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165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0006794.2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10/14 , C08F230/08 , C08F4/6592 , C08L23/08 , C08L43/04 , C08J5/18
Abstract: 可有效地改善共聚性质,如润滑性、表面性能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烯烃共聚物包括式(I)和式(II)所示结构单元:在式(I)中,m≧0,当m≠0时,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10的烷基、苯基或稠环芳香基,当m=0时,R1选自C1~C10的烷基,当m>1时,重复的R2相同或不同;在式(II)中,p≧0,R1、R2、R3、R4、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C1~C10的烷基,其中,当p>1
-
公开(公告)号:CN11092251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811096813.X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10/02 , C08F210/14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领域的一种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乙烯共聚物,包含烯丙基环戊烷单元和乙烯单元,其中烯丙基环戊烷单元在聚合物分子链中无规分布,烯丙基环戊烷单元在聚合物分子中的摩尔分数为x,x大于0.1%;乙烯单元在聚合物分子中的摩尔分数为1‑x。所述的乙烯共聚物,可在含有茂金属化合物和烷基铝氧烷的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合物的存在下,将乙烯和烯丙基环戊烷进行烯烃共聚反应而制得。本发明中的乙烯与烯丙基环戊烷的共聚物中烯丙基环戊烷共聚单元含量高,而且方法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89182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510661018.0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110/14 , C08F210/14 , C08F4/659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间规结构的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中包括式I所示的单体单元以及任选的式II所示的单体单元,式中,R为氢原子或1到30个碳原子的烷基。本发明还涉及上述间规结构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间规结构的聚合物,其热稳定好,间规度高,耐热性好具有宽广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97399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919980.4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隔性能聚丙烯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双向拉伸薄膜。所述聚丙烯组合物是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共混而得: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100重量份;聚乙烯树脂0.1~20重量份;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中丁烯-1含量为0.5~7.5mol%。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的双向拉伸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阻隔性能,并保持低迁移物含量、高刚性,尤其是食品和药品的包装。
-
公开(公告)号:CN10663332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712237.7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0815 , B29B9/06 , B29C55/14 , B29C55/16 , C08J5/18 , C08J2323/08 , C08J2423/08 , C08J2471/02 , C08L2203/16 , C08L2205/025 , C08L2205/035 , C08L7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防雾滴薄膜。所述聚乙烯组合物含有由乙烯与α烯烃共聚而成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及防滴消雾剂,其中,所述聚乙烯组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万g/mol-18万g/mol,且Mw/Mn为4.0-8.0,Mz/Mw为4.0-6.0,Mz+1/Mw为4.5-12.5。将该聚乙烯组合物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备聚乙烯薄膜时,拉伸倍率大、成膜速率高,成膜性非常好,并且还具有优异的防雾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788259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425066.6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10/06 , C08L23/10 , C08F2/34 , C08F2500/12 , C08F2500/15 , C08F4/6492 , C08F4/651 , C08F4/65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量窄分布聚丙烯及其制备,特别涉及一种采用Ziegler-Natta催化剂、反应器聚合直接制备的分子量窄分布丙烯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等规度较高且可调,分子量分布窄且高分子拖尾指数较高的特点,且不含有丙烯的区位异构结构,熔点和结晶温度均较高,与传统的降解法生产的窄分布聚丙烯相比,具有经济、节能和环保等优势。本发明产品特别适合纺丝、薄壁注射、流延、透明材料等对流动性要求较高领域的应用;此外,鉴于分子量窄分布特点,本发明聚合物在透明性应用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75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1156979.8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10/02 , C08F216/04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公开了一种乙烯‑烯醇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乙烯‑烯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催化剂组合物使乙烯与烯醇进行共聚反应,其中,所述催化剂组合物包括如下组成:a)茂金属化合物,b)助催化剂组分,c)酚。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高烯醇结构单元在共聚物中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75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1158844.5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10/02 , C08F232/08 , C08F4/649 , C08F4/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公开了一种乙烯‑环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乙烯‑环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催化剂组合物使乙烯与环烯烃进行共聚反应,其中,所述催化剂组合物包括如下组成:a)茂金属化合物,b)助催化剂组分,c)酚。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并且能够提高环烯烃在共聚物中的含量,进而提升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158844.5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10/02 , C08F232/08 , C08F4/649 , C08F4/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公开了一种乙烯‑环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乙烯‑环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催化剂组合物使乙烯与环烯烃进行共聚反应,其中,所述催化剂组合物包括如下组成:a)茂金属化合物,b)助催化剂组分,c)酚。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并且能够提高环烯烃在共聚物中的含量,进而提升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9738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938154.4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10/02 , C08F230/08 , C08F2/38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烯烃共聚物的侧链含硅,包括下述组分的反应产物:a)非桥联茂金属化合物;b)烷基铝氧烷;c)乙烯;以及d)烯丙基三甲基硅烷。通过使用带有特定结构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烷基铝氧烷组成的聚合催化体系,催化乙烯与带有硅原子的烯烃共聚,得到侧链含硅原子的聚烯烃材料,该聚烯烃材料具有分子量低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