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67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945889.5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C08L51/06 , C08J5/18 , C08F255/02 , C08F212/08 , C08F220/14 , C08F222/06 , H01G4/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领域,涉及一种高工作温度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及其在制备高温储能介电材料中的应用与电容膜。该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包括作为基体相的衍生自聚丙烯的结构单元,以及作为分散相的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的灰分含量小于50ppm;所述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中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接枝态的结构单元与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自聚态的结构单元的质量比大于等于1.5;所述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在120℃、200MV/m场强下的直流体积电阻率为1.5×1014Ω·m~0.9×1020Ω·m。本发明的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可在较高工作温度下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适用于高温、高运行场强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567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945062.4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C08L51/06 , C08F255/02 , C08F212/08 , C08F220/14 , C08F222/08 , C08J5/18 , H01G4/33 , H01G4/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领域,涉及一种改性聚丙烯组合物、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应用与聚丙烯电容膜。所述改性聚丙烯组合物包括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抗氧剂、加工助剂,所述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包括作为基体相的衍生自聚丙烯的结构单元,以及作为分散相的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中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接枝态的结构单元与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自聚态的结构单元的质量比大于等于1.5。本发明的改性聚丙烯组合物以及由其制得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和聚丙烯电容膜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在较高工作温度下也可以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013622.2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领域,涉及一种低VOC改性聚丙烯组合物、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应用与绿色环保型聚丙烯电容膜。该改性聚丙烯组合物包括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VOC抑制剂、抗氧剂、加工助剂;所述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包括作为基体相的衍生自聚丙烯的结构单元,以及作为分散相的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的结构单元。本发明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可在较高工作温度下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适用于高温、高运行场强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92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013459.X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C08L51/06 , C08J5/18 , C08F255/02 , C08F212/08 , C08F222/08 , C08F220/14 , C08F220/32 , C08F230/08 , C08F220/06 , C08F226/06 , H01G4/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领域,涉及一种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及其在制备高温储能介电材料中的应用与电容膜。该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包括作为基体相的衍生自聚丙烯的结构单元,以及作为分散相的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的灰分含量小于50ppm;所述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中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接枝态的结构单元与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自聚态的结构单元的质量比大于等于1.0;所述分散相的D50小于450nm。本发明的聚丙烯介电储能材料可在较高工作温度下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适用于高温、高运行场强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014198.3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领域,涉及一种改性聚丙烯组合物、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应用与聚丙烯电容膜。该改性聚丙烯组合物包括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抗氧剂、加工助剂;所述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包括作为基体相的衍生自聚丙烯的结构单元,以及作为分散相的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的灰分含量小于50ppm;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接枝态的结构单元与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自聚态的结构单元的质量比大于等于1.0;所述分散相的D50小于450nm。本发明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可在较高工作温度下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适用于高温、高运行场强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92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014191.1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C08L51/06 , C08J5/18 , C08F255/02 , C08F212/08 , C08F222/08 , C08F220/14 , C08F230/08 , C08F226/06 , C08F220/32 , H01G4/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领域,涉及一种薄膜电容器用聚丙烯粗化膜及其制备方法与金属化聚丙烯薄膜。该聚丙烯粗化膜包括包括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抗氧剂、加工助剂;所述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包括作为基体相的衍生自聚丙烯的结构单元,以及作为分散相的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含烯基功能性单体接枝的改性聚丙烯的灰分含量小于50ppm;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接枝态的结构单元与衍生自含烯基功能性单体且处于自聚态的结构单元的质量比大于等于1.0;所述分散相的D50小于450nm。本发明的薄膜可在较高工作温度下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适用于高温、高运行场强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4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31368.7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抗菌剂、吹塑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抗菌生物降解聚酯组合物、聚酯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抗菌剂包含负载无机纳米粒子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选自长链脂肪族金属盐、长链脂肪族酰胺和长链脂肪族碱中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有机金属盐和N‑乙烯基酰胺聚合物;共聚物微球的含量为80‑92wt%,有机金属盐的含量为0.1‑8wt%,化合物的含量为0.1‑4.5wt%,N‑乙烯基酰胺聚合物的含量为1‑8wt%;共聚物微球的粒径为1‑2μm。该复合抗菌剂与生物可降解材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将其用于聚酯组合物时,能够提高组合物的抗菌性能,同时能够显著改善组合物的开口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20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423278.4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J7/044 , C09D163/00 , C09D5/24 , C09D7/65 , B65D65/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抗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抗静电薄膜包括基底以及附于其上的附加层,所述附加层包括石墨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羧甲基纤维素碱金属盐和水性粘结剂。本发明选用石墨烯作为主要的导电填料,利用羧甲基纤维素碱金属盐提高石墨烯分散性和分散液的粘度,使用磺酸掺杂的聚苯胺对其进行复配,进一步降低薄膜的电阻,加入水性粘结剂,涂覆基底上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复合抗静电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99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472000.2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23/12 , C08K7/10 , C08K7/18 , C08K3/36 , C08K3/04 , C08L23/14 , C08K3/28 , C08K3/22 , C08K7/00 , C08K3/38 , C08L51/06 , C08K3/34 ,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制品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绝缘导热聚丙烯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聚丙烯制品包含至少一种取向的聚丙烯的连续相,以及分散在所述连续相中的导电绝缘填料;所述导电绝缘填料沿聚丙烯的取向方向平行分布;所述聚丙烯制品的拉伸强度大于等于150MPa;所述聚丙烯制品的弯曲模量大于等于3GPa;所述聚丙烯制品的体积电阻率大于等于1013Ω·cm;沿取向方向上,所述聚丙烯制品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0.4W/(m·K)。聚丙烯制品中导电绝缘填料沿聚丙烯的取向方向平行分布,使得该聚丙烯制品在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热性能的同时,具备高的绝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32848.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膜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抗菌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抗菌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含有聚四氟乙烯树脂和纳米抗菌高分子材料,所述纳米抗菌高分子材料为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锌盐衍生物;所述纳米抗菌高分子材料与所述聚四氟乙烯树脂的重量之比为(0.1‑0.5):100。该聚四氟乙烯多孔膜负载有纳米级抗菌高分子材料,不仅使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还具有协助成孔效果,该聚四氟乙烯多孔膜具有较好的过滤效率和透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