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0409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70376.8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状布局的雷电预警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预报精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蜂窝状布局的雷电预警系统,将单点雷电预警装置按蜂窝状布局组网进行数据集成,包括至少3个单点雷电预警装置、后台服务器、客户终端,所述单点雷电预警装置带有可监测一定区域范围内大气电场值大小、方向、变化率物理参量及可监测雷电闪击发生时的光、电、磁和声音物理参量的传感器,并具有无线和有线通信功能模块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雷电预警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345967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79425.6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绝缘双护套潜油电泵电缆,其包括有三根缆芯导体,每一根缆芯导体外侧从内到外均依次包裹有:五层聚酰亚胺-氟复合薄膜组成的辅助绝缘层、三元乙丙橡胶层材质的主绝缘层、单根缆芯铅合金护套层、以及玻璃丝带垫层;所述三根被绝缘保护的缆芯导体彼此紧靠,集合形成缆芯组,所述缆芯组外侧包覆有:丁腈橡胶整体护套层,所述丁腈橡胶整体护套外侧包覆有镀锌钢带。采用了这种结构的潜油电泵电缆,提高了电缆的耐温等级以及耐压级别,降低了因电缆故障导致的躺井,提高了电泵运行寿命,从而减少了产量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984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103628.6
申请日:2010-01-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开采方法,其包括步骤:一,试注,在缝洞型油藏弹性能量不足时,正常注水之前,在一定周期内进行试注确定适合注水替油的井位,然后结合储集体类型确定注水速度;二,向该油藏内注入适量比重比原油大且与原油互不相溶的高比重液体,以补充地层亏空,恢复地层压力;三,关井,利用油与高比重液体重力分异使油与高比重液体发生置换,高比重液体下沉至储集体下部形成次生底水,从而向上驱油,抬升油水分界面;四,当井口压力恢复到基本稳定后开井进行采油。本发明通过向油井注入高比重且与原油不相溶的液体,如油田污水,使原油与油田污水发生置换,并汇聚在缝洞的上部或高部位的井底,从而再进行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201496051U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20004438.1
申请日:2009-08-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稠油掺稀井接力举升装置,为了解决稠油机采井的下泵深度和排量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及由于油稠而出现的过载停机、因掺稀量不稳或者不够导致稠油上返、泵卡烧电机和卡断泵轴等问题,在举升装置中的电潜泵上方通过变丝连接一过电缆封隔器,将掺稀液体与下地层产液充分隔开,避免掺稀液体产生的液柱压力造成能量严重不足的地层不出液和通过接力举升实现能量的传递,增大了地层的生产压差,并很好地解决了稠油井深抽问题,并满足排量和稠油降粘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3552736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396435.3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绝缘双护套潜油电泵电缆,其包括有三根缆芯导体,每一根缆芯导体外侧从内到外均依次包裹有:五层聚酰亚胺-氟复合薄膜组成的辅助绝缘层、三元乙丙橡胶主绝缘层、单根缆芯铅合金护套层、以及玻璃丝带垫层;所述三根被绝缘保护的缆芯导体彼此紧靠,集合形成缆芯组,所述缆芯组外侧包覆有:丁腈橡胶整体护套层,所述丁腈橡胶整体护套外侧包覆有镀锌钢带。采用了这种结构的潜油电泵电缆,提高了电缆的耐温等级以及耐压级别,降低了因电缆故障导致的躺井,提高了电泵运行寿命,从而减少了产量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