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9461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115518.X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6 , G01V1/28 , G01V2210/61 , G01V2210/6169 , G01V2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化评价三维地震属性预测储层参数有效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井震时深标定结果,提取同一算法不同类型的地震属性及其完钻井坐标处的属性值,并结合储层识别标准所形成储层参数,分别建立交汇图版并开展线性拟合确定相关系数,根据相关系数优选有效的地震属性类型;在明确有效属性类型的基础上,提取同一类型不同算法的地震属性及其完钻井坐标处的属性值,再次建立与储层参数之间的线性拟合关系,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作为地震属性对储层参数预测有效性的定量化评价依据。该方法通过两次交汇拟合,明确最优属性类型及相应的最优计算方法,作为三维地震属性预测有效性的定量化评价依据,降低后期新钻井部署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894615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1115518.X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化评价三维地震属性预测储层参数有效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井震时深标定结果,提取同一算法不同类型的地震属性及其完钻井坐标处的属性值,并结合储层识别标准所形成储层参数,分别建立交汇图版并开展线性拟合确定相关系数,根据相关系数优选有效的地震属性类型;在明确有效属性类型的基础上,提取同一类型不同算法的地震属性及其完钻井坐标处的属性值,再次建立与储层参数之间的线性拟合关系,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作为地震属性对储层参数预测有效性的定量化评价依据。该方法通过两次交汇拟合,明确最优属性类型及相应的最优计算方法,作为三维地震属性预测有效性的定量化评价依据,降低后期新钻井部署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89461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993893.8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斯分布及流体替换的三维地震识别流体界面的方法,属于含油气性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高斯分布及流体替换的三维地震识别流体界面的方法包括:对经过校正的井进行流体分类,确定对应的深度段数据,形成数据集,进行高斯分布拟合,提取峰值对应的波阻抗值,形成不同类型流体的有效波阻抗值;计算对应的比率系数;对典型井进行流体替换;根据三维地震数据设置理论子波,并与相应的波阻抗曲线进行褶积计算,得到合成地震记录;提取合成地震记录的极值,计算高斯分布,提取峰值为最有效地震反射频段;根据分频地震反射数据,延层提取分频地震反射数据极值平面分布。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准确定量评价有效油气水界面分布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894619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993893.8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斯分布及流体替换的三维地震识别流体界面的方法,属于含油气性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高斯分布及流体替换的三维地震识别流体界面的方法包括:对经过校正的井进行流体分类,确定对应的深度段数据,形成数据集,进行高斯分布拟合,提取峰值对应的波阻抗值,形成不同类型流体的有效波阻抗值;计算对应的比率系数;对典型井进行流体替换;根据三维地震数据设置理论子波,并与相应的波阻抗曲线进行褶积计算,得到合成地震记录;提取合成地震记录的极值,计算高斯分布,提取峰值为最有效地震反射频段;根据分频地震反射数据,延层提取分频地震反射数据极值平面分布。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准确定量评价有效油气水界面分布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461796A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02109886.7
申请日:2002-05-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0G25/00
Abstract: 一种脱除含硫化合物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吸附剂以活性炭为原料,在一定温度下,经同时化学活化和物理活化制备。具有特殊的纳米孔道结构。2~5nm孔容占总中孔(2~50nm)孔容大于等于65%,比表面积占总中孔表面积大于等于30%。该固体吸附剂特别适合于脱除馏分油中难脱除硫化物——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950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38354.8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裂密度定量化评价方法,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断裂密度定量化评价方法,通过在目标区域待评价地层采样,然后求取所有采样点的地震最大似然属性值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目标区域待评价地层的断裂密度评价参数,可以简单高效地对目标区域待评价地层的断裂密度进行定量化指标,减少了断裂密度定量化评价对钻井和测井资料严重依赖的程度,解决了无井或少井区域断裂密度无法定量化评价的问题,通过对比不同地层的断裂密度评价参数,可以快速对比不同地层的断裂发育情况,进而用于指导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高了地震勘探过程中断裂密度评价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4215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12088.5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资料构造表征能力评价方法。本发明考虑构造分区上的差异性,首先划分研究区为多部分地层,然后基于基准地震资料和待评价地震资料,将每部分地层划分为残差大区域和残差小区域,针对每个残差区域分别计算其构造表征能力评价值,接着将整个研究区的各残差区域的构造表征能力评价值相加,得到该待评价地震资料的构造表征能力评价值,最后比对不同待评价地震资料的构造表征能力评价值,实现对不同地震资料的评价。本发明既考虑了构造分区上差异性的问题,又综合考虑了定量化评价标准问题,待评价的多套地震资料均基于基准地震资料来进行比对分析,提高了简单区不同地震资料构造表征能力评价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57869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510047496.9
申请日:2005-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7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临氢脱蜡催化剂及其在润滑油临氢脱蜡过程中的应用。所述的催化剂含有TON和/或MTT分子筛、至少一种第VIII族贵金属和锌,锌与第VIII族贵金属的重量比为0.1~50。本发明通过加入锌调节催化剂的酸功能和加氢功能,使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得到明显改善。该催化剂用于润滑油脱蜡时,在得到同样倾点基础油时,液收提高1.5wt%~5wt%,基础油收率提高2wt%~10wt%。
-
公开(公告)号:CN1952075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510047496.9
申请日:2005-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7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临氢脱蜡催化剂及其在润滑油临氢脱蜡过程中的应用。所述的催化剂含有TON和/或MTT分子筛、至少一种第VIII族贵金属和锌,锌与第VIII族贵金属的重量比为0.1~50。本发明通过加入锌调节催化剂的酸功能和加氢功能,使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得到明显改善。该催化剂用于润滑油脱蜡时,在得到同样倾点基础油时,液收提高1.5wt%~5wt%,基础油收率提高2wt%~10wt%。
-
公开(公告)号:CN11604759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1266186.1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辫状河类型识别方法,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的测井数据以及地震属性平面;根据目标区的测井数据确定辫状河河道中心、河道边部以及泛滥平原的位置;利用位置数据标定地震属性平面,确定河道中心地震属性范围、河道边部地震属性范围、以及泛滥平原地震属性范围;结合各地震属性范围将地震属性平面转换为沉积相平面;在沉积相平面图上确定各辫状河的河道中心宽度以及河道边部宽度;根据辫状河的河道中心宽度以及河道边部宽度确定辫状河类型。本发明定量分析各地震属性范围,增强了识别不同辫状河类型的客观性,降低了人为主观的风险性,提高了辫状河类型划分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