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6613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710964774.X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G63/183 , C08G63/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线性无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以及制备方法。该共聚酯具有脂肪族酯结构单元和芳香族酯结构单元,所述共聚酯在150℃、2.16kg负荷下采用ISO 1133‑2005方法测定的熔融指数为3.5‑5.2g/10min,在190℃、2.16kg负荷下采用ISO 1133‑2005方法测定的熔融指数为10‑20g/10min。本发明所述的共聚酯具有较低的熔融指数,并且具有较高的分子量,拉伸力学性能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98719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610956141.X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10/00 ,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110/02 , C08F4/6592 , C08F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通过表面改性剂对茂金属催化剂进行处理得到。本发明同时公开了所述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助催化剂负载在无机载体上;S2向负载了助催化剂的无机载体中加入茂金属化合物,得到茂金属催化剂;S3采用表面改性剂对步骤S2中得到的茂金属催化剂进行处理,得到所述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本发明的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在保证催化剂总体活性不降低的前提下,降低了催化剂的初活性,提高了催化剂的共聚活性;同时提高了制备的聚合物的堆积密度,保证了生产装置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69015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710224637.2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4/6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反应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和烯烃聚合方法,该催化剂体系包含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所述主催化剂为铬化合物与氧化物载体的反应产物,所述助催化剂包含有机铝化合物和有机硼化合物,有机硼化合物选自式(1)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1~R5各自选自:氢,卤素,C1~C20的直链、支链烷基或卤代烷基,C1~C20的直链、支链烷氧基或卤代烷氧基,C2~C20的直链、支链烯基或卤代烯基等。本发明的催化剂体系用于乙烯聚合时,具有较高的聚合活性,所制备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宽,同时具有更高的熔融指数。
-
公开(公告)号:CN11111678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90872.0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4/70 , C08F210/16 , C08F216/04 , C08J9/16 , C08L2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烷烃溶剂的存在下,使烯烃和式Ⅰ所示的烯烃醇与催化剂以及任选地链转移剂接触反应,得到所述共聚物,式Ⅰ中,L1-L3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C1-C30烷基,L4为具有侧基的C1-C30亚烷基;所述C1-C30烷基任选地被取代基取代。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得的共聚物的形态良好,在工业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43483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610366138.2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10/02 , C08F110/02 , C08F4/69 , C08F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领域,具体地,提供了一种铬系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铬系催化剂,该铬系催化剂组分包括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铬化合物、氧化物载体和有机硼化合物;所述有机硼化合物为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其中,R1~R5各自选自:氢,卤素,C1~C20的直链、支链烷基或卤代烷基,C1~C20的直链、支链烷氧基或卤代烷氧基,C2~C20的直链、支链烯基或卤代烯基等。本发明的铬系催化剂在用于乙烯聚合时,具有较高的聚合活性,所制备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宽,同时具有更高的熔融指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66614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965524.8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G81/00 , C08G63/16 , C08G63/183 , C08G63/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线性无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以及制备方法。该共聚酯具有脂肪族酯结构单元和芳香族酯结构单元,所述共聚酯在150℃、2.16kg负荷下采用ISO 1133-2005方法测定的熔融指数为2.5-4g/10min,在190℃、2.16kg负荷下采用ISO 1133-2005方法测定的熔融指数为8-15g/10min。本发明所述的共聚酯具有较低的熔融指数,并且具有较高的分子量,拉伸力学性能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623132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410588986.9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L25/06 , C08L51/04 , C08L9/00 , C08L13/00 , C08L79/00 , C08K3/28 , C08F279/02 , C08F1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聚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抗菌剂以以丁苯橡胶为载体的负载型抗菌剂的形式加入聚合体系中,从而获得抗菌剂分散均匀的聚苯乙烯聚合物材料。该抗菌聚苯乙烯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和抗菌持久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例如具有高抗冲性能。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抗菌聚苯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够在工业装置上在线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622801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410637373.X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是通过卤化镁溶解于醇化合物和有机环氧化合物形成均匀溶液,在硫酯类化合物存在下与钛化合物作用得到。催化剂在较高温度下用于乙烯聚合时,表现出较高的聚合活性、较好的氢调敏感性和共聚性能,较好的堆积密度。由于引入了硫酯类化合物,改善了催化剂的颗粒形态,提高了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和共聚性能;同时,由于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四氯化钛来促使沉淀的析出及多次使用四氯化钛来处理沉淀,致使四氯化钛的加入量大大减少,提高了催化剂的生产效率和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175586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410263891.X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剂组分及聚乙烯的制备方法。该介孔复合材料包括具有六方孔道结构的分子筛材料和硅胶,所述介孔复合材料为球形的,所述介孔复合材料的孔体积为0.5‑1.8mL/g,比表面积为200‑650m2/g,平均粒径为20‑60μm,孔径呈双峰分布,且双峰分别对应第一最可几孔径和第二最可几孔径,所述第一最可几孔径为1‑3nm,所述第二最可几孔径为10‑30nm。本发明的介孔复合材料在负载后依然可以保持有序的介孔结构。将活性组分镁和钛负载在该复合材料后,所制得的催化剂组分用于乙烯聚合时,可以使催化剂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可以得到聚乙烯颗粒粉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56654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410532666.1
申请日:2014-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10/02 , C08F4/6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含极性基团聚烯烃的催化体系,包括:a)作为主催化剂的具有如式I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其中,X选自卤素;b)助催化剂;c)乙烯;以及d)带有极性基团的α‑烯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含有极性基团的聚烯烃材料的方法,如式I所示的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乙烯与带有极性基团的烯烃的共聚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