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5572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042356.6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 G06K9/6223 , G06K9/6247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智能技术的超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以解决超短期风力发电难以预测的挑战。所提方法在可用的原始数据基础上采用一系列数据处理技术,包括基于统计分析的输入变量选取、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技术的属性约简以及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特征子集划分,以获得更为相关及有效的浓缩数据作为预测的输入信息。所提方法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对输入信息进行训练学习,以获取输出预测结果。训练过程中通过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ANFIS参数优化求解,以降低预测误差。应用实际风电场的预测结果对该混合智能方法进行了评价,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达到有效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67496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401140.2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特征选取的多时间步长风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动态特征提取算法来挖掘历史的功率时间序列和公开的数值天气预报(NWP)数据的智能混合模型方法,以解决在不同时间步长下风力发电难以预测的挑战。所提方法在可用的原始数据基础上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的动态滤波方法来自动选择不同预测步长的输入变量;然后对于具备最优特征的输入数据,通过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来进行监督学习;模型应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ANFIS参数训练以达到最优预测效果;最后通过实际分布式风电机组的运行数据对所提出的混合智能模型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6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010935929.9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龙游县供电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集束搜索的采集运维工作规划方法,涉及电力运维领域。采集运维工作规划大多存在运行时间长,计算效果稳定性不高等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化各窗口优先队列;将给定工作时间分割为T个离散的时间节点;对于每一个时间节点,维护一个优先队列;2)遍历规划;基于集束搜索对于每一个时间窗口t,维护一个优先队列,用来保存在当前时间窗口中完成故障点维修获得维修效用最高的K个规划;直至规划遍历完成;3)比较所有维护的规划,得到总维修效用最高的规划。本技术方案平衡了规划效果和计算效率,减少搜索所占用的空间和时间,保留下一些质量较高的方案;其具有运行时间短,计算效果稳定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65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11416.9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浙江大学
Inventor: 黄晓尧 , 吴至复 , 孙宏斌 , 戴铁潮 , 徐昱 , 黄红兵 , 郭庆来 , 黄宇腾 , 杨强 , 张旭东 , 张建松 , 沈思琪 , 葛怀畅 , 王彬 , 潘昭光 , 俞天奇 , 董伟 , 刘艺娴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配电网全局碳流分布式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分布式输配电网中的电力属性数据确定全网功率分布;基于全网功率分布,进行潮流追踪,确定对应的基础矩阵及基础向量,构建逆流追踪矩阵;基于基础矩阵、基础向量及逆流追踪矩阵,对发输电主系统进行潮流追踪,计算得到发输电主系统中各节点的电碳因子分布;根据发输电主系统中各节点与配电从系统的连接关系确定边界节点,并将边界节点的电碳因子加入等值的发电机组作为配电从系统的输入,并通过对配电从系统进行潮流追踪,确定配电从系统中各节点的电碳因子分布,从而确定全局碳流分布。采用本方法能够在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的同时,也极大的节约了计算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00333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907625.1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的微网能量优化调度方法,包括:S1、获取随机线性控制系统;S2、根据步骤S1获取的随机线性控制系统构建自适应微网优化调度模型;S3、对步骤S2构建的自适应微网优化调度模型进行MPC优化调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的微网能量优化调度方法,在随机能源和储能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框架下,提出基于自适应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策略,并与基于场景构造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进行比较,并设计不同的自适应更新策略和不同调整参数的比较模型,本发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调度性能和模型的自适应性,降低系统的保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67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935929.9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龙游县供电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集束搜索的采集运维工作规划方法,涉及电力运维领域。采集运维工作规划大多存在运行时间长,计算效果稳定性不高等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化各窗口优先队列;将给定工作时间分割为T个离散的时间节点;对于每一个时间节点,维护一个优先队列;2)遍历规划;基于集束搜索对于每一个时间窗口t,维护一个优先队列,用来保存在当前时间窗口中完成故障点维修获得维修效用最高的K个规划;直至规划遍历完成;3)比较所有维护的规划,得到总维修效用最高的规划。本技术方案平衡了规划效果和计算效率,减少搜索所占用的空间和时间,保留下一些质量较高的方案;其具有运行时间短,计算效果稳定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763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510070207.0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PR传感芯片及其制备方法,SPR传感芯片包括平面玻璃基板,平面玻璃基板上覆盖有厚度大于150nm的第一金属膜,第一金属膜的顶面设有微孔阵列,每一微孔底部均覆盖第二金属膜,第二金属膜的顶面设有周期排列的若干纳米金属线。第二金属膜上产生的SPR既耦合到纳米金属线中产生LSPR,引起局域电磁场增强;又在微孔底部产生SPW,SPW在水平传播过程中受到微孔内壁的反射,从而与前向传播的SPW干涉形成驻波而被束缚在微孔内部,驻波的电磁场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双重增强可使灵敏度提高15~30倍;同时,微孔将SPW限制在一定区域,避免了信号的交叉干扰,有利于降低噪声,提高了SPR传感的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0479273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75284.2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2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PR成像传感器,包括光发射组件、光接收组件和光反射组件,所述光反射组件的成像传感芯片包括通过折射率匹配液耦合在反射棱镜反射面上的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背向反射棱镜的平面上镀有产生SPR现象的功能金膜,以及环绕功能金膜布置且倏逝波无法穿透的背景金膜;所述光接收组件的1/4波片的快轴与所述背景金膜在消光液体流经成像传感芯片时反射出的椭圆偏振光的长轴重合,所述检偏器的偏振方向与此时经1/4波片出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SPR成像传感器的调节方法和SPR成像传感芯片;本发明可以选取得到信噪比大、灵敏度高以及稳定性好的SPR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11416.9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浙江大学
Inventor: 黄晓尧 , 吴至复 , 孙宏斌 , 戴铁潮 , 徐昱 , 黄红兵 , 郭庆来 , 黄宇腾 , 杨强 , 张旭东 , 张建松 , 沈思琪 , 葛怀畅 , 王彬 , 潘昭光 , 俞天奇 , 董伟 , 刘艺娴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配电网全局碳流分布式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分布式输配电网中的电力属性数据确定全网功率分布;基于全网功率分布,进行潮流追踪,确定对应的基础矩阵及基础向量,构建逆流追踪矩阵;基于基础矩阵、基础向量及逆流追踪矩阵,对发输电主系统进行潮流追踪,计算得到发输电主系统中各节点的电碳因子分布;根据发输电主系统中各节点与配电从系统的连接关系确定边界节点,并将边界节点的电碳因子加入等值的发电机组作为配电从系统的输入,并通过对配电从系统进行潮流追踪,确定配电从系统中各节点的电碳因子分布,从而确定全局碳流分布。采用本方法能够在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的同时,也极大的节约了计算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05141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75462.5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能源互联网系统关系模型的关键耦合节点识别方法,包括狭义能源互联网构架,包括能源设备、能源微网、能源接口、能源交换机以及能源路由器,所述狭义能源互联网根据能源转化传输的特点和系统控制调度模式,可分为三层结构,包括能源路由器层、能源交换机层和能源接口层。本发明中,通过建立狭义能源互联网构架,利用能量源包括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发热装置和分布式储能装置,通过所述能源接口、能源交换机和能源路由器,进行主要为电能和热能的合理分配与管理、网络运行的安全可靠、能源使用的高效经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