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3629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810934551.3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F16L33/02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软管接头,包括:构造成设有中心孔道的管状的内芯,在所述内芯外壁上设有若干内芯卡槽,其关于所述内芯的中心横截面对称分布;用于安装到所述内芯上以压紧连接软管的抱箍,所述抱箍构造成包括至少两瓣结构相同的抱箍本体,所述抱箍本体能够通过紧固件进行紧固连接;其中,在所述抱箍本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内芯卡槽相适配的抱箍卡槽,所述软管在所述内芯卡槽与所述抱箍卡槽之间被压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如上所述的软管接头来修复旧管道的碰头连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32356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1532932.5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N3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含量测试装置,用于测试液体中的氧含量,其包括测试容器,所述测试容器上设置有两个流体入口;连接所述测试装置的第一测试管路和第二测试管路,所述第一测试管路和所述第二测试管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流体入口,以及测试容器,所述溶解氧测试仪上设置有伸入所述测试容器的探头。本发明能够进行氧含量的连续测量,实现了油气田高压管线溶解氧含量的在线检测,避免了取样、检测过程中污染样品而造成误差,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043902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388930.3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可调式非金属管材最小弯曲半径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测试平台,固定栓和固定架,以及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的螺杆组合;螺杆组合对称分布的螺杆贯穿固定架设置,螺杆的一端依次设置转动装置和行程控制装置,另一端设置有顶紧楔块;顶紧楔块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行程控制装置包括电机和位移控制器;固定栓布置固定架的中轴线上,且与转动装置位于同一侧;固定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非金属管材两端的连接件。所述方法有两种,一是将试验管材的两端固定,调整螺杆组合的相应位置,推动管体弯曲变形至设定的弯曲半径;二是调整好螺杆组合的相应位置,牵引试验管材两端使管体与螺杆组合完全贴合至设定弯曲半径。
-
公开(公告)号:CN10504390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88930.3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可调式非金属管材最小弯曲半径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测试平台,固定栓和固定架,以及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的螺杆组合;螺杆组合对称分布的螺杆贯穿固定架设置,螺杆的一端依次设置转动装置和行程控制装置,另一端设置有顶紧楔块;顶紧楔块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行程控制装置包括电机和位移控制器;固定栓布置固定架的中轴线上,且与转动装置位于同一侧;固定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非金属管材两端的连接件。所述方法有两种,一是将试验管材的两端固定,调整螺杆组合的相应位置,推动管体弯曲变形至设定的弯曲半径;二是调整好螺杆组合的相应位置,牵引试验管样两端使管体与螺杆组合完全贴合至设定弯曲半径。
-
公开(公告)号:CN208687191U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21321535.9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F16L33/02
Abstract: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了一种软管接头,包括:构造成设有中心孔道的管状的内芯,在所述内芯外壁上设有若干内芯卡槽,其关于所述内芯的中心横截面对称分布;用于安装到所述内芯上以压紧连接软管的抱箍,所述抱箍构造成包括至少两瓣结构相同的抱箍本体,所述抱箍本体能够通过紧固件进行紧固连接;其中,在所述抱箍本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内芯卡槽相适配的抱箍卡槽,所述软管在所述内芯卡槽与所述抱箍卡槽之间被压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460257U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22109517.0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N3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含量测试装置,用于测试液体中的氧含量,其包括测试容器,所述测试容器上设置有两个流体入口;连接所述测试装置的第一测试管路和第二测试管路,所述第一测试管路和所述第二测试管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流体入口,以及测试容器,所述溶解氧测试仪上设置有伸入所述测试容器的探头。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氧含量的连续测量,实现了油气田高压管线溶解氧含量的在线检测,避免了取样、检测过程中污染样品而造成误差,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794016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0929335.5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55/168 , F16L23/026 , F16L23/024 , F16L2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5/168 , F16L23/024 , F16L23/026 , F16L2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修复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管道的修复段,并将所述修复段的两端分别挖掘操作坑并断管;对所述修复段的管道内表面进行清理;将内衬软管自所述修复段的一端牵引至另一端;向所述内衬软管内充气,使所述内衬软管贴附于所述修复段的管道内壁上;将所述修复段的两端分别与相邻段的管道端头碰头连接。该管道修复方法对于服役时间长、腐蚀严重、泄漏事故频发、无法进行及时更换的金属管道,可在对管道非整体开挖的情况下,实现一次性通过1.5D的弯头,同时满足长距离的管道修复,对有效延长非金属管道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830302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0886673.5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55/179 , F16L55/1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弯管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弯管修复的套筒和一种弯管修复的方法。该用于弯管修复的套筒包括:用于固定在弯管的两个直管段的外壁上的密封压环,和用于包覆弯管的弯管段且固定在密封压环上的密封弯管。其中,密封弯管、密封压环和弯管之间形成有封闭空间以用于容纳弯管段上的缺陷,密封弯管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与封闭空间连通的注料孔。本发明的用于弯管修复的套管安装操作简单快捷,能够在不停产的条件下,对具有外腐蚀缺陷的弯管进行在线修复。同时,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焊套袖修复对弯管的管道内涂层的破坏,也避免了对生产运行的油气管道直接动火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6644913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021368.X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集输系统缓蚀剂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集输系统中的原油进行脱水处理;向脱水原油中依次加入地层水,并乳化;测定乳化原油黏度随含水率变化的关系,绘制变化曲线;从原油黏度随含水率变化的曲线上获得黏度骤降时的含水率,将黏度骤降时含水率的乳化原油作为测定缓蚀剂缓蚀性能时的腐蚀介质,进行缓蚀评价筛选实验。本发明的一种原油集输系统缓蚀剂的评价方法,通过测定原油集输系统中油包水体系到水包油体系的相变点,得到原油集输系统发生较强腐蚀时的黏度骤降含水率,以黏度骤降时的含水率进行缓蚀剂性能评价实验和作为现场缓蚀剂加注指标,提高了原油集输系统缓蚀剂评价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75660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45034.5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1D9/08 , C21D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44 , C21D1/18 , C21D6/004 , C21D9/08 , C21D2211/005 , C21D2211/008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抗腐蚀管线管,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r 15%‑18%;Ni 1.5%‑6%;Mo 1.5%‑3.5%;Si 0.05%‑0.8%;Mn 0.05%‑0.6%;Al 0.001%‑0.1%;N 0.01%‑0.05%;Nb、V、Ti中的至少一种,分量范围是0.005%‑0.04%,并且总量范围≤0.1%;C≤0.05%;S≤0.003%;P≤0.04%;O≤0.01%;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还提供了管线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钢水制成管坯;管坯在退火、加热之后被制成荒管;荒管经过淬火‑回火热处理制成管线管。本发明的管线管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可用于油气田高含CO2、少量H2S介质的输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