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25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94502.9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16C20/30 , G16C20/10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双尺度模型的碳酸盐岩酸化模拟方法,步骤如下:(1)通过旋转岩盘实验,获得实验条件下酸岩反应速率与酸液浓度参数;(2)通过岩心物理实验,获得实验条件下目标储层岩石信息;(3)利用达西尺度模型构建酸液在碳酸盐岩储层多孔介质内的流动反应方程;(4)构建多级酸岩反应方程;(5)构建酸蚀过程中碳酸盐岩储层结构变化方程;(6)对不同级数碳酸盐岩酸岩反应进行数值模拟。本发明通过函数分段拟合的方法降低了经典酸化双尺度模型由于反应级数近似处理所带来的误差。提高了酸岩反应级数不为1时的酸化理论模型计算准确度,提高了碳酸盐岩酸化现场施工的精细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50342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080161.0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pH值调控的气溶胶增产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增产体系包括:酸液,聚乙二醇十六烷基醚和中性纳米二氧化硅溶胶;聚乙二醇十六烷基醚占酸液质量的0.01%‑0.3%,中性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占酸液质量的0.1%‑2%。本发明增产体系是专门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本发明利用雾化后的酸化体系酸化缝洞型油藏,能够实现酸的充分有效的利用,用量少;酸岩反应速率基本不受流速影响,利于蚓孔穿洞以及酸化体系在岩石中的纵向扩展;分散稳定性好,高温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利于蚓孔穿洞以及酸化体系在岩石中的纵向扩展;施工摩阻小;酸化后易于反排,不影响后续生产;酸化效果以及增产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35034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80161.0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pH值调控的气溶胶增产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增产体系包括:酸液,聚乙二醇十六烷基醚和中性纳米二氧化硅溶胶;聚乙二醇十六烷基醚占酸液质量的0.01%‑0.3%,中性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占酸液质量的0.1%‑2%。本发明增产体系是专门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本发明利用雾化后的酸化体系酸化缝洞型油藏,能够实现酸的充分有效的利用,用量少;酸岩反应速率基本不受流速影响,利于蚓孔穿洞以及酸化体系在岩石中的纵向扩展;分散稳定性好,高温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利于蚓孔穿洞以及酸化体系在岩石中的纵向扩展;施工摩阻小;酸化后易于反排,不影响后续生产;酸化效果以及增产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25066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98941.7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低渗储层乳液‑聚合物复合体系注入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首先获得复合体系在不同渗透率的岩心中、不同注入流量下的流动压力,从而计算获得不同流动条件下体系的等效流动黏度,建立不同岩心渗透率下、等效流动黏度与注入线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再基于目标油藏参数,设置不同的地面注入参数,利用径向流达西方程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不同注入参数下复合体系的注入压力;结合地面注入设备载荷,对复合体系的注入参数进行定量设计。本发明方法是专门应用于中低渗水驱油藏以及乳液‑聚合物复合体系,在充分利用现有地面注入设备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复合体系的注入量,节约了成本;同时避免了注入井压力过高、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2502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294502.9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16C20/30 , G16C20/10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双尺度模型的碳酸盐岩酸化模拟方法,步骤如下:(1)通过旋转岩盘实验,获得实验条件下酸岩反应速率与酸液浓度参数;(2)通过岩心物理实验,获得实验条件下目标储层岩石信息;(3)利用达西尺度模型构建酸液在碳酸盐岩储层多孔介质内的流动反应方程;(4)构建多级酸岩反应方程;(5)构建酸蚀过程中碳酸盐岩储层结构变化方程;(6)对不同级数碳酸盐岩酸岩反应进行数值模拟。本发明通过函数分段拟合的方法降低了经典酸化双尺度模型由于反应级数近似处理所带来的误差。提高了酸岩反应级数不为1时的酸化理论模型计算准确度,提高了碳酸盐岩酸化现场施工的精细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5066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698941.7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低渗储层乳液‑聚合物复合体系注入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首先获得复合体系在不同渗透率的岩心中、不同注入流量下的流动压力,从而计算获得不同流动条件下体系的等效流动黏度,建立不同岩心渗透率下、等效流动黏度与注入线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再基于目标油藏参数,设置不同的地面注入参数,利用径向流达西方程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不同注入参数下复合体系的注入压力;结合地面注入设备载荷,对复合体系的注入参数进行定量设计。本发明方法是专门应用于中低渗水驱油藏以及乳液‑聚合物复合体系,在充分利用现有地面注入设备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复合体系的注入量,节约了成本;同时避免了注入井压力过高、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
-
-
-
-