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裂密度定量化评价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50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38354.8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裂密度定量化评价方法,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断裂密度定量化评价方法,通过在目标区域待评价地层采样,然后求取所有采样点的地震最大似然属性值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目标区域待评价地层的断裂密度评价参数,可以简单高效地对目标区域待评价地层的断裂密度进行定量化指标,减少了断裂密度定量化评价对钻井和测井资料严重依赖的程度,解决了无井或少井区域断裂密度无法定量化评价的问题,通过对比不同地层的断裂密度评价参数,可以快速对比不同地层的断裂发育情况,进而用于指导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高了地震勘探过程中断裂密度评价的效率。

    一种层位精细追踪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310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69150.4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位精细追踪方法,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层位精细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井震标定确定地质界面附近的地震同相轴,在地震同相轴追踪连井骨干剖面层位,然后开展全区层位追踪,在追踪的全区层位约束下开展波阻抗反演,根据钻井标定的地质界面在波阻抗反演体上对追踪的全区层位进行调整细化,在细化调整后层位的约束下开展岩性反演,根据钻井标定的地质界面在岩性反演体上对细化调整后的层位再次进行调整细化,得到指示地质界面的层位。本发明的层位精细追踪方法,在反演体上进行逐级调整细化层位的方法,降低了地震层位与地质界面之间的误差,特别是在构造复杂区增强了层位解释的客观性,降低了人为主观的风险性。

    一种地层尖灭点、尖灭线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051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608070.4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层尖灭点、尖灭线识别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待识别区域的地球物理参数、地层倾角以及设定地层尖灭点位置,建立相应地质正演模型,模拟待识别区域地质情况的正演,判断相同频率的不同相位子波对尖灭点识别的误差,并在误差最小的相位子波对应的相位地震数据体的基础上进行层位解释,因此能够尽可能减小尖灭点识别存在的误差;并且,本发明不仅在误差最小的相位子波对应的相位地震数据体的基础上进行层位解释,还根据正演模拟得到的误差最小的相位子波对尖灭点识别的误差,将层位解释后识别出的尖灭点位置外推以对误差进行补偿,从而进一步消除误差,提高尖灭点识别的准确性。

    一种辫状河类型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759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1266186.1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辫状河类型识别方法,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的测井数据以及地震属性平面;根据目标区的测井数据确定辫状河河道中心、河道边部以及泛滥平原的位置;利用位置数据标定地震属性平面,确定河道中心地震属性范围、河道边部地震属性范围、以及泛滥平原地震属性范围;结合各地震属性范围将地震属性平面转换为沉积相平面;在沉积相平面图上确定各辫状河的河道中心宽度以及河道边部宽度;根据辫状河的河道中心宽度以及河道边部宽度确定辫状河类型。本发明定量分析各地震属性范围,增强了识别不同辫状河类型的客观性,降低了人为主观的风险性,提高了辫状河类型划分的准确性。

    一种窄方位数据白云岩储层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908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450385.6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窄方位数据白云岩储层的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岩石物理特征分析,筛选了与波阻抗相关性好的储层参数,进行储层参数反演,利用与储层相关的电性参数组合,构建储层参数关系式与孔隙度交会分析,寻找储层敏感性强的参数组合及定量化评价标准,利用门槛值子体检测,实现多套白云岩储层的预测。本发明基于窄方位数据,利用多参数重构预测多套白云岩储层,增强多套层位白云岩储层识别能力,提高白云储层预测精度。该方法既解决了地震资料方位窄,无法利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预测白云岩储层的问题,又解决了岩性复杂多样,单一储层参数无法有效区分多套白云岩储层的问题。

    一种辫状河类型识别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47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266186.1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辫状河类型识别方法,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的测井数据以及地震属性平面;根据目标区的测井数据确定辫状河河道中心、河道边部以及泛滥平原的位置;利用位置数据标定地震属性平面,确定河道中心地震属性范围、河道边部地震属性范围、以及泛滥平原地震属性范围;结合各地震属性范围将地震属性平面转换为沉积相平面;在沉积相平面图上确定各辫状河的河道中心宽度以及河道边部宽度;根据辫状河的河道中心宽度以及河道边部宽度确定辫状河类型。本发明定量分析各地震属性范围,增强了识别不同辫状河类型的客观性,降低了人为主观的风险性,提高了辫状河类型划分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