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进水口的拦污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14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986181.X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进水口的拦污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进水口的拦污栅结构,具有:拦污栅主体,布置在进水口内部,拦污栅主体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制有安装孔;安装板,布置在进水口内部与拦污栅主体两端连接板配合位置处,安装板上在与连接板上安装孔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固定螺栓,在穿过安装孔的固定螺栓上安装有螺母。如此,在进水口施工过程中,将安装板固定在进水口内,便于通过将拦污栅主体布置在进水口位置处时,将拦污栅主体两侧连接板上安装孔与进水口两侧安装板上固定螺栓配合,通过在穿过连接板上的固定螺栓上安装螺母并拧紧,实现将拦污栅主体安装在进水口处。

    一种钢护筒式顶管盾构机接收井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749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93091.X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护筒式顶管盾构机接收井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底端嵌入河床相对防渗层内的钢护筒和预设于钢护筒侧壁上的孔洞,与所述孔洞对应位置的钢护筒侧壁上具有供盾构机或顶管穿入的限位通道,并在所述限位通道内填充封堵物,用以封堵所述孔洞;在所述孔洞的洞口处环向设置止水材料,且止水材料与盾构机或顶管的外壁紧密贴合。本发明针对常规的顶管井无法适用于河道或水库水下环境的问题,发明了一种钢护筒式顶管盾构机接收井结构及施工方法,使得与取水口相连的首段输水管道也可采用顶管法施工,可大大缩短工程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一种新型长距离引水隧洞中继加压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1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76926.X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长距离引水隧洞中继加压结构及其运行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适用、安全的新型长距离引水隧洞中继加压结构及其运行方法,以实现资源合理利用,节省工程投资,解决长引水隧洞中继加压泵站布置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长距离引水隧洞中继加压结构,具有长引水隧洞、连接该隧洞的分水支洞或施工支洞,以及设置于所述分水支洞或施工支洞洞口用于所述长引水隧洞中部加压的地面加压泵站,地面加压泵站的泵站进水管通过所述分水支洞或施工支洞连接至所述长引水隧洞上游隧洞内,所述地面加压泵站的泵站出水管通过所述分水支洞或施工支洞连接至所述长引水隧洞下游隧洞内。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工程。

    巨型圆筒式调压室半圆形穹顶开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21817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173667.0

    申请日:2016-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E02B9/06 E21D9/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巨型圆筒式调压室半圆形穹顶开挖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巨型圆筒式调压室半圆形穹顶开挖方法,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满足工程施工进度,确保穹顶开挖成型质量及围岩稳定、及调压室井身的下挖安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巨型圆筒式调压室半圆形穹顶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穹顶至上而下以通气洞底板为界分成上、下两层进行开挖,上层至上而下分为第一、第二层。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解除断裂滑移型岩爆风险的高压注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343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03298.6

    申请日:2015-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7/18 E21B33/13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除断裂滑移型岩爆风险的高压注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除断裂滑移型岩爆风险的高压注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通过高压注水降低断裂带中围岩应力和能量的集中程度,有效解除岩爆风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掘进隧洞的前方具有深埋地下围岩的断裂带,从掘进隧洞至断裂带钻设2~3个与断裂带呈大角度相交的注水钻孔,且所述注水钻孔穿过断裂1~2m;注水钻孔内放置高压注水钢管并保证孔口段的注水钢管长度为2m,高压注水钢管的孔口端连接进水管接口;在注水钻孔的孔口部位设置密封橡胶圈,并在除断裂带附近以外的注水钻孔与高压注水钢管之间用水泥浆封堵。本发明适用于深埋硬岩地下工程领域。

    一种与盾构机接收井结合布置的取水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749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0392910.9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盾构机接收井结合布置的取水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现有接收井,所述现有接收井底端向下嵌入河床一定深度,顶端位于河面与河床之间合适的取水高程处;取水箱,所述取水箱罩设于现有接收井的顶端外,且其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现有接收井顶端相适配的通孔,使得河水经取水箱汇集后由现有接收井的顶端入口流入井内;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埋置于河床内一定深度处,且其入口端与所述现有接收井侧壁相连通,用于输送现有接收井内的河水。本发明安全可靠、结构简易、施工方便,充分利用原有接收井,将工程取水口与盾构机接收井结合布置,节约工程费用和工期;该方法适用性强、效果较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较好的实践参考。

    各向异性岩石损伤程度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31403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510320304.0

    申请日:2015-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向异性岩石损伤程度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各向异性岩石损伤程度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以直接量测损伤岩石不同方向的气体渗透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用于测试岩样的环向气体渗透系数和轴向气体渗透系数,装置包括对岩样轴向和环向加压的轴向加压装置和环向加压装置,岩样中间具有中间钻孔,该装置还具有加压盘、密闭套筒、加压泵、储水容器、压力表和量管,岩样上套有与岩样同轴的密闭套筒,岩样的上下两端与轴向加压装置之间垫有加压盘,加压泵经进气管接于岩样下端,岩样上端依次经出气管和量管接至储水容器内,出气管上接有压力表。本发明适用于地下工程领域。

    一种江中箱型取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84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56665.1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江中箱型取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其中,江中箱型取水结构包括钢套箱、定位钢管桩和混凝土浇筑层,钢套箱包括钢套箱钢板、定位钢管和取水钢管,钢套箱钢板为中空的箱型结构,定位钢管设置于钢套箱钢板的相对侧,取水钢管位于钢套箱钢板的侧壁并连通钢套箱钢板的内腔;定位钢管桩设置于水体的预设位置,定位钢管桩与钢套箱之间具有连接状态,在连接状态时,定位钢管桩与定位钢管套接以固定钢套箱;混凝土浇筑层至少部分浇筑于钢套箱以形成取水结构。该江中箱型取水结构能够减轻取水结构重量,确保满足功能要求同时,降低施工难度,保证施工质量。

    一种大型河床式取水头部顶面拦污栅

    公开(公告)号:CN118110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65893.6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河床式取水头部顶面拦污栅,包括拦污栅框架、拦污栅栅片、锚固件及节间连接件,拦污栅框架内设有拦污栅栅片,拦污栅框架之间通过节间连接件连接,拦污栅框架通过多个锚固件与取水头部侧的墙面连接,拦污栅框架包括边梁翼板、边梁腹板、主梁翼板、主梁腹板、次梁翼板、次梁腹板,主梁翼板、主梁腹板位于拦污栅栅片中部,边梁翼板、边梁腹板位于主梁翼板、主梁腹板两端,次梁翼板、次梁腹板位于主梁翼板、主梁腹板的中部,拦污栅栅片包括栅条隔板、栅条,栅条隔板、栅条与框架的主梁翼板焊接,所述栅条内设有多个栅条隔板。本发明实现拦污栅满足过栅流速要求,能够大流量过流,是一种耐用、防冲、可拆卸等适应性强的大跨度拦污栅结构。

    一种与盾构机接收井结合布置的取水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7490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92910.9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盾构机接收井结合布置的取水口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现有接收井,所述现有接收井底端向下嵌入河床一定深度,顶端位于河面与河床之间合适的取水高程处;取水箱,所述取水箱罩设于现有接收井的顶端外,且其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现有接收井顶端相适配的通孔,使得河水经取水箱汇集后由现有接收井的顶端入口流入井内;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埋置于河床内一定深度处,且其入口端与所述现有接收井侧壁相连通,用于输送现有接收井内的河水。本发明安全可靠、结构简易、施工方便,充分利用原有接收井,将工程取水口与盾构机接收井结合布置,节约工程费用和工期;该方法适用性强、效果较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较好的实践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