的压损,保证了对漏电电流要求不高的多个电池单体并联成电堆的电解液在各个电池单体之间均匀流动,有效提高了电池的比功率;在分液条两端置有导角,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电解液流动形成的涡结构,提高了电池的比能量和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